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底盘转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231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同轴双边同向或反向转动的通用底盘转向器,包括前后驱动马达和转向驱动马达,前后驱动马达和转向驱动马达分别通过第一差速器和第二差速器作用在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一个马达负责机器人的前后运动,另一个马达实现机器人的左右转向控制,做到原地转向与行进转向兼备的全路径覆盖能力;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加工、容易控制、转向灵活、应用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驶设备,尤其是一种通用底盘转向器
技术介绍
底盘转向器一般用于坦克等履带式底盘的行驶与转向,现在在车辆和机器人等底盘应用也非常广泛。但过去技术是通过行星变速配合离合器的不同捏合方式实现的左右轮转速比的变化,所以,对离合器部件要求较高。近些年坦克的转向开始越来越多的使用分别油压驱动的方法实现转向。现有的机器人的底盘一般靠双马达分别控制,独立转动实线底盘的直行或转向,运动轨迹较难控制。两个驱动轮分别由两个电机单独控制,存在的问题就是要机器人直线前进时控制是相对很复杂的,只有通过闭环的精确的控制系统才能实现,而对于机器人启动瞬间的控制更难,设备成本极高。同时存在问题就是机器人行进与转向要求的功率并不相同,却采用相同功率电机,成本损耗,控制难度也相对提高。现有坦克的转向器不够灵活,加工难度大,较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同轴双边同向或反向转动的通用底盘转向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通用底盘转向器,包括前后驱动马达和转向驱动马达,所述前后驱动马达通过前后输入齿轮驱动第一差速器行星架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行星架齿轮,所述转向驱动马达通过转向输入齿轮驱动第一差速器输入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输入齿轮;或者所述转向驱动马达通过转向输入齿轮驱动第一差速器行星架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行星架齿轮,所述前后驱动马达通过前后输入齿轮驱动第一差速器输入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输入齿轮;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架齿轮上轴向垂直地可转动连接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差速器行星伞齿轮,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伞齿轮一侧共同啮合有第一差速器输入伞齿轮,另一侧共同嗤合有第一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入伞齿轮与第一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一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同轴固定有第一差速器第二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一差速器第二输出伞齿轮啮合有第一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一输出伞齿轮固定在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差速器行星架齿轮上轴向垂直地可转动连接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差速器行星伞齿轮,所述第二差速器行星伞齿轮一侧共同啮合有第二差速器输入伞齿轮,另一侧共同嗤合有第二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二差速器输入伞齿轮与第二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二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同轴固定有第二差速器第二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二差速器第二输出伞齿轮啮合有第二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二输出伞齿轮固定在第二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入齿轮与第一差速器输入伞齿轮同轴固定;所述第二差速器输入齿轮与第二差速器输入伞齿轮同轴固定。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架齿轮与第二差速器行星架齿轮啮合,所述前后驱动马达通过前后输入齿轮与第一差速器行星架齿轮啮合或者与第二差速器行星架齿轮啮合;所述转向驱动马达通过转向输入齿轮分别与第一差速器输入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输入齿轮嗤合;或者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入齿轮与第二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转向驱动马达通过转向输入齿轮与第一差速器输入齿轮嗤合或者与第二差速器输入齿轮嗤合,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入齿轮通过过渡齿轮与第二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转向驱动马达通过转向输入齿轮分别与第一差速器行星架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行星架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入齿轮与第二差速器输入齿轮啮合,所述前后驱动马达通过前后输入齿轮与第一差速器输入齿轮嗤合或者与第二差速器输入齿轮嗤合。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伞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行星伞齿轮均为两个。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伞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行星伞齿轮均为三个。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伞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行星伞齿轮均为四个。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一个马达负责机器人的前后运动,另一个马达实现机器人的左右转向控制,做到原地转向与行进转向兼备的全路径覆盖能力;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加工、容易控制、转向灵活、应用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实施例1的前进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实施例1的后退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实施例1的左转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实施例1的右转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实施例1的综合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的差速器局部示意图一。图10为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的差速器局部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通用底盘转向器,包括前后驱动马达I和转向驱动马达6,所述前后驱动马达I通过前后输入齿轮2驱动第一差速器行星架齿轮3,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架齿轮3上轴向垂直地固定有第一差速器第一行星伞齿轮22和第一差速器第二行星伞齿轮17,所述第一差速器第一行星伞齿轮22和第一差速器第二行星伞齿轮17 —侧共同嗤合有第一差速器输入伞齿轮4,另一侧共同嗤合有第一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18,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入伞齿轮4与第一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18同轴转动;所述第一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18同轴固定有第一差速器第二输出伞齿轮19,所述第一差速器第二输出伞齿轮19啮合有第一输出伞齿轮20,所述第一输出伞齿轮20固定在第一输出轴21上;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架齿轮3还啮合有第二差速器行星架齿轮11,所述第二差速器行星架齿轮11上轴向垂直地固定有第二差速器第一行星伞齿轮10和第二差速器第二行星伞齿轮16,所述第二差速器第一行星伞齿轮10和第二差速器第二行星伞齿轮16 —侧共同嗤合有第二差速器输入伞齿轮9,另一侧共同嗤合有第二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15,所述第二差速器输入伞齿轮9与第二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15同轴转动;所述第二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15同轴固定有第二差速器第二输出伞齿轮14,所述第二差速器第二输出伞齿轮14啮合有第二输出伞齿轮13,所述第二输出伞齿轮13固定在第二输出轴12上;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底盘转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驱动马达和转向驱动马达,所述前后驱动马达通过前后输入齿轮驱动第一差速器行星架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行星架齿轮,所述转向驱动马达通过转向输入齿轮驱动第一差速器输入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输入齿轮;或者所述转向驱动马达通过转向输入齿轮驱动第一差速器行星架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行星架齿轮,所述前后驱动马达通过前后输入齿轮驱动第一差速器输入齿轮和第二差速器输入齿轮;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架齿轮上轴向垂直地可转动连接有两个以上的第一差速器行星伞齿轮,所述第一差速器行星伞齿轮一侧共同啮合有第一差速器输入伞齿轮,另一侧共同啮合有第一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入伞齿轮与第一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一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同轴固定有第一差速器第二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一差速器第二输出伞齿轮啮合有第一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一输出伞齿轮固定在第一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差速器行星架齿轮上轴向垂直地可转动连接有两个以上的第二差速器行星伞齿轮,所述第二差速器行星伞齿轮一侧共同啮合有第二差速器输入伞齿轮,另一侧共同啮合有第二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二差速器输入伞齿轮与第二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二差速器第一输出伞齿轮同轴固定有第二差速器第二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二差速器第二输出伞齿轮啮合有第二输出伞齿轮,所述第二输出伞齿轮固定在第二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差速器输入齿轮与第一差速器输入伞齿轮同轴固定;所述第二差速器输入齿轮与第二差速器输入伞齿轮同轴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机器时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