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量子点荧光探针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440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量子点荧光探针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子点荧光探针利用双功能交联剂长链磺基琥珀酰亚胺4-[N-甲基马来酸]-1-羧环己烷Succinimidyl-4-[N-Maieimidomethyl]cyclohexane-1-carboxy-[6-amidocaproate,SMCC与氨基量子点表面的氨基基团发生交联反应,在量子点表面生成马来酰亚胺基,待标记抗体用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还原,将二硫键还原成巯基,巯基再与马来酰亚胺基团形成共价键从而将抗体标记到量子点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①检测一种蛋白质癌胚抗原或②检测多种蛋白CEA、神经烯醇化酶NSE和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前者检测极限为38pg/ml,后者检测极限为0.9ng/m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生物检测
,特别是一种量子点荧光探针,利用该探针能同时高灵敏检测多种生物分子。
技术介绍
能够对生物分子高灵敏、高特异地检测,始终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在疾病的早期检测、快速诊断、卫生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量子点又称为半导体纳米晶或半导体纳米粒子,是一种由II 一 VI族(如铯化镉CdSe、碲化镉CdTe)或III 一 V族(如InP、InAs)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粒径一般为I?10nm,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后可以发射荧光。作为一种新颖的半导体纳米材料,与传统的荧光染料相比,量子点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通过改变量子点的尺寸改变量子点的发射谱,即可以制备多种不同发射不同颜色焚光的量子点;可以在同一光源下激发多种量子点产生不同颜色的焚光实现多通道观测,使得操作变得简单,对设备要求低;量子点具有窄而对称的发射光谱,其产生的荧光信号产生的相互干扰比较小;荧光强度高且抗光淬灭能力强(单个粒子的发光强度约100倍强于单个有机染料分子)。上述优越的荧光性质使得荧光量子点成为一种潜在的取代传统有机染料的理想荧光基团,并在分析检测和生物医学示踪成像等领域中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另外,以磁性微球作为生化反应的固相支持物对生物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具备的超顺磁性,无需复杂的设备(如离心机),仅借助磁铁,便可简便高效地实现与其他物质的分离与纯化,故而被广泛应用于免疫检测、细胞分离和生物大分子纯化等领域。磁性微球具有的高体表比,使其表面能结合大量的抗体,伴随着轻微震荡,磁性微球能够均匀的分散在体系中,大大提高了抗原与抗体的结合效率,具有较以平板作为支持物更佳的动力学表现。目前针对量子点信号的读取方式主要有两种,光谱分析和荧光图像分析。光谱分析主要是通过记录量子点发射峰的峰值来实现定量的目的,此方法对样本体积量要求大,导致量子点产生的荧光信号会被分散在一个较大的体积内(通常是0.1?ImL),故而需要更多的量子点才能产生区别于背景信号的信号强度,检测灵敏度低;另外,不同量子点的荧光发射信号之间会有些干扰,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而本专利技术拟通过荧光成像分析方法对富集在磁珠表面的量子点荧光信号进行直接读取(包括颜色区分及荧光强度定量),量子点信号被富集在磁珠表面,灵敏度得到较大的提升。至今,这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荧光探针,并将该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同时高灵敏检测多种生物分子。本专利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双功能交联剂长链磺基琥珀酰亚胺4--1-竣环己烧(Succinimidyl-4-cyclohexane-l-carboxy-[6-amidocaproate, SMCC)与氨基量子点表面的氨基基团发生交联反应,在量子点表面生成马来酰亚胺基。待标记抗体用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ith1threitol,DTT)还原,将二硫键还原成巯基,巯基再与马来酰亚胺基团形成共价键从而将抗体标记到量子点上,由此获得的量子点荧光探针既可以保持生物分子的活性,也防止了由于量子点及生物分子的聚集带来的非特异性吸附。在生物分子检测时,以磁珠或磁性微球作为反应的固相支持物,使反应体系完全悬浮在液相中,通过免疫反应或分子杂交将溶液中将待测生物分子捕获,再用量子点荧光探针去识别磁珠上的待测分子,磁珠或磁性微球上由于结合了抗原抗体反应物而产生量子点探针的荧光,这种荧光的颜色及信号的强弱反应了待测生物分子的种类及数量,可以利用图像识别软件进行识别及定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制备和检测的步骤包括:(I)量子点焚光探针的制备首先,取10-50 yL 5-50mM长链SMCC对50-500 yL的氨基量子点进行活化,25°C,30-60min ;随后采取脱盐柱的方法进行纯化;用10_50mM DTT对100-500 μ L生物分子进行还原,25°C,30-60min ;待脱盐柱去除未反应的抗体和其他杂质后,将其与纯化后的活化量子点于杂交仪中孵育,25°C,30-60min ;加入5_50 μ?β -巯基乙醇终止反应,用柱层析分离纯化后保存于免疫反应增强液(1mM磷酸缓冲液PBS,PH 7.2、1-10%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1-5%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1_10%聚乙稀卩比略烧酮(Polyvinylpyrrolidone,PVP)中,4°C避光备用。(2)检测反应每个反应中加5000-10000颗磁珠捕获探针,5_50nM量子点检测探针,借助样本稀释液(含有5-10%小牛血清的1mM PBS)补齐体积到10_50ul/反应,随后加入10_50ul的不同浓度的待测物标准品或者空白对照或者待测样本中;在37°C震荡孵育30-60min ;生化反应完成后,用磁力分离器分离磁性微球,再用洗涤液(0.05%吐温-2010mM PBS)的清洗1-3次,到显微镜下面进行观察、拍照。(3)图像分析由于不同直径的量子点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可呈现不同的颜色,如红色、绿色、黄色,利用自编程软件Gray Quantifier首先将图像转换到HSI (Hue Saturat1n Intensity)颜色空间下,HIS颜色模型是用H(色调)、S(饱和度)、I (亮度)三个参数来表示颜色的,不同的颜色对应着不同的H值,通过计算不同颜色磁珠的H值,实现对不同颜色量子点的区分。第二步在区分出不同量子点颜色的基础上,对每一个磁珠统计其灰度值,当量子点越亮的时候,其所对应的灰度值就越大。最后分析测得的灰度值与靶标物质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实现对靶标物质的定量检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荧光量子点探针及其检测生物分子的特点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荧光量子点探针,具有荧光信号强、不易衰减、生物分子活性好,可实现多种生物分子的高灵敏检测。I)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荧光量子点探针量子点产率高、荧光信号强,且不易衰减;所用量子点尺寸较小,直径为5-8n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结合较多的生物分子;由于使用双功能交联剂SMCC将生物分子定向标记在量子点表面,可以较好地保持生物分子的活性,避免量子点及生物分子的聚集,提高检测灵敏度。常规的量子点标记方法采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l-3-(dimethylamino)propyl-3-ethylcarbodiimide meth1dide, EDC)及 N-轻基硫代硫代琥泊酰亚胺(N-hydroxysulfosuccinimide NHS)活化系统,将量子点的羧基及生物分子的氨基活化,同时抗体的羧基也会被活化,这样会导致量子点荧光产率低、量子点探针聚集、生物分子之间发生交联等作用,导致检测灵敏度降低。2)采用磁性微球捕获待测生物分子可以将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荧光信号富集在微球表面,使得较弱的荧光信号就能检测得到,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而常规的检测方法则是将有限的荧光信号分子分散在较大的液相体系里,需要较多的荧光信号分子才能检测到,检测灵敏度低。3)对于富集在磁性微球上的不同粒径的量子点荧光探针,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绿色、黄色、红色,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量子点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利用双功能交联剂长链磺基琥珀酰亚胺4‑[N‑甲基马来酸]‑1‑羧环己烷Succinimidyl‑4‑[N‑Maleimidomethyl]cyclohexane‑1‑carboxy‑[6‑amidocaproate,SMCC与氨基量子点表面的氨基基团发生交联反应,在量子点表面生成马来酰亚胺基,待标记抗体用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还原,将二硫键还原成巯基,巯基再与马来酰亚胺基团形成共价键从而将抗体标记到量子点上,由此获得量子点荧光探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春平吴思敏李宫刘莉芬郜晚蕾景奉香金庆辉赵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