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树脂层压容器及其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203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中间内层由至少一层气障性树脂形成的多层预型件按对应于最终成形品形状的所定形状作注射成形,将主体部分加热到可吹塑成形的温度后由一次吹塑成形金属模(12)作双轴拉伸吹塑成形为一次中间成形品(5),再使后者强制热收缩变形为二次中间成形品(6),进而将此二次中间成形品(6)由二次吹塑成形金属模(13)作二次吹塑成形,对最终成形品作双轴拉伸成形,通过热固化给予PET树脂的热历史而产生高结晶度,补足气障性而确保所定的气障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详细地说,是在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体的热塑性聚酯组成的双轴定向容器中,对此聚酯树脂层再层压上富有气障性的透明薄膜层,赋予其气障性的。
技术介绍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以下,称为PET树脂)为代表的热塑性聚酯树脂具有稳定的物性、无公害性、优良的透明性以及高的机械强度等性质,因而已在各个方面广泛用作构成双轴拉伸吹塑成形的瓶子和其他形状的中空容器。特别是这类容器不含增塑剂与稳定剂等添加物,因而对人体无害而且卫生,于是作为医疗与食品用的容器极其有用而受到重视。PET的树脂制的容器虽然具有这么多的优越特性,但特别是当容器的内盛物为对于气障性有高度要求的食品时,收容这种食品的容器即便是PET的树脂制的容器,由于对空气中的氧的气障性不足,仍存在有使内盛物的风味损坏或变质等不足之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考虑过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层外侧层压上气障性优越且性质不同的树脂等来形成多层式预型件,对此预型件进行吹塑成形,经双轴拉伸而形成多层式容器的方法。但当层压性质相异的树脂层来形成多层式预型件时,通过既有那种逐次注射法而层压成形的预型件,在其内层与外层之间则会发生结晶化与乳化现象等,由于此预型件的吹塑成形性变差和树脂层之间界面的接附性能降低,制得的中空容器就不会成为受欢迎的制品。于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在PET的树脂之上同时层压上其他树脂而形成多层式预型件,如特开昭57-128516号公报与特开平2-258310号公报等所述,将PET树脂注射到成形模具内,并立即对气障性优越的含间二甲苯基的聚酰胺树脂等各种尼龙树脂(例如MXD-6尼龙树脂)进行注射成形,于同一成形模具内成形出内外层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而中间层为尼龙树脂形成的三层结构式预型件,对此预型件进行吹塑成形而形成多层容器,所专利技术的这种方法已是周知的。但气障性优越的MXD-6尼龙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共聚合成的树脂等机械性能显著降低,且透明性变差而只能取薄层形式才能确保其透明性,在这样的制约下,纵使是将这种多层式预型件吹塑成形,但制得的中空容器的气障性容易成为不充分的。而在机构性能差但气障性优越的树脂层中又会产生破裂。另一方面,业已指出在上述三层结构中存在着这样的缺点气障性树脂层难以薄层化,而通过热塑性聚酯树脂层为气障性树脂层遮断的气体随着时间的经过会残留于热塑性聚酯树脂与气障性树脂之间,而引起分层,于是在特开昭60-240409号公报与特公平5-79494号公报中提出,在成形预型件之际,通过将PET树脂、MX尼龙树脂、再是PET树脂依序注射到同一成形模内成形,形成为内外层与中心层为PET树脂,而在此外层与内层和内层与中心层之间均为MD尼龙树脂层这样交互重叠的5层结构的多层容器。具体地说。但是上述3层与5层结构中任一种多层式预型件都是采用通常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形机,在能够拉伸的湿度范围内加热后,于吹塑金属模具内膨胀拉伸成为双轴定向的容器的,前述的三层结构中气障层的破裂即使是在5层结构中也是不能防止的,由于这样的现象就不能获得全面的可靠性,实际上也就无法完全实用化。鉴于上述情形,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这种容器是在多层结构的热塑性聚酯树脂层中内设有气障透明薄膜层的双轴定向容器中,赋予容器壁以气障性来补足该气障透明薄层的不充分的可靠性,由此来确保预定的气障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聚酯树脂层压容器是口颈部为聚酯树脂的单层结构,除口颈部外的体部与底部则是聚酯树脂与气障性树脂至少两种热塑性合成树脂组成的3层以上多层结构的吹塑成形的中空容器,口颈部经过乳化处理,除口颈部外包含有底部的薄壁体部,它的最内层与最外层部是由聚酯树脂形成,而其中间内层部则具有至少一层透明的薄的气障性树脂层。或者是,使口颈部以及体部与底部为聚酯树脂与气障性树脂的至少两种热塑性合成树脂组成的三层以上多层结构的,而气障性树脂层则伸延设置到口颈部上端附近的吹塑成形中空容器,其中口颈部经过乳化处理,口颈部以及包含底部的薄壁体部其最内与最外层部是由聚酯树脂层形成,而其中间内层部则具有至少一层透明的薄的气障性的树脂层。本专利技术的聚酯树脂层压容器的成形方法是以聚酯树脂单层形成口颈部,除口颈部外包含体部与底部的主体部分的最内与最外层由聚酯层形成,同时使中间内层由至少一层的气障性树脂形成,将这样形成的多层式预型件预注射成形为对应于最终成形件形状的预定定形状,在只对该初型件的口颈部作乳化处理后,将主体部分加热到能进行吹塑成形的温度,然后由一次吹塑成形金属模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形而成为一次中间成形品,在从该一次吹塑金属模中释出的状态下加热此一次中间成形件,使强制热收缩变形成二次中间成形件,将该收缩变形成的二次中间成形品通过二次吹塑成形金属模再进行二次吹塑成形,经双轴拉伸成形为最终成形品。或者,使口颈部以及包含体部与底部的主体部分由聚酯树脂层形成其最内与最外层的同时,由至少一层气障层形成其中间内层,将这样形成的多层式预型件预注射成形为对应于最终成形件形状的预定形状,在只对该预型件的口颈部作乳化处理后,将主位部分加热到能进行吹塑成形的温度,再由一次吹塑成形金属模进行双轴拉伸吹塑成形而成为一次中间形成品,在从该一次金属模中释出的状态下加热此一次中间成形品,使强制热收缩变形成二次中间成形品,将该收缩变形成的二次中间成形品通过二次吹塑成形金属模再进行二次吹塑成形,经双轴拉伸成形为最终成形品。为了确保多层预型件的中间层,透明性而包含了薄的在机械物理性能中气障性差的树脂层的层压容器,通过上述两个附段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形,使PET树脂的结晶度提高,就能给予其较高的气障性。另一方面,在上述两个阶段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形之际由于进行了热处理,从而使容器也具备有耐热性。附图说明图1a与1b是示明多层预型件的注射成形作业状态的纵剖面图。图2a与2b是示明本专利技术所用3层结构的预型件的纵剖面图。图3a~3c是本专利技术的层压中空容器的吹塑成形工艺图。图4a与4b是示明据本专利技术成形的层压中空容器的部分剖面图。图5a与5b是示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5层结构的预型件的纵剖面图。实施专利技术的最佳形式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层容器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形法直至专利技术完成的实施例。实施例1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形法来形成多层容器时,首先如图1a、1b所示,将用于形成最内层与外层的PET树脂供给于注射成形机A,而把用于形成中间内层的气障层的MXD-6尼龙树脂供给于注射成形机B,经熔融、混匀后,在由注射成形机A将熔融的PET树脂注射到注射成形金属模11内,稍后即由注射成形机B将MXD-6的尼龙按预定量注射,然后在中途停止从注射成形机B注射MXD-6尼龙树脂,由此,在由PET树脂形成内外层1、1的同时,由MXD-6尼龙树脂形成中间层2,成形为与最终成形品形状相对应的预定形状的如图2a、2b所示的3层结构的预型件P。图1b与图2b例示3中间层2延展设置到口颈部上端附近而使口颈部也具有气障性的情形。这样成形的层压式预型件P最好限于把成为最终成形品的壳体等口部的预型件的口颈部加热到不使其热变形的结晶温度,通过使其结晶化而进行乳化处理。随后将只是对口颈部3作了乳化处理的上述预型件P加热到接近热结晶化温度的能吹塑成形的温度(90~180℃),之后如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酯树脂层压容器,其特征在于,它是以其口颈部为聚酯树脂的单层结构,而口颈部以外的体部与底部为由聚酯树脂与气障性树脂的至少两种热塑性合成树脂组成的3层以上多层结构的吹塑成形的中空容器,它的除口颈部外包含底部的薄壁体部中最内与最外层部分是由聚酯树脂形成,而其中间内层部分则具有至少一层气障性树脂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显穗铃木正人上杉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