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的配制方法,特别涉及配合中医割治疗法使用的外用药物。
技术介绍
割治疗法,包括挑治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民间流传甚久,甚广。近年发展迅速的小针刀疗法包含了割治疗法和针灸疗法的特点,也可以归入割治疗法的范畴。割治疗法的适应症广泛,其疗效被学界所肯定,但对若干病种疗效并不理想。为提高割治疗法的治疗效果,多有从治疗选穴、刀割手法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尚未见配合使用外用药物,以提高割治疗法疗效的报道。小儿发热是割治疗法的适应症之一,但未见配合外用药物涂布刀割创口,以提高疗效的报道。现代医学对小儿发热的规范性治疗方法,是在查明(或进行分析判断)人体受感染的微生物的种类后,再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对抗之。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一,存在多种弊端。应用解热镇痛药是常用的对症治疗措施,可以暂时缓解病人因发热造成的痛苦,但与疾病的痊愈或好转并非一回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割治疗法使用的外用药物,它可以提高割治疗法的疗效,特别适用于小儿发热的治疗。本专利技术药物以中药材制作。所选用的药效原料及其重量份配比为,天竺黄150~250份、雄黄8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合中医割治疗法使用的外用药物,特别适用于对小儿发热的治疗,其特征在于,制成它的药效原料及其重量份配比为,天竺黄150~250、雄黄80~120、全蝎10~14、牙硝8~12、麝香0.8~1.2、龙脑1.3~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中医割治疗法使用的外用药物,特别适用于对小儿发热的治疗,其特征在于,制成它的药效原料及其重量份配比为,天竺黄150~250、雄黄80~120、全蝎10~14、牙硝8~12、麝香0.8~1.2、龙脑1.3~1.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