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设备安全输送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51345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6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设备安全输送车,包括主体车板和置物板,主体车板下端四个边角处均设置万向轮,主体车板位于四个万向轮的上端均设置卡紧柱,卡紧柱包括两个固定卡紧柱和两个活动卡紧柱,活动卡紧柱和固定卡紧柱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卡槽,置物板卡紧在四个卡紧柱之间相同平面的卡槽内,活动卡紧柱下端与主体车板活动连接,主体车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下端与主体车板固定连接且防护网上端连接有横杆,卡紧柱上端的外侧面均在同一平面设置有L形卡板,横杆可卡紧在L形卡板内将防护网整体拉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活动的防护网进行搬运防护,避免物流件掉落,对物流件保护性好,方便了物流件的装卸,极为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设备安全输送车,更具体的说是涉及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设备安全输送车
技术介绍
智能设备由于其大小不一,且搬运和输送时要求轻拿轻放,相互不能挤压,以免损坏设备,以往都是使用集装箱或者货物框进行内部搬运、智能设备分配及分装,这种搬运方式可很好的将智能设备进行搬运,但是,由于智能设备是混合集中搬运,致使智能设备在后续的分配上需要较大的人力和时间去再次分配,并且未对一些易碎、易损的智能设备进行很好的隔离保护。现在的搬运车采用了分层搬运的结构进行智能设备分装搬运,可很好的解决以往智能设备混合集中搬运而带来的后续分类困难和费时的问题,但是,由于智能设备四周均为开放式结构,搬运车在转弯时智能设备极易受惯性影响而从输送车上掉落,造成损坏,智能设备的保护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设备安全输送车,解决了以往的智能设备在搬运过程中易掉落、保护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设备安全输送车,包括主体车板和置物板,主体车板下端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主体车板位于四个所述万向轮的上端均设置有卡紧柱,卡紧柱包括安装在主体车板前端的两个固定卡紧柱和安装在主体车板后端的两个活动卡紧柱,活动卡紧柱和固定卡紧柱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所述置物板卡紧在四个卡紧柱之间相同平面的卡槽内,所述活动卡紧柱下端与主体车板活动连接,所述主体车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网下端与主体车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网上端连接有横杆,所述卡紧柱上端的外侧面均在同一平面设置有L形卡板,所述横杆可卡紧在L形卡板内将防护网整体拉伸。所述主体车板前端通过活动销连接有拉杆。所述活动卡紧柱下端设置有螺纹连接柱,所述主体车板上设置有与螺纹连接柱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活动卡紧柱通过螺纹连接柱与螺纹孔配合活动连接在主体车板上。所述主体车板、置物板及卡紧柱均采用硬木或硬质塑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这种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设备安全输送车,不仅可很好地将智能设备进行分层分类搬运,减少后续分类的人力和时间消耗,同时还可通过活动的防护网进行搬运防护,避免智能设备掉落,对智能设备保护性好,且防护网上端采用活动结构方式,也方便了智能设备的装卸,极为实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去置物板。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1、固定卡紧柱;2、L形卡板;3、卡槽;4、活动卡紧柱;5、拉杆;6、活动销;7、万向轮;8、防护网;9、主体车板;10、螺纹连接柱;11、横杆;12、螺纹孔;13、置物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的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设备安全输送车,包括主体车板9和置物板13,主体车板9下端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7,所述主体车板9位于四个所述万向轮7的上端均设置有卡紧柱,卡紧柱包括安装在主体车板9前端的两个固定卡紧柱I和安装在主体车板9后端的两个活动卡紧柱4,活动卡紧柱4和固定卡紧柱I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3,所述置物板13卡紧在四个卡紧柱之间相同平面的卡槽3内,所述活动卡紧柱4下端与主体车板9活动连接,所述主体车板9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防护网8,防护网8下端与主体车板9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网8上端连接有横杆11,所述卡紧柱上端的外侧面均在同一平面设置有L形卡板2,所述横杆11可卡紧在L形卡板2内将防护网8整体拉伸。本实施例使用时,先将活动卡紧柱4以竖直轴线为轴进行转动,将活动卡紧柱4的卡槽3转动到外侧,然后根据所搬运的智能设备大小、重量、用途等分类装在不同的置物板13上,置物板13前端两侧卡紧在固定卡紧柱I的卡槽3内,当智能设备全部装填完后再将活动卡紧柱4转动,使活动卡紧柱4的卡槽3卡紧在置物板13后端的两侧,从而将置物板13整体卡紧在四个卡紧柱内;可根据智能设备的大小和受压情况选择置物板13之间的合适距离,置物板13之间的距离可通过使用卡槽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搬运工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间距的卡槽3进行卡紧,极为方便。本实施例的搬运车结构简单,可对智能设备进行有效分类,并且智能设备平放在置物板13上,相互之间不会挤压和大幅度碰撞,不仅能减少智能设备后续的分类时间和人力消耗,提高了智能设备分配效率,同时还提高了对智能设备的保护,提高了智能设备在分配时的安全性。本实施例的防护网8具有可拉伸性,当在搬运智能设备过程中,防护网8拉伸,上端通过横杆11卡紧在L形卡板2内,将智能设备整体包围在置物板13上,搬运车在转弯或者速度较快时,一般不会从置物板13前、后两端掉落,而置物板13左、右两端通过防护网13保护,也不会掉落,极好的保护了智能设备。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结构:所述主体车板9前端通过活动销6连接有拉杆5。本实施例的搬运车以往为方便控制走向,一般采用人工扶持在卡紧柱上推动搬运车移动,不仅极为方便,且可减少智能设备的惯性,但有时由于智能设备较多较重,工人在推动时较为费力且方向不易控制,因此,本实施例考虑到上述问题,在主体车板9前端通过活动销6连接有拉杆5,拉杆5可拆卸的连接在主体车板9前端,可根据需要使用,工人可用手拉住拉杆5前端的拉环将搬运车整体拉动,极为省力,便于控制。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为:所述活动卡紧柱4下端设置有螺纹连接柱10,所述主体车板9上设置有与螺纹连接柱10配合的螺纹孔12,所述活动卡紧柱4通过螺纹连接柱10与螺纹孔12配合活动连接在主体车板9上。本实施例的活动卡紧柱4与主体车板9采用螺纹连接,使得搬运工人在转动活动卡紧柱4时更加方便,且活动卡紧柱4连接稳固,在输送途中不会移位,使用方便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为:所述主体车板9、置物板13及卡紧柱均采用硬木或硬质塑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主体车板9、置物板13及卡紧柱均采用硬木或硬质塑料制成,可减少输送车整体重量,降低搬运难度,且输送车成本低,可长久使用。如上所述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设备安全输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车板(9)和置物板(13),主体车板(9)下端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7),所述主体车板(9)位于四个所述万向轮(7)的上端均设置有卡紧柱,卡紧柱包括安装在主体车板(9)前端的两个固定卡紧柱(I)和安装在主体车板(9)后端的两个活动卡紧柱(4),活动卡紧柱(4)和固定卡紧柱(I)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3),所述置物板(13)卡紧在四个卡紧柱之间相同平面的卡槽(3)内,所述活动卡紧柱(4)下端与主体车板(9)活动连接,所述主体车板(9)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防护网(8),防护网(8)下端与主体车板(9)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设备安全输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车板(9)和置物板(13),主体车板(9)下端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7),所述主体车板(9)位于四个所述万向轮(7)的上端均设置有卡紧柱,卡紧柱包括安装在主体车板(9)前端的两个固定卡紧柱(1)和安装在主体车板(9)后端的两个活动卡紧柱(4),活动卡紧柱(4)和固定卡紧柱(1)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卡槽(3),所述置物板(13)卡紧在四个卡紧柱之间相同平面的卡槽(3)内,所述活动卡紧柱(4)下端与主体车板(9)活动连接,所述主体车板(9)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防护网(8),防护网(8)下端与主体车板(9)固定连接且所述防护网(8)上端连接有横杆(11),所述卡紧柱上端的外侧面均在同一平面设置有L形卡板(2),所述横杆(11)可卡紧在L形卡板(2)内将防护网(8)整体拉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川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