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红米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124300 阅读:4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是要提供一种含有足够的可被用于以补硒为目的的量的富硒红米,这种富硒红米的制造方法,以及所获得的富硒红米在作为人类的补硒来源上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所含的硒为有机硒,硒在红米中的含量为10~55毫克/千克。是通过以亚硒酸钠溶液代水对红米进行育芽的手段,经过红米的生命运动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方法生产出来的。这种富硒红米可直接用于制造富硒食品或富硒饲料,以直接或间接供人类为补硒之目的食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富硒红米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富硒红米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属于将谷物加工成营养强化食物的技术。                         
技术介绍
硒(Selenium)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在人体中具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从而对人类的疾病防治和保健有很大的关系。硒具有清除机体内产生的过多的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是某些酶的重要组成成分,能有效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能消除机体内重金属的积累并解除重金属中毒;硒能预防和抑制肿瘤,有利于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还有其他许多防治和保健功能。红米中营养丰富且是谷类中含硒量较大的一种,可用来制造保健食品。但普通红米含硒量仅为70微克/千克左右,如果运用中国专利ZL93119462.8“一种生产富硒农作物产品的方法”在红米种植过程中施以硒肥,通过红米稻谷在生长过程中从硒肥中吸收硒元素而富集在谷粒中来获得富硒红米,经试验其含硒量也只在4毫克/千克以下。考虑食品的多样化和食品的口感及成本适宜等因素,这一含量尚不足以用于以补硒目的的富硒食品或富硒饲料的基料。至今,人们尚未考虑利用红米这种营养价值本来就较高的谷物来进一步提高其硒含量而增强其营养强化作用,并以这种提高了硒含量的红米来制造更丰富多彩的营养食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要提供一种含有足够的可被用于以补硒为目的的量的富硒红米,这种富硒红米的制造方法,以及所获得的富硒红米在作为人类的补硒来源上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其所含的硒为有机硒,硒在红米中的含量为10~55毫克/千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硒在红米中的经济适用的合理的含量为20~30毫克/千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是在稻谷收获后进行的,工艺-->为:第一步将红米稻谷去壳获得胚芽未受伤的红米,第二步将红米在亚硒酸钠溶液中浸泡,第三步培育萌芽,第四步洗涤干燥。通过红米粒吸收硒溶液后进行生命活动而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其中所使用的亚硒酸钠溶液的浓度是100~200毫克/升。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中,第二步将红米在亚硒酸钠溶液中浸泡这一工序中,在环境温度为28~30摄氏度时将红米在亚硒酸钠溶液中先浸泡一日,也就是24小时左右,沥水至红米潮干时再在同样条件下在亚硒酸钠溶液中浸泡半日,即12小时左右。这里所推荐的浸泡时间和次数只是效果较好的一种选择,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浸泡时间短一点,次数多一点也是可以达到目的的。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中,第三步培育萌芽这一工序中,是将浸泡完成的红米摊成薄层在环境温度为28~30摄氏度时每隔2~3小时用亚硒酸钠溶液喷淋一次,以红米萌发短芽为度。同样,这里所推荐的喷淋间隔时间也只是效果较好的一种选择,并非绝对。在此工序中,红米发芽不是目的而是衡量红米是否“活着”,即是否进行了生命活动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标志。如果在生产过程当中发现红米没有发芽,则说明红米“死亡”,红米所吸收的硒仍是无机硒,这批红米就不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获得的富硒红米。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二种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中,第四步洗涤干燥这一工序,其干燥温度为60摄氏度以下,干燥至含水率小于12~14%。洗涤的目的是以水冲洗去附着在红米外表的亚硒酸钠溶液,以保证所获得的富硒红米所含的硒是有机硒,有效地阻止无机硒被带入下一步富硒红米的利用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的用途,是直接以富硒红米作为谷物原料制作富硒食品和富硒饲料。富硒红米在原料中的比例按照考虑了富硒红米中硒的含量、这些含量会进入产物中的量以及根据人畜摄入硒的安全量和人畜对该种食物的正常进食量及其他因素所确定的产物中硒的设计含量来计算决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的用途,即将富硒红米作为发酵原料中谷物的一种与其他发酵原料一起发酵以生产酿造产品。酿造制品如酒、啤酒、-->酱油、醋和其他发酵型饮料等,将谷物和其他发酵原料经过酵母的作用发酵而制得的液态物质。发酵原料主要是谷物、水果或其他含糖的物质。其中原料中投入的富硒红米的重量按如下公式计算:T=(M×C1)/(C2×a),式中T为所需富硒红米重量,M为需生产的酿造制品的重量,C1为酿造制品中硒的设计含量,C2为富硒红米中的硒含量,a为硒在该产品发酵过程中的转化率。在计算中T和M的重量单位相同,C1和C2的含量单位相同,转化率是富硒红米中的硒经发酵后进入酿造制品的比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的用途,是将富硒红米作为制作糕点的原料,即将富硒红米作为糕点原料中谷物的一种与其他糕点原料一起配合制作糕点。糕点有饼干、糕、面包和其他用粮食加工而成的干的食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的用途,是富硒红米用作生产富硒饲料的原料之一。富硒饲料经动物食用后再生产富硒动物产物,如肉、蛋、乳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红米中的硒含量,下表为同一品种红米的普通红米(普通)、用种植过程中施以硒肥所得到的红米(施肥)和用硒溶液浸泡育芽所得到的红米(育芽)三种红米的含硒量。    品种  普通  施肥   育芽含硒量毫克/千克<0.075   <4   10~55经比较,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对普通红米中的硒含量的提高率在100~700多倍,对用种植过程中施以硒肥所得到的红米中的硒含量的提高率在2~10多倍。如果前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所得到的富硒红米中的含硒量可达到更高,当然过高的含硒量要影响红米在食品中的加入量。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是应用红米的生命过程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并富集在红米中而获得富硒红米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与用种植过程中施以硒肥这一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相比有节约硒源和硒源利用率高,生产过程和结果不受非人力因素影响等优势。与无机硒相比,富硒红米中所含的有机硒都是生理活性和吸收率较高而毒性较低的。因此,富硒红米在制造供人畜食用的补硒产品方面有非常广泛的用途,为人类又提供了一条安全、便捷摄入硒的途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仅以红米的萌芽作标志而非以谷物的芽为产物,所以富硒红米仍保留了红米的口感和质地,富硒红-->米不仅仅是一种有机硒的载体。另外,结合红米含有的天然红色素,以其为原料制造各种富硒红色食品,在市场上对消费者较有吸引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将收获的红米稻谷干燥后加工成糙红米,即胚芽未受伤的红米。取100千克糙红米浸泡在200升亚硒酸钠浓度为120毫克/升的硒溶液中,在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的室内保持20小时后捞起。沥水至红米粒潮干时再次浸入硒溶液中,在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的室内保持14小时后捞起,摊成5厘米厚的薄层。在同一室内每隔3小时用浓度为120毫克/升的硒溶液淋一次。14小时后红米粒已萌芽至2~3毫米,再用清水冲洗红米,使仍附在红米表面的硒溶液被冲洗干净。所得到的红米经用50摄氏度的空气干燥至含水率14%,含硒量为20.4毫克/千克。实施例2:将收获的红米稻谷干燥后加工成糙红米,即胚芽未受伤的红米。取100千克糙红米浸泡在200升亚硒酸钠浓度为190毫克/升的硒溶液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硒红米,其特征是所含的硒为有机硒,硒在红米中的含量为10~55毫克/千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红米,其特征是所含的硒为有机硒,硒在红米中的含量为10~55毫克/千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硒红米,其特征是硒在红米中的含量为20~30毫克/千克。3、一种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工序为:第一步将红米稻谷去壳获得胚芽未受伤的红米,第二步将红米在亚硒酸钠溶液中浸泡,第三步培育萌芽,第四步洗涤干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使用的亚硒酸钠溶液的浓度是100~200毫克/升。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在第二步将红米在亚硒酸钠溶液中浸泡这一工序中,在环境温度为28~30摄氏度时将红米在亚硒酸钠溶液中先浸泡一日,沥水至红米潮干时再在同样条件下在亚硒酸钠溶液中浸泡半曰。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富硒红米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在第三步培育萌芽这一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有根任如红周永国叶阿宝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