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轮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5943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轮悬架,所述轮悬架带有包括连杆的多连杆悬架装置(21),所述连杆铰接在车身结构——特别是车身结构的副车架(1)——上且铰接在轮毂托架(23)上,所述轮悬架带有用于主动底盘控制的转动致动器(27),所述转动致动器具有马达-传动装置单元(29),利用该马达-传动装置单元能将转矩经扭杆(31)传递到多连杆悬架装置(21)上作为调节力,其特征在于,多连杆悬架装置(21)的连杆(14、16)中的至少一个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向前或向后界定出一自由空间(39),所述转动致动器(27)的马达-传动装置单元(29)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该自由空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的轮悬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的轮悬架,特别是用于带有非转向轮的车桥的轮悬架。
技术介绍
在主动底盘控制系统中,车桥、特别是后桥的每个轮悬架分别具有转动致动器。利用车桥的两个转动致动器可以根据控制来补偿机动车或车辆的车辆竖向运动和/或俯仰运动和侧倾运动。从DE102009052877A1中已知此类的用于机动车的轮悬架,其中车身结构特别是车身结构侧的副车架,通过连杆与轮毂托架转动铰接。此外,设置有用于底盘控制的转动致动器,所述转动致动器具有马达-传动装置单元,以所述马达-传动装置单元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扭杆将转矩作为调节力传输到多连杆悬架装置上。转动致动器与其扭杆布置在车辆横向方向上。在扭杆横向布置在后桥前方时,由于结构空间原因必需降低机动车的油箱体积。在横向布置在后桥后方时,则与备胎槽产生结构空间冲突。此外,可构思在后桥上方的横向布置,但在此情况中明显使得车身中的高度尺寸链增大,因此相应地限制了承载地板或内部空间。而排气设备和/或万向轴包括减速器在后桥下方走向,这阻碍了转动致动器的横向布置。一般地,转动致动器的结构空间需求高的马达-传动装置单元导致在轮悬架中的空间布置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机动车的轮悬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轮悬架,所述轮悬架带有包括连杆的多连杆悬架装置(21),所述连杆铰接在车身结构——特别是车身结构的副车架(5)——上且铰接在轮毂托架(23)上,所述轮悬架带有用于主动底盘控制的转动致动器(27),所述转动致动器具有马达‑传动装置单元(29),利用该马达‑传动装置单元能将转矩经扭杆(31)传递到多连杆悬架装置(21)上作为调节力,其特征在于,多连杆悬架装置(21)的连杆(14、16)中的至少一个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向前或向后界定出一自由空间(39),所述转动致动器(27)的马达‑传动装置单元(29)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该自由空间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2.16 DE 102013002710.1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轮悬架,所述轮悬架带有包括连杆的多连杆悬架装置(21),所述连杆铰接在车身结构的副车架(5)上且铰接在轮毂托架(23)上,副车架(5)具有纵向承载件(7)和横向承载件(9),所述轮悬架带有用于主动底盘控制的转动致动器(27),所述转动致动器具有马达-传动装置单元(29),利用该马达-传动装置单元能将转矩经扭杆(31)传递到多连杆悬架装置(21)上作为调节力,其特征在于,多连杆悬架装置(21)的连杆(14、16)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向前并且向后界定出一自由空间(39),所述转动致动器(27)的马达-传动装置单元(29)部分地布置在该自由空间中,转动致动器(27)的马达-传动装置单元(29)包括与扭杆(31)同轴的变速器(45)并且还包括马达(47),马达与扭杆(31)错开一径向的轴线距离(r)并且利用中间传动装置(49)驱动变速器(45),马达-传动装置单元(29)的变速器(45)布置在其中一个纵向承载件(7)下方,转动致动器(27)的扭杆(31)与纵向承载件(7)的走向齐平地取向,马达-传动装置单元(29)的马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莫洛克R·戈尔德贝格A·辛德勒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