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泥水盾构砂地层掘进用泥浆及其配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3908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水盾构砂地层掘进用泥浆,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废弃泥浆1000-1250重量份、清水0-300重量份、膨润土0-50重量份及增粘剂0.5-3重量份;配制方法为:在盾构前期穿越黏土地层时,将产生的废弃泥浆搬运存放于调浆池附近,当泥水盾构掘进到粉细砂或者砾砂地层时,将废弃泥浆泵入调浆池进行调节,通过向其中添加清水、膨润土及增粘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调节出满足泥水盾构砂地层掘进用泥浆质量指标要求的产品。与现有制浆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废弃泥浆,能够有效节约资源、成本,减小环境污染,并且能够调制出满足密度、粘度、离析率、物理化学稳定性等要求的优质泥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水盾构砂地层掘进用泥浆及其配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泥水盾构砂地层掘进用泥浆及其配制方法,采用废弃泥浆配制泥水盾构砂地层掘进用泥浆;适用于穿越江河等泥水盾构隧道工程。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泥水盾构隧道技术已成为我国重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泥水盾构始发井及早期掘进施工将会产生大量废弃泥浆,工程中一般使用槽罐车对废弃泥浆进行外运处理,这样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运输过程中还可能因漏洒而影响市容,而且废弃泥浆的后续处理也十分困难。而过江河及海底隧道在中期施工过程中往往穿越长距离砂地层,需要消耗大量泥浆用于盾构掘进,这些泥浆一般在专门的制浆池通过膨润土、增粘剂和清水进行配置,需要耗费大量制浆材料。由于前后掘进的地质条件的差异与掘进顺序的上的时间差,使得盾构前期穿越粘土地层时产生的大量高粘粒含量的废浆具有了再利用的可行性。但是,目前行业内还没有这类技术方案,亟需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水盾构砂地层掘进用泥浆及其配制方法,充分利用了盾构前期穿越黏土地层时产生的大量废弃泥浆。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水盾构砂地层掘进用泥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废弃泥浆1000‑1250重量份、清水0‑300重量份、膨润土0‑50重量份及增粘剂0.5‑3重量份,所述废弃泥浆为盾构前期穿越黏土地层时产生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水盾构砂地层掘进用泥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废弃泥浆1000-1250重量份、清水0-300重量份、膨润土0-50重量份及增粘剂0.5-3重量份,所述废弃泥浆为盾构前期穿越黏土地层时产生的;所述废弃泥浆的粘粒含量为20%-50%,密度为1.10g/cm3-1.45g/cm3,苏式漏斗粘度为20s-75s;该掘进用泥浆的粘粒含量为20%-35%,密度为1.15g/cm3-1.25g/cm3,苏式漏斗粘度为25-35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盾构砂地层掘进用泥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凡路张亚洲张宁陈喜坤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