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变轨切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2863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9 0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变轨切换机构,属于切换机构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四组单组切换机构、固定轨道组和电气控制系统,单组切换机构中连接体的上端与固定轮相固连,连接体的下端与万向球的上端固连,万向球的球壳下端部设有滑动轮,滑动轮与旋转轨道相配合,旋转轨道与固定轨道组的轨道在同一平面上,且旋转轨道与固定轨道组的轨道相接合,旋转轨道固连在旋转轮上,旋转轮的下方设置有旋转侧臂,旋转侧臂与气缸的活塞杆固连,气缸驱动旋转侧臂转动,同时带动旋转轨道转动,实现车型切换。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切换速度快、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焊装车间综合使用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换机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轨道变轨切换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步将消费的目光转向汽车行业,同时选择汽车车型也成了人们考虑的问题。目前行业内,各汽车厂家也开始开发众多的车型,但开发新的车型时,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汽车多车型共线生产,怎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生产成本成了众多厂家研究的重大课题。在传统的多车型共线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中为了实现不同方向的滑移切换,我们往往会把轨道上下布置,即双层轨道布置,另外将滑移部分(台车)布置升降机构,依靠升降机构把台车顶起,使其达到变轨作用。这种机构比较繁琐、动作缓慢、成本较高、后期保养更换繁琐等。如何使类似切换机构简单化、切换过程速度化、成本降低、易维护、提高其综合使用效率,在实际应用中意义重大。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1320466852.0,申请日是2013年8月I日,本的名称为:轨道切换机构。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轨道切换机构,包括甲轨道、乙轨道、甲气缸、乙气缸及移动轨道,该甲轨道与该乙轨道平行间隔地并排设置,该移动轨道可在该甲轨道的前端与该乙轨道的前端之间往复移动,该甲气缸位于该移动轨道的与该甲轨道相对的另一侧上,该甲气缸与该甲轨道对齐,该乙气缸位于该移动轨道的与该乙轨道相对的另一侧上,该乙气缸与该乙轨道对齐。该移动轨道可在该甲轨道的前端与该乙轨道的前端之间往复移动,当该移动轨道与该甲轨道对齐时,该甲轨道上的移小车可以进入到该移动轨道上,之后,该移动轨道移动到与该乙轨道对齐,该乙气缸可将该移动轨道上的移动小车推入到该乙轨道上,从而使移动小车实现从该甲轨道自动切换到该乙轨道的目的。但该切换机构仅能完成两平行轨道之间的切换,且切换速度慢,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切换机构比较繁琐、动作缓慢、成本较高、后期保养更换繁琐等不足,提供一种轨道变轨切换机构。采用本的技术方案,切换速度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焊装车间综合使用效率高。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轨道变轨切换机构,它包括四组单组切换机构、固定轨道组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的单组切换机构位于两相邻固定轨道组的轨道相交处,所述的两相邻固定轨道组的轨道相互垂直;所述的单组切换机构包括万向支撑轮组、旋转轨道组和气缸驱动组,所述的万向支撑轮组包括固定轮、连接体、万向球和滑动轮,所述的旋转轨道组包括旋转轨道、旋转轮和旋转侧臂,所述的气缸驱动组包括气缸和气缸座;其中,所述的连接体上端与固定轮相固连,所述的连接体的下端与万向球的上端相固连,所述的万向球的球壳下端部设有滑动轮,所述的滑动轮与旋转轨道相配合,所述的旋转轨道与固定轨道组的轨道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的旋转轨道与固定轨道组的轨道相接合,所述的旋转轨道固连在旋转轮上,所述的旋转轮的下方设置有旋转侧臂,所述的旋转侧臂与气缸的活塞杆固连,所述的气缸固连在气缸座上,所述的气缸驱动旋转侧臂转动,同时带动旋转轨道转动。更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与轨道底座通过铰链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侧臂与气缸的活塞杆通过铰链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轨道与固定轨道组的轨道的配合处通过圆弧接合。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人机工程轨道变轨切换机构使用过程中气缸的活塞杆驱动旋转侧臂围绕的中心轴转动,从而使得旋转侧臂实现转动,此时也同时实现旋转轮上的旋转轨道转动,由于万向支撑轮组通过滑动轮卡合在旋转轨道上,也就实现了固定在万向支撑轮组上的滑移台车组的方向转换,从而最终实现车型切换。由于轨道变轨切换机构使用,使得待生产线车型切换时只需轨道变轨切换机构在同一平面内旋转90°,使其旋转轨道组中轨道与另垂直布置的固定轨道衔接并到位,再则滑移台车组通过牵引小车驱动,实现车型切换,此过程使整套生产线的作业高度整体降低,人工作业姿态更符合人机工程。2)新机构使生产线简单化,投入成本低轨道变轨切换机构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其又因整体高度低,生产线无需辅助设备(塌台或地坑),物流简单方便等使整个投资成本降低,另外新机构不需要将轨道布置双层,且不需将台车升起即可实现变轨作用,其使机构更简单化。3)焊装车间布局得到优化由于不用重复布置轨道等,使整个生产线空间布置缩小,多余出来的空间可做他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轨道变轨切换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单组切换机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1、固定轮;12、连接体;13、万向球;14、滑动轮;2、旋转轨道组;21、旋转轨道;22、旋转轮;23、旋转侧臂;3、气缸驱动组;31、气缸;32、气缸座;4、固定轨道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一种轨道变轨切换机构,它包括四组单组切换机构、固定轨道组4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的单组切换机构位于两相邻固定轨道组4的轨道相交处,所述的两相邻固定轨道组4的轨道相互垂直。本实施例中的单组切换机构包括万向支撑轮组、旋转轨道组2和气缸驱动组3,所述的万向支撑轮组包括固定轮11、连接体12、万向球13和滑动轮14,所述的旋转轨道组2包括旋转轨道21、旋转轮22和旋转侧臂23,所述的气缸驱动组3包括气缸31和气缸座32。其中,所述的连接体12上端与固定轮11相固连,所述的连接体12的下端与万向球13的上端固连,所述的万向球13的球壳下端部设有滑动轮14,所述的滑动轮14与旋转轨道21相配合,所述的旋转轨道21与固定轨道组4的轨道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的旋转轨道21与固定轨道组4的轨道的配合处通过圆弧接合,使得轨道配合处接合缝隙小,有利于滑移台车在轨道上更平稳的滑移,所述的旋转轨道21固连在旋转轮22上,所述的旋转轮22的下方设置有旋转侧臂23,所述的旋转侧臂23与气缸31的活塞杆铰链连接,所述的气缸31固连在气缸座32上,所述气缸31与轨道底座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的气缸31驱动旋转侧臂23转动,同时带动旋转轨道21转动。实施例中气缸31与轨道底座之间以及旋转侧臂23与气缸31的活塞杆之间均通过铰链连接,使得气缸31能够在平面内推动旋转侧臂23实现同一平面内旋转90°。气缸31的活塞杆驱动旋转侧臂23围绕的中心轴转动,从而使得旋转侧臂23实现转动,此时也同时实现旋转轮22上的旋转轨道21转动,由于万向支撑轮组通过滑动轮14卡合在旋转轨道21上,也就实现了固定在万向支撑轮组上的滑移台车组的方向转换,从而最终实现车型切换。本实施例中万向球13的设计使得滑动轮14随着旋转轨道21的转动一同转动,但固定轮11保持不转动,从而实现滑移台车组(滑移台车组安装于四个固定轮11的上方)的平稳转向。在生产线中此套切换机构可以实现平面内交叉轨道的四个方向的移动切换,其单个方向的移动可以作为上件和焊接的区分滑移线,即人机分离,确保安全可靠。整机构的定位可通过伺服牵引小车的定位来保证其上件和焊接以及到其他位置的精度,其位置精度为±0.5mm,足以满足焊装的生产设备的要求。以上示意性的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局限性,附图中的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其结构布局也不局限与此。所以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变轨切换机构,它包括四组单组切换机构、固定轨道组(4)和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组切换机构位于两相邻固定轨道组(4)的轨道相交处,所述的两相邻固定轨道组(4)的轨道相互垂直;所述的单组切换机构包括万向支撑轮组、旋转轨道组(2)和气缸驱动组(3),所述的万向支撑轮组包括固定轮(11)、连接体(12)、万向球(13)和滑动轮(14),所述的旋转轨道组(2)包括旋转轨道(21)、旋转轮(22)和旋转侧臂(23),所述的气缸驱动组(3)包括气缸(31)和气缸座(32);其中,所述的连接体(12)上端与固定轮(11)相固连,所述的连接体(12)的下端与万向球(13)的上端相连,所述的万向球(13)的球壳下端部设有滑动轮(14),所述的滑动轮(14)与旋转轨道(21)相配合,所述的旋转轨道(21)与固定轨道组(4)的轨道在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的旋转轨道(21)与固定轨道组(4)的轨道相接合,所述的旋转轨道(21)固连在旋转轮(22)上,所述的旋转轮(22)的下方设置有旋转侧臂(23),所述的旋转侧臂(23)与气缸(31)的活塞杆固连,所述的气缸(31)固连在气缸座(32)上,所述的气缸(31)驱动旋转侧臂(23)转动,同时带动旋转轨道(2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子进刘会丙后世华戴荣杰刘泽军叶朝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