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聚丙烯(iPP)作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是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合成立体规整聚合物。由于聚丙烯立体结构规整,可用注塑、挤塑、吹塑和中空成型等方法进行加工,并且具有质轻、耐磨、强度高、疏水性好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汽车等行业。但是传统的聚丙烯由于脆化温度高,抗冲击性能差等缺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利用天然环保材料改性聚丙烯的性能,包括植物纤维、棉纤维,纤维素类物质等,是获取低成本高性能聚丙烯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植物纤维与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复合后,具有廉价、无毒无害、力学性能良好等优点。但植物纤维本身的不均匀性等缺点是该类复合材料的技术瓶颈。细菌纤维素(BC)是区别于传统植物纤维素的一种新型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超细纤维组成的超细纤维网,具有人工可控合成,高纯度,高结晶度,高聚合度,力学性能好,生物可降解以及具备一定的孔径和孔隙率等优点。基于上述优点,使细菌纤维素作为改性剂制备高性能聚丙稀复合材料成为可能。为了提高细菌纤维素与聚丙烯基体的相容性使其可以在聚丙烯基体中均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聚丙烯均聚物85~94.5%、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5%和细菌纤维素粉末0.5~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德,王波,罗峻,黄超,张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