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可以使库内降温均匀的半满液式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半满液式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包括采用R134a作为制冷剂的高温制冷部分和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低温制冷部分,所述的高温制冷部分和低温制冷部分通过蒸发冷凝器相连接。该制冷系统能够满足药品储存、肉类加工储存和冷冻食品储存等各类低温冷冻冷藏库和速冻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满液式二氧化碳制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制冷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半满液式二氧化碳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根据应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中多用于与氨作为制冷剂进行复叠,且制冷系统多以干式蒸发形式。由于氨的物性使其作为制冷剂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干式蒸发的制冷系统容易使库房内温度不均匀,且传热效率没有满液系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可以使库内降温均匀的半满液式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半满液式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包括采用R134a作为制冷剂的高温制冷部分和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低温制冷部分,所述的高温制冷部分和低温制冷部分通过蒸发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的高温制冷部分包括R134a气液分离器、R134a压缩机、R134a油分离器、冷凝器、R134a高压储液器;所述的高温制冷部分包括R134a压缩机、R134a气液分离器、R134a油分离器、冷凝器、R134a高压储液器;所述的R134a压缩机输出端与R134a油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134a油分离器的输气端与冷凝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冷凝器的输出端与R134a高压储液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134a高压储液器的输出端通过膨胀阀与蒸发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的蒸发冷凝器与R134a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134a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与R134a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低温制冷部分包括R744气液分离器、R744亚临界压缩机、R744油分离器、R744高压储液器、二氧化碳循环桶、蒸发盘管和第一引射泵;所述的R744亚临界压缩机输出端与R744油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744油分离器的输气端与蒸发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的蒸发冷凝器与R744高压储液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744高压储液器的输出端相连接通过第一引射泵高压工质输入端与蒸发盘管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引射泵的低压工质输入端与二氧化碳循环桶的底部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蒸发盘管的输出端与二氧化碳循环桶的顶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744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与R744亚临界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低温制冷部分还设置有第二引射泵,所述的第二引射泵的高压工质输入端与R744油分离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引射泵低压工质输入端与二氧化碳循环桶的底部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引射泵的输出端与二氧化碳循环桶的顶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二氧化碳循环桶的顶部输出端与R744气液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的蒸发冷凝器是板式蒸发冷凝器。所述的冷凝器是壳管式冷凝器或板式冷凝器。该二氧化碳冷热联供系统可将主系统看做二氧化碳与R134a的复叠系统,R134a高温部分与一般制冷循环相同,二氧化碳低温部分供液时采用了半满液的方式进行供液,系统内用引射泵将二氧化碳循环桶内的低压二氧化碳液体送入蒸发盘管中,由于二氧化碳低压液体通过引射泵后会闪发出部分气体,所以送入蒸发盘管内循环工质会有气体存在,供液时制冷剂并不完全是液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1、该系统采用的制冷剂全部为环保制冷剂,其中R134a是目前广泛流行的中低温环保制冷剂,而二氧化碳作为纯天然制冷剂,臭氧层破坏潜能值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为1,有着优越的热力学性能。2、该系统二氧化碳部分加入了引射泵,利用引射泵代替了膨胀阀,能量完全来自系统内部高压制冷剂,通过引射泵达到了降压的目的。3、该系统二氧化碳部分为维持循环桶内温度,利用第二引射泵循环桶底部液态制冷引入循环桶盘管内蒸发吸热来维持桶内温度。4、蒸发器内液态制冷剂较干式蒸发的制冷效果好,且可以使库内温度均匀。综上,该制冷系统能够满足药品储存、肉类加工储存和冷冻食品储存等各类低温冷冻冷藏库和速冻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R134a气液分离器,2、R134a压缩机,3、R134a油分离器,4、冷凝器,5、R134a高压储液器,6、蒸发冷凝器,7、R744气液分离器,8、R744亚临界压缩机,9、R744油分离器,10、R744高压储液器,11、二氧化碳循环桶,12、蒸发盘管,13、第一引射泵,14、第二引射泵,15、膨胀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半满液式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包括采用R134a作为制冷剂的高温制冷部分和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低温制冷部分,所述的高温制冷部分和低温制冷部分通过板式蒸发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的高温制冷部分包括R134a气液分离器、R134a压缩机、R134a油分离器、冷凝器、R134a高压储液器;所述的R134a压缩机输出端与R134a油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134a油分离器的输气端与冷凝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冷凝器的输出端与R134a高压储液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134a高压储液器的输出端通过膨胀阀与蒸发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的蒸发冷凝器与R134a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134a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与R134a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接。R134a压缩机将工质压缩后,经过第一油分离器后进入冷凝器中冷凝,冷凝后的液体进入到第一高压储液器中,通过膨胀阀后喷发进入板式蒸发冷凝器中蒸发为二氧化碳的排气降温。所述的低温制冷部分包括R744气液分离器、R744亚临界压缩机、R744油分离器、R744高压储液器、二氧化碳循环桶、蒸发盘管和第一引射泵;所述的R744亚临界压缩机输出端与R744油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744油分离器的输气端与蒸发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的蒸发冷凝器与R744高压储液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744高压储液器的输出端相连接通过第一引射泵高压工质输入端与蒸发盘管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引射泵的低压工质输入端与二氧化碳循环桶的底部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蒸发盘管的输出端与二氧化碳循环桶的顶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744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与R744亚临界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接。二氧化碳亚临界压缩机将二氧化碳压缩后通过R744油分离器进入板式蒸发冷凝器中降温,降温后变为液态的二氧化碳制冷剂进入到第二高压储液器中。第一引射泵利用高压储液器中的高压液体引射二氧化碳循环桶中的低压液体进入蒸发盘管中蒸发制冷,蒸发后回到二氧化碳循环桶中。所述的低温制冷部分还设置有第二引射泵,所述的第二引射泵的高压工质输入端与R744油分离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引射泵低压工质输入端与二氧化碳循环桶的底部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引射泵的输出端与二氧化碳循环桶的顶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二氧化碳循环桶的顶部输出端与R744气液分离器相连接。第二引射泵利用R744亚临界压缩机的高压排气将二氧化碳循环桶底部的二氧化碳液体引入到二氧化碳循环桶顶部输入端后蒸发吸热为循环桶内部降温。所述的冷凝器是壳管式冷凝器或板式冷凝器。所述的引射泵和膨胀阀需要配合相应的电磁阀进行控制,所述电磁阀的选择和设置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选择和设置。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满液式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采用R134a作为制冷剂的高温制冷部分和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低温制冷部分,所述的高温制冷部分和低温制冷部分通过蒸发冷凝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满液式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其特征是:包括采用R134a作为制冷剂的高温制冷部分和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低温制冷部分,所述的高温制冷部分和低温制冷部分通过蒸发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的高温制冷部分包括R134a气液分离器、R134a压缩机、R134a油分离器、冷凝器、R134a高压储液器;所述的R134a压缩机输出端与R134a油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134a油分离器的输气端与冷凝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冷凝器的输出端与R134a高压储液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134a高压储液器的输出端通过膨胀阀与蒸发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的蒸发冷凝器与R134a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134a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与R134a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低温制冷部分包括R744气液分离器、R744亚临界压缩机、R744油分离器、R744高压储液器、二氧化碳循环桶、蒸发盘管和第一引射泵;所述的R744亚临界压缩机输出端与R744油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R744油分离器的输气端与蒸发冷凝器相连接,所述的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兴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大容冷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