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983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2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它包括爬梯架A、爬梯架B、凹槽A、耳板,所述的爬梯架的顶部设置有双耳板,所述的爬梯架的底部设置有单耳板,所述的耳板上设置有销轴孔,所述的爬梯架的中部设置有凹槽A,所述的凹槽A上设置有踏步,所述的踏步上设置有凹槽B,所述的踏步上方设置有顶紧螺栓,所述的顶紧螺栓与爬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的爬梯架A与爬梯架B的连接处设置有销轴,所述的爬梯架A与爬梯B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杆;总的,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稳定、安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起重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起重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起重机可在建筑工地起吊大型设备或较重的材料,内爬塔式起重机可随建筑高度的提升,用顶升套架提高塔机本体,并且起吊范围大,在施工场地小的闹市中心使用尤其适合,在顶升套架中,爬梯为塔机本体上升的楼梯,在顶升油缸回收时,支撑塔机的重量,因此爬梯的稳定、可靠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爬梯之间多数为铰接,爬梯的只有首、末端跟套架固定连接,不够稳定,本人根据多年经验提出一种爬梯结构,可增加爬梯的稳定性,同时使爬梯与起重机之间连接更紧密,安全性得到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稳定、安全的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它包括爬梯架A、爬梯架B、凹槽A、耳板,所述的爬梯架的顶部设置有双耳板,所述的爬梯架的底部设置有单耳板,所述的耳板上设置有销轴孔,所述的爬梯架的中部设置有凹槽A,所述的凹槽A上设置有踏步,所述的踏步上设置有凹槽B,所述的踏步上方设置有顶紧螺栓,所述的顶紧螺栓与爬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的爬梯架A与爬梯架B的连接处设置有销轴,所述的爬梯架A与爬梯B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销轴孔位于耳板的中心。所述的固定板与爬梯架A、B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与固定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的凹槽B的宽度在7cm至1cm之间。所述的顶紧螺栓为六角头螺栓,所述的顶紧螺栓的长度在1cm至15cm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爬梯架A、爬梯架B、凹槽A、耳板组成一种用于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具有结构合理、稳定、安全的优点;本技术的踏步上设置有凹槽,可使顶升套架上的活络支腿与踏步嵌合的更紧密,防止起重机在风力等情况下,塔机本体移动,固定设备受力不均,造成事故,具有安全、稳定的优点;踏步的上方设置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进一步固定活络支腿,避免塔机左右移动,具有安全、稳定的优点;爬梯架A与爬梯B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在顶升套架的主支架上,进一步固定爬梯,具有安全、稳定的优点;和同类产品相比,本技术与起重机的连接更紧密,固定牢固;总的,该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稳定、安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销轴孔2、爬梯架3、顶紧螺栓4、凹槽A 5、销轴6、耳板7、连接杆8、固定螺栓9、踏步10、螺栓孔11、凹槽B 12、固定板13、爬梯架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它包括爬梯架A2、爬梯架B13、凹槽A4、耳板6,所述的爬梯架A2的顶部设置有双耳板6,所述的爬梯架B13的底部设置有单耳板6,所述的耳板6上设置有销轴孔1,所述的爬梯架A2的中部设置有凹槽A4,所述的凹槽A4上设置有踏步9,所述的踏步9上设置有凹槽Bll,所述的踏步9上方设置有顶紧螺栓3,所述的顶紧螺栓3与爬梯架A2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孔10,所述的爬梯架A2与爬梯B13的连接处设置有销轴5,所述的爬梯架A2与爬梯B13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的固定板12上设置有连接杆7。本技术实施时,首先将爬梯架顶部与顶升套架横梁连接,固定好,再将下一节爬梯架顶部双耳板与上述爬梯架底部单耳板铰接,安装固定板,固定两节爬梯,同时将连接杆固定在顶升套架邻近两根主支架上,然后安装顶紧螺栓,当活络支腿置于凹槽时,拧紧螺栓,固定支腿,支撑塔机;本技术采用爬梯架A、爬梯架B、凹槽A、耳板组成一种用于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具有结构合理、稳定、安全的优点;本技术的踏步上设置有凹槽,可使顶升套架上的活络支腿与踏步嵌合的更紧密,防止起重机在风力等情况下,塔机本体移动,固定设备受力不均,造成事故,具有安全、稳定的优点;踏步的上方设置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进一步固定活络支腿,避免塔机左右移动,具有安全、稳定的优点;爬梯架A与爬梯B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在顶升套架的主支架上,进一步固定爬梯,具有安全、稳定的优点;和同类产品相比,本技术与起重机的连接更紧密,固定牢固;总的,该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稳定、安全的优点。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它包括爬梯架A2、爬梯架B13、凹槽A4、耳板6,所述的爬梯架A2的顶部设置有双耳板6,所述的爬梯架B13的底部设置有单耳板6,所述的耳板6上设置有销轴孔1,所述的爬梯架A2的中部设置有凹槽A4,所述的凹槽A4上设置有踏步9,所述的踏步9上设置有凹槽Bll,所述的踏步9上方设置有顶紧螺栓3,所述的顶紧螺栓3与爬梯架A2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孔10,所述的爬梯架A2与爬梯架B13的连接处设置有销轴5,所述的爬梯架A2与爬梯B13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的固定板12上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的销轴孔I位于耳板的中心。所述的固定板12与爬梯架A2、B13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所述的连接杆7与固定板1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的凹槽Bll的宽度在7cm至1cm之间。所述的顶紧螺栓3为六角头螺栓,所述的顶紧螺栓3的长度在1cm至15cm之间。本技术实施时,首先将爬梯架顶部与顶升套架横梁连接,固定好,再将下一节爬梯架顶部双耳板与上述爬梯架底部单耳板铰接,安装固定板,固定两节爬梯,同时将连接杆固定在顶升套架邻近两根主支架上,然后安装顶紧螺栓,当活络支腿置于凹槽时,拧紧螺栓,固定支腿,支撑塔机;本技术采用爬梯架A、爬梯架B、凹槽A、耳板组成一种用于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具有结构合理、稳定、安全的优点;本技术的踏步上设置有凹槽,可使顶升套架上的活络支腿与踏步嵌合的更紧密,防止起重机在风力等情况下,塔机本体移动,固定设备受力不均,造成事故,具有安全、稳定的优点;踏步的上方设置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进一步固定活络支腿,避免塔机左右移动,具有安全、稳定的优点;爬梯架A与爬梯B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固定在顶升套架的主支架上,进一步固定爬梯,具有安全、稳定的优点;本技术采用固定板与爬梯架A、B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具有拆卸方便的优点;连接杆与固定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具有连接牢固的优点;顶紧螺栓为六角头螺栓,六角头螺栓方便人员拧紧,顶紧螺栓的长度为10cm,可使顶紧螺栓松紧更灵活,同时不妨碍爬梯的整体结构,具有结构合理、稳定的优点;和同类产品相比,本技术与起重机的连接更紧密,固定牢固;总的,该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稳定、安全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上的等效变换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它包括爬梯架A、爬梯架B、凹槽A、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梯架的顶部设置有双耳板,所述的爬梯架的底部设置有单耳板,所述的耳板上设置有销轴孔,所述的爬梯架的中部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内爬塔式起重机的新型爬梯,它包括爬梯架A、爬梯架B、凹槽A、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梯架的顶部设置有双耳板,所述的爬梯架的底部设置有单耳板,所述的耳板上设置有销轴孔,所述的爬梯架的中部设置有凹槽A,所述的凹槽A上设置有踏步,所述的踏步上设置有凹槽B,所述的踏步上方设置有顶紧螺栓,所述的顶紧螺栓与爬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的爬梯架A与爬梯架B的连接处设置有销轴,所述的爬梯架A与爬梯B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连接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三马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