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开天窗衬砌结构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衬砌结构修复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开天窗衬砌结构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衬砌欠厚和强度不足占隧道缺陷、病害的比例极高。隧道衬砌类型确定以后,衬砌厚度及混凝土强度就是保证衬砌承载能力的基本要素,当二者出现不足时,会降低衬砌结构的承载能力,尤其是衬砌背后还存在脱空时,会进一步恶化衬砌结构的受力条件,可能导致形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类隧道缺陷、病害的处理,应在保证整治方案有效性的同时,着重考虑施工安全、施工的快捷及兼顾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工艺可操作性强,整治效果可靠,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隧道开天窗衬砌结构修复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隧道开天窗衬砌结构修复方法,通过凿除原缺陷混凝土后形成局部天窗,植入衬砌整治钢筋后以分层网喷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封闭所述的天窗,再以锚杆、钢筋网、钢筋钎钉及网喷混凝土将原缺陷处与周围合格衬砌连成一个整体。所述的天窗的形状为包括长方形、正方形、锐角大于70°的四边形或梯形在内的规则图形以中空锚杆、衬砌整治钢筋、钢筋网及喷射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开天窗衬砌结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凿除原缺陷混凝土后形成局部天窗,植入衬砌整治钢筋后以分层网喷混凝土封闭所述的天窗,再以锚杆、钢筋网、钢筋钎钉及网喷混凝土将原缺陷处与周围合格衬砌连成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开天窗衬砌结构修复方法,通过凿除原缺陷混凝土后形成局部天窗,植入衬砌整治钢筋后以分层网喷混凝土封闭所述的天窗,再以锚杆、钢筋网、钢筋钎钉及网喷混凝土将原缺陷处与周围合格衬砌连成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开天窗:在可能存在的脱空区凿除缺陷混凝土,形成局部天窗;b、重构局部防排水系统:通过开出的天窗,对引水盲管和防水板进行修复或重构;c、预设注浆和观察孔管网:注浆和观察孔管(8)使用橡胶或塑胶或PVC管或金属软管,以便于适应不规则的布设;富有余地地按需求开泄浆和透气溢浆孔并用非闭合封口保护,注浆管直径不小于30mm;d、植入衬砌整治钢筋(3):对于混凝土衬砌,内层植筋位置为窗缘混凝土的内轮廓线外7~10cm;环向植筋直径不小于16mm、纵向间距为15~20cm,植入深度不小于20cm;纵向植筋直径不小于10mm,环向间距20~30cm;外层植筋型号、间距与内层一致,直接插入脱空部位,内、外层钢筋间加设定位筋;如果窗口一侧边缘为施工缝,则不得实施跨衬砌环纵向钢筋,将靠近施工缝边缘的环向筋采用双钢筋;对于钢筋混凝土衬砌,保证钢筋的型号和间距不低于原设计;e、分层网喷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采用分层网喷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2)封闭天窗;f、回填灌注浆:利用预埋的注浆和观察孔管(8)回填灌注浆至密实;g、打设锚杆(5):在天窗周围1.0~1.2m范围打设两圈锚杆(5),同圈间距1.0m,圈距0.5~0.6m,两圈错开布置;h、凿毛:对网喷混凝土覆盖范围衬砌表面进行凿毛,凿毛点按梅花型布置,凿毛间距10cm,深度不小于1cm;i、植钢筋钎钉(6):在缺陷、凿毛区域衬砌植入直径不小于Φ16的钢筋钎钉(6),间距30cm,梅花或井型布置,植入深度为原衬砌设计厚度的1/2,植筋采用A级锚固胶锚固;j、挂设钢筋网(4):挂钢筋网(4),钢筋网(4)与锚杆(5)、钢筋钎钉(6)焊接;k、收面喷混凝土:喷混凝土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川,姚勇,周东伟,张鹏,阳军生,刘锦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