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金山专利>正文

用于包装罐内的急速冷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311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包装罐内的急速冷、热装置,系于包装罐底盖内缘结合一密封容器,在该容器内容置有两种相隔离的药物,并在药物与底盖之间设有一混合搅拌装置。使用时,仅需按压伸出于底盖之外的混合搅拌装置的按钮,即能使两种药物相互混合,产生激烈的化学反应,释出大量热能为容器外罐内的饮料或者食物所吸收,达到罐内饮料或者食物加温的作用;或吸收大量热量,使罐内饮料或者食物冷却的功能。(*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罐内急速冷、热装置,特别指一种包装罐内自备的冷冻或加热的装置,使用时可使罐内的饮料或者食品迅速变冷或者加热,不仅适于食用,且可保持食品或者饮料原有的风味。目前,以罐包装食品及饮料已非常普遍,不仅可长期储存,且便于携带,利于各种野外的休闲活动。但有些饮料或者食品并不适应于在常温下食用,有些需冷饮,有些则需热用方能保持饮料或者食品的原有风味,尤其在运动时需要冷饮,在登山或寒冷之时,又极需要一些热饮或热食,而包装罐本身却无能为力,实有改进的必要。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包装罐内急速冷、热的装置,该装置可视需要使罐内的食品或饮料迅速变冷或加热,使食品或者饮料适于食用,且有利于保持饮料或者食品原有风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包装罐内的急速冷、热装置,由容器和置于放于容器内的两种药物,混合搅拌装置及保护罩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容器为一端密封的圆柱筒,另一端开口并从该开口四周延伸出与圆柱筒相垂直的联接面,并与包装罐下缘和底盖相结合与包装罐的下端,将容器密封与包装罐内下端部中央;容器内容置有两种相隔离呈安定状态的药物;在药物下与底盖间结合一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的按钮伸出于底盖之外,保护罩盖合于底盖之外。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的容器的外缘直接于包装罐内所装的饮料或食品相接触。容器内置放的药物为固体粉末状,且直接置于容器内;另一药物为液体状,包装在密封袋内。混合搅拌装置由搅拌杆、阻片、密封塞、弹簧、按钮组合而成,搅拌杆的前端设有搅拌片,其前端较尖,后端结合于联接片上,该联接片的背面结合于螺旋条片,该螺旋条片穿合于阻片中心的驱转孔内,螺旋条片后端联接于T形圆杆,T形圆杆下端伸出于底盖之外,套合有弹簧,并在其端挤 合于按钮内。阻片为一圆片,结合于容器下端内壁,该阻片中央具有一圆形凹陷的窝巢,在该窝巢的中央带有一驱转孔,驱转孔为一长方形孔,其长度与螺旋条片的宽度相配合,其宽度大于螺旋条片的厚度,并在其中央设相对向内凸出的一对作用点。本技术的效果是显著的,因该急速冷、热装置设置于包装罐内,其外缘直接与罐内的食品或者饮料接触,装置内设置有两种相隔离的药物,使用时,只要稍按动混合搅拌装置的按钮,使两种药物混合,继而产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吸收大量的热能使饮料变冷,或者释出大量热能而加热饮料或者食物。说明书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包装罐局部剖视图。图2是包罐内急速冷、热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混合搅拌装置分解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急速冷冻或加热装置1系结合于包装罐2内部下端,它由容器3、药物4、5、混合搅拌装置6及保护罩7等组合而成。其中容器3系由热传导性能较好的不锈金属冲制而成一端密封的圆柱筒8,其另一端开口并从该开口四周延伸出与圆柱筒8相垂直的联接面9,该联接面9与包装罐2的底盖10相叠合后结合于包装罐2的下端而使前述容器3定位于包装罐2的中央。包装罐2内包装饮料或者食品,可与容器3的外缘直接接触。容器3内容置有两种相隔离的药物4、5,其中药物4为粉末状,可直接置于圆柱筒8内;另一种药物5为液体状,该液体状药物5以密封袋包装,当包装袋被刺破后两种药物极易迅速混合而产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在本实施例中,药物4、5可为生石灰粉及液体水,或者硝酸铵与氯化钠混合粉及液体水,或者其它两种药物,两种药物以相隔离安定状态容置于容器3的圆柱筒8内,容器3的下端封盖有底盖10,容器3的下联接面9与底盖10外圆周相结合后压封于包装罐2下端。在药物5与底盖10之间安装有一混合搅拌装置6。图3示出搅拌装置6的分解示意图。该装置由搅拌杆11、阻片12、密封塞13、弹簧14、按钮15等所结合而成,搅拌杆11前端设有搅拌片16,该搅拌片16为片状,前端较尖具有刺破前述液体药物5密封袋的作用,后端结合于联接片17上端面,联接片17的背面带有一螺旋形条片18,该螺旋条片18下端联接于T型圆杆19的上端。该T型圆杆19穿过与底盖10相结合的密封塞13上的中心孔24伸出底盖10之外。阻片12为一圆片,周边结合于容器3下部的内壁中央具有一圆形凹陷的窝巢22,供搅拌杆11上联接片17与搅拌片16定位。使搅拌杆11在未操作时,搅拌片16的尖端不致与液体药物5的密封袋接触而刺破密封袋。在阻片窝巢22的中央带有一长方形的驱动孔20,该驱动孔20长度与螺旋条片18的宽度相配合,其宽度大于螺旋条片18的厚度,且在其中央设一对相对向内凸出的作用点23。在该作用点23的作用下,使其中通过的螺旋条片18依螺旋转动前进。密封圈13由弹性材料构成,卡合于底盖10的圆孔21上,密封圈13上的中心孔24的孔径略小于T形圆杆19的外径,使T形圆杆19穿过该中心孔24时能密合,从而产生密封的作用。T形圆杆19伸出于底盖10之外,套合弹簧14并在其端部结合按钮15,该按钮15为中空状当T形圆杆19端部挤压入按钮15后,两者形成枢联,固按压按钮15时,T形圆杆19可以转动。在包装罐2底盖10之外,盖合一保护罩7可保护混合搅拌装置6的按钮不致受到碰撞而产生误动作。本技术在使用时,仅需将包装罐2倒立,取下保护罩7,以手指按压按钮15一至数次,搅拌片16即离开窝巢22旋转前进,不仅刺破液体药物5的密封袋,且产生搅拌作用使两种药物混合,继而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吸收大量热能或放出大量的热能,而使罐内的饮料或者食物急速冷冻或者加热。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包装罐内的急速冷、热装置,由容器3和置于放于容器3内的两种药物4、5,混合搅拌装置6及保护罩7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容器3为一端密封的圆柱筒8,另一端开口,并从该开口四周延伸出与圆柱筒8相垂直的联接面9,与包装罐2下缘和底盖10相结合与包装罐2的下端,将容器3密封与包装罐内下端部中央;容器3内容置有两种相隔离呈要定状态的药物4、5;在药物下与底盖10间结合一搅拌装置6,该搅拌装置6的按钮15伸出于底盖10之外,保护罩7盖合于底盖10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用于包装罐内的急速冷、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之容器3的外缘直接于包装罐2内所装的饮料或食品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用于包装罐内的急速冷、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之容器3内置放的药物4为固体粉末状,且直接置于容器3内;另一药物5为液体状,包装在密封袋内。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用于包装罐内的急速冷、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之混合搅拌装置6由搅拌杆11、阻片12、密封塞13、弹簧14、按钮15组合而成,搅拌杆11的前端设有搅拌片16,其前端较尖,后端结合于联接片17上,该联接片17的背面结合于螺旋条片18,该螺旋条片18穿合于阻片12中心的驱转孔20内,螺旋条孔18后端联接于T形圆杆19,T形圆杆19下端伸出于底盖10之外,套合有弹簧14,并在其端挤合于按钮15内。5.根据权利要求1和4的一种用于包装罐内的急速冷、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之阻片12为一圆片结合于容器3下端内壁,该阻片中央具有一圆形凹陷的窝巢22,在该窝巢22的中央带有一驱转孔20,驱转孔20为一长方形孔,其长度与螺旋条片18的宽度相配合,其宽度大于螺旋条片18的厚度,并在其中央设相对向内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包装罐内的急速冷、热装置,由容器3和置于放于容器3内的两种药物4、5,混合搅拌装置6及保护罩7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容器3为一端密封的圆柱筒8,另一端开口,并从该开口四周延伸出与圆柱筒8相垂直的联接面9,与包装罐2下缘和底盖10相结合与包装罐2的下端,将容器3密封与包装罐内下端部中央;容器3内容置有两种相隔离呈要定状态的药物4、5;在药物下与底盖10间结合一搅拌装置6,该搅拌装置6的按钮15伸出于底盖10之外,保护罩7盖合于底盖10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黄金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