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东秀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发热的药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0673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发热的药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技术领域。所述药片包括以下原料:淀粉、石膏、冰糖、蜂蜜、硬脂酸镁、中药制剂,所述药片是经过粗品制取、烘干、灭菌等步骤制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了多种中药功效,可以起到抗菌消炎、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等作用,经对156例头痛患者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96.79%,该药物疗效显著、起效快、无副作用,临床可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备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发热是由于人体产热过多和散热不足引起的体温高于正常的症状。引起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最常见的是微生物感染所致,非感染性的一些疾病如肿瘤、甲亢、风湿免疫性疾病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会有发热。中医传统上把发热按照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分类,外感病有邪,内伤多虚,而常兼气滞、血瘀、痰饮、水湿为患,随其偏重,各安其治。发热不但给众多的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严重地影响着该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因此,很有必要研发一种用于治疗发热疗效显著、起效快、无副作用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以解决治疗发热疗效差、起效慢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综合了多种中药功效,可以起到抗菌消炎、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等作用,该药片疗效显著、起效快、无副作用,临床可以推广应用。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治疗发热的药片,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淀粉400-1600份、石膏100-600份、冰糖100-300份、蜂蜜100-300份、硬脂酸镁100-300份、中药制剂100-400份,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白芍8-32份、当归8-32份、葛根8-32份、牛蒡子8_32份、黄连8-32份、陈皮6-24份、茯苓6-24份、蒲公英6_24份、赤芍6_24份、石菖蒲6_24份、柴胡4-16份、荆芥4-16份、桂枝4-16份、知母4_16份、金银花4_16份、鱼腥草2_8份、益母草2-8份、甘草2-8份、苏叶2-8份、艾草2-8份。优选地,所述的治疗发热的药片,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淀粉600-1400份、石膏200-500份、冰糖150-250份、蜂蜜150-250份、硬脂酸镁150-250份、中药制剂150-350份,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白芍12-28份、当归12-28份、葛根12-28份、牛蒡子12-28份、黄连12-28份、陈皮9_21份、茯苓9_21份、蒲公英9_21份、赤芍9_21份、石菖蒲9-21份、柴胡6-14份、荆芥6-14份、桂枝6_14份、知母6_14份、金银花6_14份、鱼腥草3-7份、益母草3-7份、甘草3-7份、苏叶3-7份、艾草3-7份。优选地,所述的治疗发热的药片,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淀粉1000份、石膏350份、冰糖200份、蜂蜜200份、硬脂酸镁200份、中药制剂250份,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白芍20份、当归20份、葛根20份、牛蒡子20份、黄连20份、陈皮15份、茯苓15份、蒲公英15份、赤芍15份、石菖蒲15份、柴胡10份、荆芥10份、桂枝10份、知母10份、金银花10份、鱼腥草5份、益母草5份、甘草5份、苏叶5份、艾草5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发热的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粗品制取:把淀粉、石膏、冰糖、蜂蜜、硬脂酸镁、中药制剂混合,加入200-1000份水并搅拌后制成片状,制得治疗发热的药片粗品;S2、烘干、灭菌:把步骤SI制得的治疗发热的药片粗品烘干、灭菌后,制得治疗发热的药片。优选地,步骤S2中烘干的温度为80_100°C,烘干至含水量< 6%,灭菌的压力为210-230KPa,灭菌的温度为134_136°C,灭菌的时间为6_8min。优选地,步骤SI中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ll:将白芍、当归、葛根、牛蒡子、黄连、陈皮、茯苓、蒲公英、赤芍、石菖蒲、柴胡、荆芥、桂枝、知母、金银花、鱼腥草、益母草、甘草、苏叶、艾草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下提取,得到药液,提取的条件为:料液比为1:8-16,超声波功率为120-180W,乙醇浓度为50% -80%,提取温度为40-70 °C,提取时间为30-90min ;S12:将步骤Sll得到的药液过滤、浓缩成膏状物;S13:将步骤S12的膏状物烘干、粉碎、过筛、灭菌,制得所述中药制剂。优选地,步骤S12中膏状物的含水量为40% -50%。优选地,步骤S13中烘干的条件是:在90-105°C下烘干至含水量< 6%。优选地,步骤S13中过筛的条件是:过200-400目的筛子。优选地,步骤S13中灭菌的条件是:温度为134-136°C,压力为210-230KPa,时间为4_6min0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药理如下:白芍具有平抑肝阳,养血收阴等功效,可治头痛、眩晕、发热等症状。当归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发热、痿痹等病症。葛根具有解肌退热、发表透诊、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可治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温病口渴、消渴病等症状。牛蒡子具有祛风热、消肿毒等功效,可治风毒面肿、头晕、发热、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等症状。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可治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发热等症状。陈皮具有通气的健脾、燥湿化痰、解腻留香、降逆止呕等功效,可治咳嗽发热、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等症状。茯苓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等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发热、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状。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利胆等功效,可治肝热目赤肿痛、化脓性疾病等症状。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等功效,可治头痛、月经不调、发热、自汗盗汗、目赤肿痛、腹痛、胁痛等病症。石菖蒲具有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等功效,可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耳鸣、耳聋、脘腹胀痛、噤口痢、风湿痹痛、发热、跌打损伤等病症。柴胡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等功效,可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等病症。荆芥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止血等功效,可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等病症。桂枝具有散寒解表、助心阳和、温化水饮等功效,可治风寒感冒、调和营卫、解肌止汗等症状。知母具有清热降火,滋阴润燥等功效,可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等症状。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等功效,主治红肿热痛、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暑热烦渴、咽喉肿痛等症状。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可治感冒、发热、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等症状。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可治发热、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等症状。甘草具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抗癌等功效,可治感冒、发烧、头痛、咳嗽、心悸等症状。苏叶具有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等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烧、咳嗽、胸腹胀满等症状。艾草具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功效,可治发热、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等症状。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是综合了白芍、当归、葛根、牛蒡子、黄连、陈皮、茯苓、蒲公英、赤芍、石菖蒲、柴胡、荆芥、桂枝、知母、金银花、鱼腥草、益母草、甘草、苏叶、艾草多种中药功效,可以起到抗菌消炎、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等作用,经对156例头痛患者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96.79%,该药物疗效显著、起效快、无副作用,临床可以推广应用;(2)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发热的药片,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淀粉400‑1600份、石膏100‑600份、冰糖100‑300份、蜂蜜100‑300份、硬脂酸镁100‑300份、中药制剂100‑400份,所述中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白芍8‑32份、当归8‑32份、葛根8‑32份、牛蒡子8‑32份、黄连8‑32份、陈皮6‑24份、茯苓6‑24份、蒲公英6‑24份、赤芍6‑24份、石菖蒲6‑24份、柴胡4‑16份、荆芥4‑16份、桂枝4‑16份、知母4‑16份、金银花4‑16份、鱼腥草2‑8份、益母草2‑8份、甘草2‑8份、苏叶2‑8份、艾草2‑8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东秀
申请(专利权)人:石东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