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景俊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下脚料生产海鲜调味料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40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利用下脚料生产海鲜调味料的工艺。其工艺特征是①采用新鲜的水产海鲜加工品的下脚料,作净化处理;②将干净的下脚料投入反应釜中,在具有适量水分的情况下,加热至10~80℃,pH值在3~9;③加入0.1~0.5%的蛋白酶,搅拌1~3小时使之水解,温度控制在80℃以下;④将水解液瞬时加热至沸点后冷却至常温,过滤除去残渣;⑤将滤液的pH值调整在5~7,加入0.1~0.5%的风味酶,搅拌0.5~1小时使之酶解。⑥酶解液经干燥工序制得海鲜调味料的粉剂成品。成品可作为家庭厨房的调味必需品,也可用作饼干、方便面、粉类加工品或酱类加工品等多种食品的添加剂。本工艺简单、耗时少、成本低、得率高、成品营养价值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下脚料生产海鲜调味料的工艺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海鲜调味料的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从新鲜或冰冻的海鱼、贝类、虾类加工食品后用其下脚料(鱼头、鱼骨、鱼内脏或贝类加工后的渍水或虾头、虾壳等)生产海鲜调味料的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衣、食、住、行的品味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食”更注重原汁原味。目前普遍使用的食品调味料中,用水产品作原料的海鲜调味料由于具有天然、保健、营养、风味多等特点,尤其是具有天然浓郁的海鲜风味,同时海鲜调味料因其富含氨基酸类、蛋白质、脂肪和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许多功能性物质,如:牛磺酸、核苷酸关联物等,从而倍受人们青睐,因此大力发展海鲜调味料将是调味品工业的一个方向。目前国内外用于海鲜调味品生产的主要原料都是采用去骨、去头、去内脏的纯鲜鱼、贝、虾、蟹肉等优质高蛋白水产类,其制作工艺普遍使用抽出法、盐酸法、自然发酵法等方法。其中抽出法制得的海鲜调味品具有鲜鱼、贝、虾类本身独有的原汁原味,但原料要求及成本较高、得率低;盐酸法制得的海鲜调味品保鲜时间短,脂肪酸容易氧化,工艺过程需加氢氧化钠,导致氯化钠增加;自然发酵法则是利用鱼、贝、虾原料经腌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下脚料生产海鲜调味料的工艺,其特征是其工艺步骤如下:①、采用新鲜的水产海鲜加工品的下脚料,对所述下脚料进行净化处理;②、将干净的所述下脚料投入反应釜中,在具有适量水分的情况下,加热至10~80℃,调整PH值在3~9;③、 加入0.1~0.5%重量比的蛋白酶,搅拌1~3小时使之水解,温度控制在80℃以下;④、将水解液瞬时加热至沸点,达到灭酶后冷却至常温,过滤除去残渣;⑤、将滤液的PH值调整在5~7,加入0.1~0.5%重量比的风味酶,搅拌0.5~1小时 使之酶解。⑥、酶解液经干燥工序制得海鲜调味料的粉剂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下脚料生产海鲜调味料的工艺,其特征是其工艺步骤如下:①、采用新鲜的水产海鲜加工品的下脚料,对所述下脚料进行净化处理;②、将干净的所述下脚料投入反应釜中,在具有适量水分的情况下,加热至10~80℃,调整PH值在3~9;③、加入0.1~0.5%重量比的蛋白酶,搅拌1~3小时使之水解,温度控制在80℃以下;④、将水解液瞬时加热至沸点,达到灭酶后冷却至常温,过滤除去残渣;⑤、将滤液的PH值调整在5~7,加入0.1~0.5%重量比的风味酶,搅拌0.5~1小时使之酶解。⑥、酶解液经干燥工序制得海鲜调味料的粉剂成品。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第②步的具有适量水分的情况,对下脚料为固体物料,则加入重量比10~30%的水,对下脚料为液体物料,则不再加水。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第②步的加热温度为55~60℃。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第②步的进行过程,对于下脚料为固体物料的,采用了搅拌。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是第③步的蛋白酶采用木瓜蛋白酶。6、按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景俊曾绵勤
申请(专利权)人:黄景俊曾绵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