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箱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6347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垫箱组装结构,包括有:一箱体,其开口端的相对短边各延伸有一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延伸有一具有数个插槽的接合部,于第一板体与接合部间开设一槽孔,于开口端的相对长边各延伸有一第二板体,第二板体延伸有一具有数个导槽的组接部,通过设于组接部前、后的导槽插设于第一板体与接合部间的槽孔中;至少一个的长板体,其两侧适当处开设有数个短插槽,于一侧的二短插槽间开设有长插槽,短插槽插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插槽中;至少一个的短板体,短板体两侧的适当处各开设有一短插槽,并于一侧短插槽两端开设有长插槽,它们插设于所述长板体的长插槽中,且使短插槽插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组接部的导槽中。借助上述构件的组合,即可形成一垫箱组装结构。(*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垫箱组装结构。(2)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式卖场、展览会场供置放物品以使消费者便于拿取的垫箱均采用一较厚实的材质,如木材、塑胶等制造而成,而该垫箱于使用过后经常由于无法收折,因此造成使用者在搬运及收藏上的麻烦,且塑胶所制成的垫箱一旦损坏后便无法回收或销毁,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徒增日后的清运工作,而不符合经济效益。也有人利用盛装物品的纸箱,在物品拿出后就直接将物品置放于该纸箱上,此种方式虽然可克服上述的缺点,并且兼具环保及废物利用的功效,但是,由于该纸箱于物品取出后是呈一中空状的箱体,因此,当置放于纸箱上的物品达一定重量时,该纸箱便会被重物压陷变形,使该纸箱无法再作使用。(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理想载重能力的垫箱组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垫箱组装结构,其特点是,包括有一箱体,该箱体开口端的相对短边各延伸有一第一板体,该第一板体延伸有一具有数个插槽的接合部,并于第一板体与接合部之间开设一槽孔,且于开口端的相对长边各延伸有一第二板体,该第二板体延伸有一具有数个导槽的组接部,通过设于组接部前、后的导槽插设于第一板体与接合部间的槽孔中至少一个的长板体,该长板体的两侧适当处开设有数个短插槽,并于一侧的二短插槽间开设有长插槽,借助该短插槽插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插槽中;至少一个的短板体,该短板体两侧的适当处各开设有一短插槽,并于一侧短插槽两端开设有长插槽,通过长插槽插设于所述长板体的长插槽中,且使短插槽插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组接部的导槽中。本技术是利用一具有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纸板拗折成一箱体,再将至少一个的短板体与至少一个的短板体置入箱体中并插设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上,这样形成一垫箱组装结构,可承载数倍于一般同体积的箱体所能承载的荷重。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4)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箱体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长板体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短板体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箱体的折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箱体的折形示意图;第6图是本技术的长板体的插设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短板体的插设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箱体另一边的折形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箱体另一边的折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箱体折形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示意图。(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3所示,它们分别是本技术的箱体、长板体、短板体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垫箱组装结构,它包括有一箱体1、至少一个的长板体2以及至少一个的短板体3所组成,借此可加强垫箱的结构,本技术承受比一般同体积的箱体等比级数增加的荷重,使本垫箱达到更能载重数倍的功效。箱体1可为纸板所拗折制成,该箱体1其开口端的相对短边各延伸有一第一板体11,该第一板体11延伸有一具有数个插槽112的接合部111,并于第一板体11与接合部111之间开设一槽孔113,该箱体1、第一板体11与接合部111间设有拗折线114、115供作拗折用,且于开口端的相对长边各延伸有一第二板体12,该第二板体12是延伸有一具有数个导槽122、123的组接部121,通过设于组接部121前、后的导槽122插设于第一板体11与接合部111间的糟孔113中,该箱体1、第二板体12与组接部121间设有拗折线124、125供作拗折用;至少一个的长板体2,该长板体2的两侧适当处开设有数个短插槽21,并于一侧的二短插槽21间开设有长插槽22,可通过该短插槽21插设于所述第一板体11的插槽112中;至少一个的短板体3,该短板体3两侧的适当处各开设有一短插槽31,并于一侧短插槽31两端开设有长插槽32,可借助该长插槽32插设于所述长板体2的长插槽22中,且使短插槽31插设于第二板体12组接部121其间的导槽123中。这样,借助上述构件的组合,即可形成一垫箱组装结构。而其折形的步骤依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4与图5所示,它们是本技术箱体一边的折形示意图。如图所示先将该第一板体11与接合部111借助其上所设的拗折线114、115向内加以拗折,使第一板体11与接合部111向内折入箱体1中,使槽孔113呈一L状;再将第二板体12与组接部121借助其上所设的拗折线124、125向内加以拗折,使组接部121前、后的导槽122插设所述的槽孔113中,则完成箱体1的折形。请参阅图6与图7所示,它们分别是本技术长板体与短板体的插设示意图。如图所示先将长板体2不具有长插槽22的一侧,以其上的短插槽21插入所述已折形的接合部111上的插槽112中,使具有长插槽22的一侧朝上;再将短板体3一侧的长插槽32插一设于所述长板体2的长插槽22中,同时使长插槽32间的短插槽31插设于第二板体12组接部121的导槽123中,即完成将长板体2与短板体3的插设于箱体1的动作。请参阅图8、9、10所示,它们是本技术箱体另一边的折形、箱体折形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先将箱体1另一开口端的第一板体11与接合部111’通过其上所设的拗折线114’、115’向内加以拗折,并将第一板体11’接合部111’上的插槽112’插设于长板体2的短插槽21中,并使槽孔113’呈一L状;再将第二板体12’与组接部121’借助其上所设的拗折线124’、125’向内加以拗折,使组接部121’前、后的导槽122’插设所述的槽孔113’中,同时将组接部121’的导槽123’插设于短板体3的短插槽31中,即可完成箱体1的折形,而成一垫箱组装结构。请参阅图11所示,它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为增强箱体1的结构,本技术可依实际状况所需用数个长板体2、2’与短板体3、3’同时插设箱体1中,即可再增强箱体的结构。当然,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垫箱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箱体,该箱体开口端的相对短边各延伸有一第一板体,该第一板体延伸有一具有数个插槽的接合部,并于第一板体与接合部之间开设一槽孔,且于开口端的相对长边各延伸有一第二板体,该第二板体延伸有一具有数个导槽的组接部,通过设于组接部前、后的导槽插设于第一板体与接合部间的槽孔中至少一个的长板体,该长板体的两侧适当处开设有数个短插槽,并于一侧的二短插槽间开设有长插槽,借助该短插槽插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插槽中;至少一个的短板体,该短板体两侧的适当处各开设有一短插槽,并于一侧短插槽两端开设有长插槽,通过长插槽插设于所述长板体的长插槽中,且使短插槽插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组接部的导槽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箱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箱体为纸板所拗折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箱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箱体、第一板体与接合部间设有拗折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箱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箱体、第二板体与组接部间设有拗折线。专利摘要一种垫箱组装结构,包括有一箱体,其开口端的相对短边各延伸有一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延伸有一具有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垫箱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箱体,该箱体开口端的相对短边各延伸有一第一板体,该第一板体延伸有一具有数个插槽的接合部,并于第一板体与接合部之间开设一槽孔,且于开口端的相对长边各延伸有一第二板体,该第二板体延伸有一具有数个导槽的 组接部,通过设于组接部前、后的导槽插设于第一板体与接合部间的槽孔中:至少一个的长板体,该长板体的两侧适当处开设有数个短插槽,并于一侧的二短插槽间开设有长插槽,借助该短插槽插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插槽中;至少一个的短板体,该短板体两侧的适 当处各开设有一短插槽,并于一侧短插槽两端开设有长插槽,通过长插槽插设于所述长板体的长插槽中,且使短插槽插设于所述第二板体组接部的导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仲良
申请(专利权)人:金奥亚立体纸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