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结构增强并改性的塑料编织袋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8472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22:49
一种中空结构增强并改性的塑料编织袋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混料干燥:按质量份计:将100份的聚丙烯(PP),5~15份的增韧剂,0.2~0.8份的抗氧剂,5~20份的填充增强剂以及0.5~2.5份的偶联剂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2)挤出收卷;3)切割缝纫:将步骤(2)生产的合格编织布经裁袋机裁剪成一定长宽尺寸的编织布,再用工业缝纫机制成塑料编织袋。该方法针对目前包装袋,韧性差、强度低、耐候性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结合塑料编织袋增强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中空结构增强改性的塑料编织袋,大幅提高了编织袋的抗拉、抗穿刺、耐跌落、耐老化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袋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空结构增强并改性的塑料编 织袋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塑料编织袋是指以聚丙烯(PP)、聚乙烯(PE)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成膜、切 害J、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制袋而成的产品,目前广泛用于粮食、肥料、树脂原料等物品包 装运输中。传统技术生产的聚丙烯扁丝编制的包装袋,耐候性差,在北方冬季容易出现发 硬、发脆、脱膜、起皮、断裂等问题,在南方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烈、紫外线穿透力强,容 易导致编织袋老化、腐蚀、韧性差、强度低使用寿命短等问题,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为了 使得编织袋抗穿刺性能、耐跌落性能等得到改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用中空结构增强 改性的塑料编织袋。 本专利技术与申请号为201410709484. 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塑料编织袋的生产工 艺》、申请号为201310615932. 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增强型塑料编织袋用丝》和申请号 为200710107534. 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高强度抗老化聚丙烯扁丝的生产方法》相比,所 采用的生产工艺有所不同: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塑料编织袋的生产工艺》采用传统的基础成膜然 后切割的工艺,而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多个环形通道的挤出机头,挤出的是许多的中空微管;所 加增强助剂有所不同: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增强型塑料编织袋用丝》所加增强助剂为多种酯类 和无机物的复配,而本专利技术采用马来酸酐接枝物作为增强助剂;所加抗老化助剂有所不同: 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高强度抗老化聚丙烯扁丝的生产方法》仅加入受阻酚类抗氧剂1010,而本发 明在加入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同时加入亚磷酸酯作为辅助抗氧剂或者加入反应型抗氧剂。本 专利技术制得的塑料编织袋由于增韧和填充增强剂的加入,其抗穿刺性能、耐跌落性能等得到 明显改善,而中空微管编织的双层结构使得其抗拉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主辅抗氧 剂的配合使用,使得塑料编织袋的耐老化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该方法 针对目前国内传统技术生产的聚丙烯扁丝编制的包装袋,韧性差、强度低、耐候性差、使用 寿命短等缺点,结合目前塑料编织袋增强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中空 结构增强改性的塑料编织袋,大幅提高了编织袋的抗拉、抗穿刺、耐跌落、耐老化性能。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 混料干燥:按质量份计:将100份的聚丙烯(PP),5~15份的增韧剂,0. 2~0. 8份 的抗氧剂,5~20份的填充增强剂以及0. 5~2. 5份的偶联剂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 匀,然后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85~105°C,时间控制在20~60min; 2) 挤出收卷:将步骤(1)制得的原料送入挤出机,经过料筒加热和螺杆与机筒的相互 剪切作用后,在几乎完全塑化的状态下成为熔融状态,所述加热温度控制在180~230°C, 经过机头成型挤出成为薄壁的中空微管,控制牵引比为1:5,然后经过水冷却,并经过烘箱 被牵引,控制牵伸比为5,而后再经过热定型后,在低牵引速度的情况下收缩,控制回缩比为 0. 95~0. 99,并在低温下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凸轮组合式节能卷绕机收卷后送至圆织机上 进行编织; 3)切割缝纫:将步骤(2)生产的合格编织布经裁袋机裁剪成一定长宽尺寸的编织布, 再用工业缝纫机制成塑料编织袋。 所述的,所述增韧剂为乙烯-辛 烯共聚物(P0E)、马来酸酐接枝P0E、马来酸酐接枝PP中的一种。 所述的,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 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2246、亚磷酸三苯酯(TPP)、对亚硝基二苯胺(MDPA)中的一种或 几种。 所述的,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 剂KH-171、KH-560、KH-570、KH-151、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 所述的,所述的填充增强剂为纳 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钛、氧化锌晶须、玻璃纤维中的一种。 所述的,所述的挤出机头具有多 个环形通道,每一个通道的整体直径为2. 7mm,其中芯棒直径2. 5mm。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塑料编织袋由于增韧和填充增强剂的加入,其抗穿刺性能、耐跌落性能 等得到明显改善,而中空微管编织的双层结构使得其抗拉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主 辅抗氧剂的配合使用,使得塑料编织袋的耐老化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 将100重量份的PP,10重量份的MAH-P0E,0. 5重量份的抗氧剂1010,10重量份的纳 米碳酸钙以及〇. 8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KH-171,分别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 在90°C下干燥25min; 2) 将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通过具有多个环形通道的挤出机头,挤出 一个个中空微管,控制牵引比为1:5,经水初步冷却后再经烘箱被牵引控制牵伸比为5,随 后经热定型后,在低牵引速度下收缩,控制回缩比为0. 97,最后通过凸轮组合式节能卷绕机 收卷后送至圆织机上进行编织。 3)将生产的合格编织布经裁袋机裁剪成一定长宽尺寸的编织布,再用工业缝纫机 制成塑料编织袋。 实施例2 1)将100重量份的PP,10重量份的MAH-P0E,0. 5重量份的抗氧剂1010和亚磷酸三苯 酯4:1的复配料,10重量份的纳米碳酸钙以及0. 8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KH-171,分别投入 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90°C下干燥25min; 2)将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通过具有多个环形通道的挤出机头,挤出 一个个中空微管,控制牵引比为1:5,经水初步冷却后再经烘箱被牵引控制牵伸比为5,随 后经热定型后,在低牵引速度下收缩,控制回缩比为0. 97,最后通过凸轮组合式节能卷绕机 收卷后送至圆织机上进行编织。 3)将生产的合格编织布经裁袋机裁剪成一定长宽尺寸的编织布,再用工业缝纫机 制成塑料编织袋。 实施例3 1) 将100重量份的PP,10重量份的MAH-P0E,0. 5重量份的抗氧剂1010,10重量份的玻 璃纤维以及0. 8重量份的硅烷偶联剂KH-171,分别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在 90°C下干燥 25min; 2) 将干燥后的混合料送入到双螺杆挤出机,通过具有多个环形通道的挤出机头,挤出 一个个中空微管,控制牵引比为1:5,经水初步冷却后再经烘箱被牵引控制牵伸比为5,随 后经热定型后,在低牵引速度下收缩,控制回缩比为0. 97,最后通过凸轮组合式节能卷绕机 收卷后送至圆织机上进行编织。 3 )将生产的合格编织布经裁袋机裁剪成一定长宽尺寸的编织布,再用工业缝纫机 制成塑料编织袋。 性能比较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至3所制备的塑料编织袋的性能测试如下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塑料编织袋由于增韧和填充增强剂的加入,其抗穿刺性能、耐跌落性能 等得到明显改善,而中空微管编织的双层结构使得其抗拉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主 辅抗氧剂的配合使用,使得塑料编织袋的耐老化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聚丙烯扁丝编制的包装袋,韧性差、强度低、耐候性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主权项】1.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 过程: 1) 混料干燥:按质量份计:将100份的聚丙烯(PP),5~15份的增韧剂,0. 2~0. 8份 的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结构增强并改性的塑料编织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1)混料干燥:按质量份计:将100份的聚丙烯(PP),5~15份的增韧剂,0.2~0.8份的抗氧剂,5~20份的填充增强剂以及0.5~2.5份的偶联剂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85~105℃,时间控制在20~60min;2)挤出收卷:将步骤(1)制得的原料送入挤出机,经过料筒加热和螺杆与机筒的相互剪切作用后,在几乎完全塑化的状态下成为熔融状态,所述加热温度控制在180~230℃,经过机头成型挤出成为薄壁的中空微管,控制牵引比为1:5,然后经过水冷却,并经过烘箱被牵引,控制牵伸比为5,而后再经过热定型后,在低牵引速度的情况下收缩,控制回缩比为0.95~0.99,并在低温下进行处理,最后通过凸轮组合式节能卷绕机收卷后送至圆织机上进行编织;3)切割缝纫:将步骤(2)生产的合格编织布经裁袋机裁剪成一定长宽尺寸的编织布,再用工业缝纫机制成塑料编织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铁军任晓东刘浪段玉琦朱娜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