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60133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包括喷油系统(1)、供油系统(2)、模框定位系统(3)、排气净化系统(4)及电控系统(5),其中:喷油系统(1)由架设在喷油系统主架构(6)上的行走机构及喷涂机构构成;行走机构包括水平移动驱动电机(7)、与该驱动电机(7)连接的同步轮(8)、同步带(9)、轨道(10)及水平移动小车(11),水平移动小车(11)通过同步带连接器(12)与所述同步带(9)相连;喷涂机构包括气缸(13)及连接在该气缸(13)上的喷头,喷头包括固定在支架(17)上的CYL动作控制电磁阀(14)、阀岛(15)及前、后、左、右四排喷枪(16)。具有喷涂均匀、可控性强、安全易推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加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
技术介绍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防火性能良好、可钉、可锯、可刨和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的新型建筑材料。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过程中,浇注工艺前,需对模框表面涂抹脱模油。针对模框刷涂脱模油问题,现行人工刷涂,费工费时,且模框内温度较高,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在人工刷涂过程中,不能定量地控制脱模油的用量与温度,经常出现刷涂不均,油层过薄或过厚,油温波动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浇注工艺的过程质量,也造成了大量脱模油的浪费。同时,刷油人员在刷涂作业开始和结束时,需反复在模框内外爬进爬出并在高温环境下完成刷油作业,也对安全生产留下了隐患。为解决人工作业存在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240204A于2013年8月14日公开了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脱模油自动喷涂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喷涂架,喷涂架下方留有模箱容纳空间,喷涂架上设置有可横向水平移动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上竖直设置有可轴向转动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下端设置有外接脱模油雾化机的喷头。通过行走机构在横梁上移动,带动喷头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喷头对模箱内壁进行喷涂......,该加气混凝土砌块脱模油自动喷涂装置虽可实现将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在模框内的目的,但此种结构在执行作业的过程中却存在如下问题:1、脱模油浪费:在开始时两把喷枪同时工作,且行走机构从左向右行走进行喷涂作业,在行走过程中,左边的喷枪会重复喷涂右边喷枪所喷涂到的区域,造成脱模油浪费;2、喷涂不均匀:由于喷枪的排布与水平面有夹角,导致在喷涂A点与喷涂B点的喷涂距离L1、L2存在喷涂距离差S (S=L2-L1),而从喷口喷出的脱膜油速度大小一致,导致脱膜油在A、B两点的雾化效果不同,最终造成A、B两点的喷涂厚度不一致,整个喷涂下来的结果就是,整个模框各个平面喷涂厚度不一且单一平面内的不同区域喷涂厚度不一,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浇注、脱膜、去皮、蒸养工序都会有质量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涂均匀、可控性强、效率高、安全易推广的模框脱丰旲油自动嗔涂系统。本技术的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包括喷油系统、供油系统、模框定位系统、排气净化系统及电控系统,其中:喷油系统由架设在喷油系统主架构上的行走机构及喷涂机构构成,行走机构包括水平移动驱动电机、与该驱动电机连接的同步轮、同步带、轨道及水平移动小车,水平移动小车通过同步带连接器与同步带相连;喷涂机构包括气缸及连接在该气缸上的喷头,喷头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CYL动作控制电磁阀、阀岛及前、后、左、右四排喷枪。上述的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其中:所述喷枪的数量为二十把,前、后排各六把平行排列,左、右排各二把竖直排列,左、右排喷枪位于前、后排喷枪的上方。上述的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其中:所述供油系统由室外供油系统及室内供油系统组成,室外供油系统包括连接有储油罐搅拌电机的室外储油罐、一端与室外储油罐相连接、另一端与室外小油箱相连接的油栗组A及与室外小油箱相连接的油栗组B,室外小油箱还连接有液位控制器A、液位报警器A、热电偶A及加热管A ;室内供油系统包括一端连接室内小油箱、另一端连接室外供油系统油栗组B的进油过滤器及与室内小油箱相连接的油栗组C,室内小油箱还连接有液位控制器B、液位报警器B、油栗、热电偶B及加热管B。上述的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其中:供油系统中的油栗为气动油栗。上述的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其中:供油系统中的热电偶为K型热电偶。上述的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其中:供油系统中的加热管A为装设有气动蒸汽阀的蒸汽加热管。上述的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其中:供油系统中的加热管B为电加热管。上述的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其中:所述模框定位系统包括位于模框牵引槽内的牵引小车A、牵引小车B、设在喷油系统主架构上的入口位光电开关、行程开关、刹车定位机构、减速位光电开关及出口位光电开关。上述的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其中:所述排气净化系统包括抽风机、电机、风管、气液分离器及气袋,抽风机上连接有电机并与风管相连,气液分离器一端与前述风管相连、另一端通过风管与气袋相连。上述的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其中:所述电控系统包括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温度变送器、变频器、触摸控制屏、中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开关电源、空气断路器、断路器及熔断器;空气断路器一端连接断路器,一端连接变频器及交流接触器;PLC分别与变频器、触摸控制屏、温度变送器、中间继电器及开关电源相连;中间继电器还与开关电源及交流接触器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所提供的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的喷涂机构支架上设置有前、后、左、右四组喷头二十把喷枪,在工作开始时,前、后排喷枪工作,左、右排喷枪停止直至完成第一个工作流程,第二个工作流程中则是左、右排喷枪工作,前、后排喷枪停止;两段流程重复喷涂区域长度最小可达到0.05米,从而大大的减少了重复喷涂对脱膜油的浪费。本技术凡是喷涂平面的喷枪全部垂直于喷涂平面进行排布,同时针对喷涂平面大小,按需增加了喷枪数量(左、右排喷枪),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喷涂距离差,且针对模框内各平面结合部的夹角专门设计喷枪(支架前、后排交点处喷枪)进行喷涂,配合气缸的运作,可实现模框脱模油的上下、左右均匀喷涂,从而保证了整个模框内的喷涂均匀性。将喷油系统配合供油系统、模框定位系统、排气净化系统及电控系统,又可实现模框脱模油刷涂的全程自动化控制,使得工作效率直接提高3倍以上;还可实现全程参数化、标准化管理,使得油温、喷油量、喷涂速度及位置通过参数设置由不确定变为可控,同时,因作业全过程均不需要人员参与,大幅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采用触摸屏设定参数,快速简单,工作人员易操作、易掌握。具有喷涂均匀、可控性强、效率高、安全易推广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喷油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是供油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是模框定位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排气净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右视图;图9是电控系统连接喷油系统中水平移动驱动电机及喷涂系统中其他用电器的电路框图。图中标记为:1、喷油系统,2、供油系统,3、模框定位系统,4、排气净化系统,5、电控系统,6、喷油系统主架构,7、水平移动驱动电机,8、同步轮,9、同步带,10、轨道,11、水平移动小车,12、同步带连接器,13、气缸,14、CYL动作控制电磁阀,15、阀岛,16、喷枪,17、支架,18、储油罐搅拌电机,19、室外储油罐,20、室外小油箱,21、油栗组A,22、油栗组B,23、液位控制器A,24、液位报警器A,25、K型热电偶A,26、蒸汽加热管A,27、室内小油箱,28、进油过滤器,29、油栗组C,30、液位控制器B,31、液位报警器B,32、气动油栗,33、K型热电偶B,34、电加热管B,35、牵引小车A,36、牵引小车B,37、入口位光电开关,38、行程开关,39、刹车定位机构,40、减速位光电开关,41、出口位光电开关,42、抽风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框脱模油自动喷涂系统,包括喷油系统(1)、供油系统(2)、模框定位系统(3)、排气净化系统(4)及电控系统(5),其特征在于:喷油系统(1)由架设在喷油系统主架构(6)上的行走机构及喷涂机构构成;行走机构包括水平移动驱动电机(7)、与该驱动电机(7)连接的同步轮(8)、同步带(9)、轨道(10)及水平移动小车(11),水平移动小车(11)通过同步带连接器(12)与所述同步带(9)相连;喷涂机构包括气缸(13)及连接在该气缸(13)上的喷头,喷头包括固定在支架(17)上的CYL动作控制电磁阀(14)、阀岛(15)及前、后、左、右四排喷枪(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红宋云龙杭昌彬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长泰源节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