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497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涉及人机工程学教学实验设备、特殊行业技能测试项目、娱乐健身器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镜像描绘”测试项目单一的技术问题;该技术方案包括:手把立管、前叉子,自行车的手把立管与前叉子上端轴承处安装反向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机工程学教学实验设备、特殊行业技能测试项目、娱乐健身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
技术介绍
在大学工业工程、工业设计等专业一般都开设《人机工程学》课程,课程中人体机能测试实验其中一项实验内容“镜像描绘”所使用的测试设备名称为镜画仪,被测试人员的眼睛通过一面镜子观察图形,测试时被测试人员的两眼只能看着镜子里面的图形,并遮挡眼睛的余光,在规定的时间里用笔在图形上描绘,由于镜像与实物是反向的,在正常逻辑思维下很难顺利完成,实验的目的是检侧人的感知与信息处理的能力,即大脑反向控制协调能力。现有“镜像描绘”实验只是检验通过眼睛感知的反向信息再经过大脑去支配一只手的单一项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镜像描绘”测试项目单一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包括:手把立管5、前叉子8,自行车的手把立管5与前叉子8上端轴承处安装反向器6。更优地,所述反向器6包括一组锥齿轮,分别是: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0、第三锥齿轮17。更优地,所述第一锥齿轮13 —端为锥齿面,另一端为空心轴,空心轴通过轴承12与反向器壳体14装配、空心轴内孔与手把立管5装配。更优地,所述空心轴内孔与手把立管5装配,并通过顶丝11固紧。更优地,所述第二锥齿轮10,轴销9 一端与反向器壳体14固定,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10装配,轴销9作为第二锥齿轮10的固定转轴;第二锥齿轮10与第一锥齿轮13啮合。更优地,所述第三锥齿轮17上端面为锥齿面,与第二锥齿轮10啮合,下端为圆锥形轴嘴,圆锥形轴嘴与滚珠19、轴碗20组成径向推力轴承,第三锥齿轮17中心孔与前叉子8上端转轴装配。更优地,第三锥齿轮17中心孔设置内螺纹与前叉子8上端转轴外螺纹装配。更优地,所述第三锥齿轮17下端圆锥形轴嘴与反向器壳体14之间用密封圈18密封。更优地,所述第三锥齿轮17和第一锥齿轮13齿数相同。更优地,还包括车架横梁1,反向器壳体14与车架横梁I紧固。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出一种反向控制方向的自行车,与人机工程学课程实验的目的及理念统一,具有检侧人的感知与信息处理的能力。“镜像描绘”实验只是检验大脑支配单一手臂的项目,而这种自行车能更多的体现大脑反向控制肌体协调的控制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反向控制,可开发人的反逻辑控制肢体的能力,也使自行车具有很强娱乐性,而且还具有健身,提高机体协调能力,激活脑组织细胞的作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 一种自行车结构示意图;图2反向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一种自行车,如图1所示,包括:手把立管5、前叉子8,自行车的手把立管5与前叉子8上端轴承处安装反向器6。如图1所示,其中,1.车架横梁;2.C形卡子;3.螺栓;4.手把;5.手把立管;6.反向器;7.车架;8.前叉子。本技术的自行车是在自行车的手把立管5与前叉子8竖轴上端(前叉子上端轴承处),加装“转向反向器6”,简称反向器6,当向某一方向转动手把4时,转向力矩通过反向器6使前叉子8及自行车前轮转至相反方向。实施例二,一种自行车,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进一步地,所述反向器6包括一组锥齿轮,分别是: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0、第三锥齿轮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齿轮13 —端为锥齿面,另一端为空心轴,空心轴通过轴承12与反向器壳体14装配、空心轴内孔与手把立管5装配。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轴内孔与手把立管5装配,并通过顶丝11固紧,使第一锥齿轮13与手把冋步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锥齿轮10,轴销9 一端通过螺纹与反向器壳体14固定,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10装配,轴销9作为第二锥齿轮10的固定转轴;第二锥齿轮10与第一锥齿轮13啮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锥齿轮17上端面为锥齿面,与第二锥齿轮10啮合,下端为圆锥形轴嘴,圆锥形轴嘴与22颗滚珠19、轴碗20组成径向推力轴承,第三锥齿轮17中心孔与前叉子8上端转轴装配。滚珠19最优为22颗,也可以为其它合理数目。进一步地,第三锥齿轮17中心孔设置内螺纹与前叉子8上端转轴外螺纹装配,适度旋紧并通过止动垫圈16及锁母15锁紧,使前叉子8同第三锥齿轮17 —起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锥齿轮17下端圆锥形轴嘴与反向器壳体14之间用密封圈18密封。密封圈18为防尘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锥齿轮17和第一锥齿轮13齿数相同,保证通过中间第二锥齿轮10使第三锥齿轮17和第一锥齿轮13呈同心相对位置。进一步地,还包括车架横梁1,反向器壳体14与车架横梁I紧固。反向器壳体14通过卡古2、螺栓3与车架横梁I紧固。工作原理:旋松顶丝11可调整手把高度,旋紧顶丝11使第一锥齿轮13与手把联动,第二锥齿轮10与第一锥齿轮13啮合同时又与第三锥齿轮17啮合,形成联动,当手把带动第一锥齿轮13顺时针转动时,第三锥齿轮17通过中间第二锥齿轮10使第三锥齿轮17和第一锥齿轮13呈同心相对位置,通过第二锥齿轮10的传递,使第三锥齿轮17逆时针转动,由于固定前轮的前叉子8转轴与第三锥齿轮17通过螺纹铰接,因此前叉子8随第三锥齿轮17 —起逆时针转动实现同心反向的转动。—般自行车在启动或缓慢骑行时陀螺效应很小,自行车的平衡性差,需不断的转动手把,以实现两轮间重心的调整,达到瞬间平衡,也就是通过左右转把使人及车重心左右摆动产生动平衡,使自行车平衡前进。本技术的这种自行车手把与前轮转向相反,骑行人必须采取反方向控制才能达到平衡,它打破常规自行车的骑行规律及习惯,与人机工程学课程实验的目的及理念统一,具有检侧人的感知与信息处理的能力。“镜像描绘”实验只是检验大脑支配单一手臂的项目,而这种自行车能更多的体现大脑反向控制肌体协调的控制能力,通过反复练习反向控制,可开发人的反逻辑控制肢体的能力,也使自行车具有很强娱乐性,而且还具有健身,提高机体协调能力,激活脑组织细胞的作用。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自行车,包括:手把立管(5)、前叉子(8),其特征在于,自行车的手把立管(5)与前叉子8上端轴承处安装反向器(6); 所述反向器(6)包括一组锥齿轮,分别是: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0)、第三锥齿轮(17); 所述第一锥齿轮(13) —端为锥齿面,另一端为空心轴,空心轴通过轴承(12)与反向器壳体(14)装配、空心轴内孔与手把立管(5)装配; 所述第二锥齿轮(10),轴销(9) 一端与反向器壳体(14)固定,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10)装配,轴销(9)作为第二锥齿轮(10)的固定转轴;第二锥齿轮(10)与第一锥齿轮(13)啮合; 所述第三锥齿轮(17)上端面为锥齿面,与第二锥齿轮(10)啮合,下端为圆锥形轴嘴,圆锥形轴嘴与滚珠(19)、轴碗(20)组成径向推力轴承,第三锥齿轮(17)中心孔与前叉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包括:手把立管(5)、前叉子(8),其特征在于,自行车的手把立管(5)与前叉子8上端轴承处安装反向器(6);所述反向器(6)包括一组锥齿轮,分别是: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0)、第三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3)一端为锥齿面,另一端为空心轴,空心轴通过轴承(12)与反向器壳体(14)装配、空心轴内孔与手把立管(5)装配;所述第二锥齿轮(10),轴销(9)一端与反向器壳体(14)固定,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10)装配,轴销(9)作为第二锥齿轮(10)的固定转轴;第二锥齿轮(10)与第一锥齿轮(13)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17)上端面为锥齿面,与第二锥齿轮(10)啮合,下端为圆锥形轴嘴,圆锥形轴嘴与滚珠(19)、轴碗(20)组成径向推力轴承,第三锥齿轮(17)中心孔与前叉子(8)上端转轴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宁杨海波于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