用于车辆自动联接装置的转向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3303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自动联接装置的转向机构,包括摆动轴、基座和渐开线限位轨道,所述摆动轴一端与所述基座的中部铰接,所述基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的两端相连,所述摆动轴上对应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的位置滑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滚动支撑在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上,所述摆动轴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导向轮拉紧压实在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上的弹性组件。通过弹性组件与导向轮及渐开线限位轨道的相互配合,可实现联接装置在转弯过后能自动复位,而且还可使车辆转弯更平稳。适用于车辆的联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机构,具体地指一种用于车辆自动联接装置的转向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轻客白车身的转运过程中,载有轻客白车身的工位器具车与牵引车的联接方式一般采用挂钩或销轴的结构。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车辆在转弯时,工位器具车与牵引车之间会形成角度,转弯完毕后,工位器具车与牵引车之间的角度需靠牵引车继续前行才能慢慢消除,严重影响了轻客白车身的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辅助转弯复位的用于车辆自动联接装置的转向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车辆自动联接装置的转向机构,包括摆动轴、基座和渐开线限位轨道,所述摆动轴一端与所述基座的中部铰接,所述基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的两端相连,所述摆动轴上对应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的位置滑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滚动支撑在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上,所述摆动轴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导向轮拉紧压实在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上的弹性组件。通过弹性组件与导向轮及渐开线限位轨道的相互配合,可实现联接装置在转弯过后能自动复位,而且还可使车辆转弯更平稳。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向轮通过开设在所述摆动轴上的滑槽滑动安装所述摆动轴上,初始位置时,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的中间位置,同时,所述导向轮位于所述滑槽内朝向所述工位器具车的一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中心板、拉簧和联板,所述联板的一端与所述导向轮的滚轴相连,所述联板的另一端通过通过所述拉簧与所述中心板相连,所述中心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摆动轴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心板为长条板,所述拉簧的数量为2,所述联板为三角板且数量为2,两块所述三角板的一端夹装在所述导向轮滚轴的两端,两块所述三角板的另外两端分别对应通过螺栓联接,两个所述拉簧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两个所述螺栓的中部,两个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长条板的两端相连,所述长条板固定插装在所述摆动轴上。通过采用对称结构的弹性组件,这样可使得转向机构运行更平稳,从而可使得本联接装置运行时更平稳、更可靠。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弹性组件与导向轮及渐开线限位轨道的相互配合,可实现联接装置在转弯过后能自动复位,而且还可使车辆转弯更平稳;2、通过采用对称结构的弹性组件,这样可使得转向机构运行更平稳,从而可使得本联接装置运行时更平稳、更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车辆自动联接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挂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连接座与联接螺母的联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摆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对中找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光电传感器处于对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光电传感器处于一侧偏移时的结构不意图;图11为光电传感器处于另一侧偏移时的结构不意图;图12为辅助水平机构5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俯视对称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座1,渐开线槽la,挂钩机构2,联接螺母2a,壳体2b,前壳2bl,后壳2b2,联接螺杆2c,第一驱动组件2d,第一蜗轮2dl,第一蜗杆2d2,振动滚轮2e,滚轮座2el,滚轮本体2e2,内导向锥面2f,限位凸环2g,联接到位限位开关2h,脱开到位限位开关2i,压缩弹簧2j,限位方形滑块2k,限位开关护罩2m,支撑板2n,转向机构3,摆动轴3a,基座3b,渐开线限位轨道3c,导向轮3d,弹性组件3e,中心板3el,拉簧3e2,联板3e3,滑槽3f,对中找正机构4,丝杆螺母4a,丝杆4b,光电传感器4c,发射器4cl,反光板4c2,第二驱动组件4d,第二蜗轮4dl,第二蜗杆4d2,辅助水平机构5,支撑杆5a,扭力弹簧5b,限位钢丝绳5c,牵引车6,工位器具车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需与挂钩机构2和对中找正机构4等一起组成车辆自动联接装置,具体地,如图1所示的一种车辆自动联接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位器具车7上的连接座1、挂钩机构2、转向机构3和设置在牵引车6上的对中找正机构4 ;其中,所述挂钩机构2包括联接螺母2a和壳体2b,所述联接螺母2a的联接端插装水平铰接在所述连接座I内,所述连接座I内设有渐开线槽la,所述联接螺母2a的联接端安装有可伸缩的振动滚轮2e,所述振动滚轮2e滚动支撑在所述渐开线槽Ia内,所述壳体2b的对接端设有与所述联接螺母2a的对接端相配合的内导向锥面2f,所述壳体2b内分别安装有与所述联接螺母2a相配合的联接螺杆2c和用于驱动所述联接螺杆2c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2d,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d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d的输出轴周向限位轴向活动插装在所述联接螺杆2c的联接端内,所述联接螺杆2c的对接端朝向所述联接螺母2a的对接端;所述转向机构3包括摆动轴3a、基座3b和渐开线限位轨道3c,所述摆动轴3a —端与所述壳体2b的联接端固连,所述摆动轴3a另一端与所述基座3b的中部铰接,所述基座3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3c的两端相连,所述摆动轴3a套装在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3c上,所述摆动轴3a上对应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3c的位置滑动安装有导向轮3d,所述导向轮3d滚动支撑在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3c上,所述摆动轴3a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导向轮3d拉紧压实在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3c上的弹性组件3e ;所述对中找正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3b上的丝杆螺母4a、安装在所述牵引车6上的丝杆4b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工位器具车7与所述基座3b是否对中的光电传感器4c,所述丝杆螺母4a套装在所述丝杆4b上,所述丝杆4b由第二驱动组件4d驱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d和所述光电传感器4c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通过第一驱动组件2d驱动相互配合的联接螺母2a和联接螺杆2c自动联接,从而实现了工位器具车7和牵引车6的自动联接;同时,通过在联接螺母2a的联接端安装可伸缩的振动滚轮2e,并在连接座I内开设用于支撑导向振动滚轮2e的渐开线槽la,这样可减小运输过程中震动产生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安全事故和白车身损坏的发生概率;而且,加设的转向机构3可保证本联接装置在转弯过后能自动复位,而且还可使车辆转弯更平稳;再且,加设的对中找正机构4可实现联接螺母2a与联接螺杆2c之间的对准,从而进一步地简化了操作,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上述联接螺杆2c的外壁中部设有限位凸环2g,所述壳体2b上对应所述限位凸环2g的两侧分别设有联接到位限位开关2h和脱开到位限位开关2i,所述联接到位限位开关2h和所述脱开到位限位开关2i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加设的限位凸环2g配合联接到位限位开关2h与脱开到位限位开关2i,可实现联接螺母2a与联接螺杆2c之间对接与脱开的自动控制,无需人工介入判断联接螺母2a与联接螺杆2c之间是否联接到位或脱开到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自动联接装置的转向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摆动轴(3a)、基座(3b)和渐开线限位轨道(3c),所述摆动轴(3a)一端与所述基座(3b)的中部铰接,所述基座(3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3c)的两端相连,所述摆动轴(3a)上对应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3c)的位置滑动安装有导向轮(3d),所述导向轮(3d)滚动支撑在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3c)上,所述摆动轴(3a)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导向轮(3d)拉紧压实在所述渐开线限位轨道(3c)上的弹性组件(3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山候润兰洪永福张弛魏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