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电容器用掺混纳米钛酸钡的聚丙烯基复合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1553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2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介电薄膜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电容器用掺混纳米钛酸钡的聚丙烯基复合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以厚度≤5μm聚丙烯薄膜为基膜,并在基膜表面涂布厚度≤5μm的掺混纳米钛酸钡的纳米结晶纤维素/聚偏氟乙烯复合涂层制成,这种复合涂层由掺混了纳米钛酸钡的纳米结晶纤维素/聚偏氯乙烯复合涂层液干燥得到,干燥后所得涂层力学性能优良,轻质坚韧,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较低的介电损耗,膜层致密平整,对热稳定,充分的结合了有机/无机介电材料的优点,且生产制备过程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可用于生产小型化和大容量化的膜电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电薄膜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薄膜电容器又称塑料薄膜电容器,是以塑料薄膜作为电介质的一类电容器,在所有的薄膜电容器中,聚丙烯电容器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实际使用中应用最为广泛。随着行业的发展,电子产品对电容器轻量化、高容量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聚丙烯薄膜的介电常数偏低,难以制作高性能的电容器,制约着聚丙烯电容器的应用。目前常见的用于提高聚丙烯薄膜介电常数的方法主要是在聚丙烯中填充高介电常数的有机或者无机化合物,有机介电材料柔韧性好,易加工成型等优点,但却存在不耐高温、稳定性较差等缺点,而无机介电材料的缺陷在于薄膜加工性能较差,且介电损耗增大。因此,研发一类同时具备无机/有机介电材料优点的复合介电材料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拓宽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的一个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膜电容器用掺混纳米钛酸钡的聚丙烯基复合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该介电薄膜以厚度< 5 μ m聚丙烯薄膜为基膜,并在基膜表面涂布厚度< 5 μ m的复合涂层,所述的复合涂层由以下重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膜电容器用掺混纳米钛酸钡的聚丙烯基复合介电薄膜,其特征在于,该介电薄膜以厚度≤5μm聚丙烯薄膜为基膜,并在基膜表面涂布厚度≤5μm的复合涂层,所述的复合涂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配制而成:纳米钛酸钡3‑5、醇醚类溶剂10‑12、聚醚改性硅油0.1‑0.2、聚乙烯吡咯烷酮1‑2、N,N‑二甲基乙酰胺20‑25、聚乙二醇400 0.3‑0.5、纳米结晶纤维素2‑3、聚偏氯乙烯10‑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彬唐发根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市胜达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