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926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的采血辅助机器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寻找血管方便、穿刺成功率高的采血辅助机器人。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压脉装置和肘部垫装置;所述压脉装置的端面上设置有供手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压脉的气囊,所述气囊通过进气管路、排气管路与储气罐连通;所述压脉装置上还设置有静脉显影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静脉穿刺采血时使用的采血辅助机器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临床上日常静脉采血时候,不论是组织体检还是医院门诊的护士在负责血液采集的时候,都重复着相同的工作。静脉采血的流程大致为:第一、患者暴露需采血的肢体,并在患者肘下垫垫巾,距穿刺点6至1cm处扎止血带,选择血管,以穿刺点为中心做常规皮肤消毒;第二、患者握拳,针尖斜面向上,刺入血管,穿刺成功后固定针柄,连接真空管,采取血量;第三松开止血带,患者松拳,拔针,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5至10分钟,完成采血操作。据初步调查,新生儿科、妇产科由于婴幼儿血管细小需要头皮注射液体,其三次注射成功率才70%,一次注射成功率不到40%,根据国外统计数据显示,平均9%的病人需要四次以上的穿刺才能顺利的插入静脉血管,每个病人平均需要穿刺2.18次才能成功地找到血管。而美国儿童医疗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40%以上的医疗机构允许两至四次的穿刺,以找到病人的血管实现治疗的目的。而13%调查的医疗机构对穿刺次数没有任何限制。而对于急救、休克、失血所导致的血液量急剧减少、血管塌陷的病人;过于肥胖的病人;血管弹性很差的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血辅助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脉装置(1)和肘部垫装置(2);所述压脉装置(1)的端面上设置有供手穿过的通孔(11),所述通孔(11)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压脉的气囊(12),所述气囊(12)通过进气管路(13)、排气管路(15)与储气罐(14)连通;所述压脉装置(1)上还设置有静脉显影仪(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义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澳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