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形花键滚刀,包括滚刀体和探伤物涂覆装置。所述探伤物涂覆装置包括半圆弧刷座和刷杆,刷座内具有一填充有粉末状探伤物的储存空腔并于刷座弧形内缘面上均设多个与储存空腔相通的释出孔,释出孔内嵌设有接触球,接触球通过一垂直贯穿球心的轴杆固定于释出孔内并能围绕轴杆自由翻转,接触球位于储存空腔内的一侧面与粉末状探伤物相抵靠,其另一侧面突出于释出孔并与工件相接触;滚刀体内还开设有一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轴向通孔,刷杆可穿设在轴向通孔内并以螺纹连接方式与滚刀体固成一体。用户可在滚削结束后直接进入工件面的探伤检测工序,两工序快速灵活切换且无需移位、组装,缩短加工时长且有效确保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工刀具,尤其涉及一种矩形花键滚刀。
技术介绍
对于具有矩形花键的齿轮,常用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有铣齿加工和滚齿加工两者,但铣齿加工存在生产效率低、单件产品成本高的弊端,只适用于单件加工,因而在批量生产中多采用滚齿切削方式,以矩形花键滚刀为主要切削工具。在现有技术中,对工件完成滚削操作后,通常要对齿面质量进行探伤检测,明确其加工表面所存在的各类缺陷,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加工修复处理。而滚削工序、探伤工序通常并非处于同一工作车间内,这一转换过程需要移位、组装等各种繁琐操作,费时长、效率低,无法形成连贯高效的生产加工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在滚齿磨削后直接进行探伤操作的矩形花键滚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矩形花键滚刀,包括滚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探伤物涂覆装置,所述探伤物涂覆装置包括呈半圆弧形的刷座和垂直于刷座上端面向上延伸的刷杆;所述刷座内具有一填充有粉末状探伤物的储存空腔,且刷座于其弧形内缘面上均匀开设多个与储存空腔相贯通的释出孔,所述释出孔内嵌设有接触球,所述接触球通过一垂直贯穿球心的轴杆与释出孔固成一体并能围绕轴杆自由翻转于释出孔内,所述接触球位于储存空腔内的一侧面与粉末状探伤物相抵靠,其另一侧面突出于释出孔;所述刷杆外壁螺有第一连接螺纹;所述滚刀体内还开设有一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轴向通孔且所述轴向通孔内壁螺有第二连接螺纹,由此刷杆可穿设在轴向通孔内并通过第一连接螺纹、第二连接螺纹的相互配合而与滚刀体固成一体。藉由上述结构,本技术在滚齿切削后止停穿设在滚刀内的主轴,并旋转刷杆使其下移至适宜位置处,此时刷座的弧形内缘面朝向外侧而与工件外缘齿面相抵靠。保持刷座静止不变,而工件环绕其自身中心轴线旋转。由此接触球受摩擦而呈现旋转状态并使储存空腔内的粉末状探伤物不断传递涂覆至工件齿面上以便于后续的检测观察。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矩形花键滚刀中,所述粉末状探伤物可选用磁粉。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矩形花键滚刀中,所述粉末状探伤物可选用荧光粉。上述两种物质均为探伤检测中的常用物质,前者的探伤原理是借助工件缺陷处所形成的漏磁场吸引磁粉堆积而表现为磁痕,因而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可显现出相应的缺陷位置和形状;后者则是基于荧光物质在紫外丝照射下发光的性质,将荧光物质涂在工件表面并借助荧光检验表面缺陷。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矩形花键滚刀中,所述刷杆长度至少为滚刀体轴向长度1.5倍,便于手持旋转使刷座可相对滚齿刀下端面上下平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相较于传统的滚齿刀结构,本技术增设有探伤物涂覆装置,可在滚齿磨削工序结束后直接进入工件表面的探伤检测工序,两道工序实现快速灵活切换且无需移位、组装,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加工时长,且能够有效确保齿轮加工精度。2、所述探伤物涂覆装置体积小巧、结构紧凑,且可相对滚齿刀本体上下平移,因而不仅可使得两者保持足够大的间距而具有操作的独立性,不会产生相互干扰,而且不用时可向上缩进并贴合于滚齿刀体下表面,大大缩小占据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发挥正常使用滚齿功能时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刷座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矩形花键滚刀,包括滚刀体I和一探伤物涂覆装置。其中,所述探伤物涂覆装置包括呈半圆弧形的刷座3和垂直于刷座3上端面向上延伸的刷杆2 ;所述刷座3内具有一填充有粉末状探伤物4的储存空腔,且刷座3于其弧形内缘面上均匀开设多个与储存空腔相贯通的释出孔31,所述释出孔31内嵌设有接触球5,所述接触球5通过一垂直贯穿球心的轴杆6与释出孔31固成一体并能围绕轴杆6自由翻转于释出孔31内,所述接触球6位于储存空腔内的一侧面与粉末状探伤物4相抵靠,其另一侧面突出于释出孔31并与工件相接触。所述刷杆2外壁螺有第一连接螺纹,更为具体地,所述刷杆2长度至少为滚刀体I轴向长度1.5倍。所述滚刀体I内还开设有一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轴向通孔11且所述轴向通孔11内壁螺有第二连接螺纹,由此刷杆2可穿设在轴向通孔11内并通过第一连接螺纹、第二连接螺纹的相互配合而与滚刀体I固成一体。在上述结构中,内设的探伤物涂覆装置可随刷杆2在轴向通孔11内的旋入旋出呈现上下平移的状态,而所述刷座3的弧形朝向也随之同步转变。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正常使用滚齿功能时,向上旋转刷杆2,使得刷座3与滚刀体I下端面间距尽量小且保证刷座3弧形呈向内设置状,以避免其影响滚齿操作。参照图1所示,在使用探伤功能时,调节刷座3弧形呈向外设置状并正对工件齿面,因而在滚齿切削完毕后,使得工件齿面嵌设在刷座3弧度内并与弧形内缘面相抵触。随着滚切成型的齿轮工件的高速旋转,齿面不断按压接触球5并带动其绕轴杆6转动。所述储存空腔内的粉末状探伤物4在接触球5的滚动接触从释出孔31持续溢出并涂覆至工件表面,此后可进行探伤观察以确定工件面的加工精度并做后续的精加工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末状探伤物4可选用磁粉或荧光粉。在无损探伤检测处理过程中,两者为常用的探伤物质且由于两者的检测原理不同,其后续的检测观察方式也不同。针对前者,当工件齿面上涂覆有足够多的磁粉后,给被检工件施加一定磁场使其出现整体或局部磁化,由此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处将有磁力线逸出工件表面而形成漏磁场,有磁极的存在就能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上的磁粉形成聚集磁痕,从而观测到缺陷的存在。针对后者,则在工件齿面上涂覆有足够多的荧光粉后,加设紫外线照射,使渗入缺陷处的荧光粉显示出黄绿色痕迹而得以清楚观察。【主权项】1.矩形花键滚刀,包括滚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探伤物涂覆装置,所述探伤物涂覆装置包括呈半圆弧形的刷座和垂直于刷座上端面向上延伸的刷杆;所述刷座内具有一填充有粉末状探伤物的储存空腔,且刷座于其弧形内缘面上均匀开设多个与储存空腔相贯通的释出孔,所述释出孔内嵌设有接触球,所述接触球通过一垂直贯穿球心的轴杆与释出孔固成一体并能围绕轴杆自由翻转于释出孔内,所述接触球位于储存空腔内的一侧面与粉末状探伤物相抵靠,其另一侧面突出于释出孔;所述刷杆外壁螺有第一连接螺纹; 所述滚刀体内还开设有一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轴向通孔且所述轴向通孔内壁螺有第二连接螺纹,由此刷杆可穿设在轴向通孔内并通过第一连接螺纹、第二连接螺纹的相互配合而与滚刀体固成一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花键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状探伤物可选用磁粉。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花键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状探伤物可选用荧光粉。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花键滚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刷杆长度至少为滚刀体轴向长度1.5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矩形花键滚刀,包括滚刀体和探伤物涂覆装置。所述探伤物涂覆装置包括半圆弧刷座和刷杆,刷座内具有一填充有粉末状探伤物的储存空腔并于刷座弧形内缘面上均设多个与储存空腔相通的释出孔,释出孔内嵌设有接触球,接触球通过一垂直贯穿球心的轴杆固定于释出孔内并能围绕轴杆自由翻转,接触球位于储存空腔内的一侧面与粉末状探伤物相抵靠,其另一侧面突出于释出孔并与工件相接触;滚刀体内还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矩形花键滚刀,包括滚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探伤物涂覆装置,所述探伤物涂覆装置包括呈半圆弧形的刷座和垂直于刷座上端面向上延伸的刷杆;所述刷座内具有一填充有粉末状探伤物的储存空腔,且刷座于其弧形内缘面上均匀开设多个与储存空腔相贯通的释出孔,所述释出孔内嵌设有接触球,所述接触球通过一垂直贯穿球心的轴杆与释出孔固成一体并能围绕轴杆自由翻转于释出孔内,所述接触球位于储存空腔内的一侧面与粉末状探伤物相抵靠,其另一侧面突出于释出孔;所述刷杆外壁螺有第一连接螺纹;所述滚刀体内还开设有一贯穿其上下端面的轴向通孔且所述轴向通孔内壁螺有第二连接螺纹,由此刷杆可穿设在轴向通孔内并通过第一连接螺纹、第二连接螺纹的相互配合而与滚刀体固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科利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