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921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包括一第一固定元件、一第二固定元件、一第一侧缓冲元件以及一第二侧缓冲元件。第一固定元件包括一第一板,呈矩形。第二固定元件包括一第二板,呈矩形,并与第一固定元件相对。第一侧缓冲元件固定于第一固定元件以及第二固定元件的一侧,第一侧缓冲元件具有多个第一分隔片。第二侧缓冲元件固定于第一固定元件以及第二固定元件的相对于第一侧缓冲元件的另一侧,第二侧缓冲元件具有多个第二分隔片,第二分隔片与第一分隔片相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缓冲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面板模块包装的包装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参照图1a,其显示现有的包装结构1的内部构造,其具有缓冲元件2、缓冲元件3以及盖板6。缓冲元件2以及缓冲元件3的中央部分分别设有插置部4以及插置部5,插置部4与插置部5彼此相对,而面板或玻璃即插设于插置部4与插置部5之间。缓冲元件2以及缓冲元件3的两侧并分别设有缓冲部7以及缓冲部8,用以吸收冲击力。而盖板6是在面板或玻璃插设于插置部4与插置部5之间后,置于缓冲元件2以及缓冲元件3(特别是插置部4以及插置部5)之上。然而,参照图1b,在包装结构1的搬运过程中,包装结构1可能会承受施加于包装结构1上方边缘部分的外力F1,或是施加于包装结构1中间边缘部分的外力F2。再搭配参照图1a,由于盖板6仅简单的置放于插置部4以及插置部5的上方,并未与插置部4以及插置部5相嵌合,结构强度较弱,因此,现有的包装结构1对于施加于包装结构1上方边缘部分的外力F1具有较低的缓冲/抵抗能力。此外,现有的包装结构1主要利用缓冲部7以及缓冲部8提供缓冲的效果,以吸收外力(例如,施加于包装结构1中间边缘部分的外力F2)。由于缓冲的功能大部分均由缓冲部7以及缓冲部8所提供,因此缓冲部7以及缓冲部8的厚度d1较厚,增加了整体包装结构1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即为了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包装缓冲结构,用以包装至少一面板,包括一第一固定元件、一第二固定元件、一第一侧缓冲元件以及一第二侧缓冲元件。第一固定元件包括一第一板,呈矩形。第二固定元件包括一第二板,呈矩形,并与第一固定元件相对。第一侧缓冲元件固定于第一固定元件以及第二固定元件的一侧,第一侧缓冲元件具有多个第一分隔片。第二侧缓冲元件固定于第一固定元件以及第二固定元件的相对于第一侧缓冲元件的另一侧,第二侧缓冲元件具有多个第二分隔片,第二分隔片与第一分隔片相对。其中,面板沿一插入方向插置于第一分隔片以及第二分隔片所形成的沟槽当中,插入方向垂直于第一板的一第一板面。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缓冲结构,可吸收并缓冲施加于箱体(包装)的各侧面以及各侧边的外力,为收纳于其中的面板或是其它易碎品提供良好的缓冲保护。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缓冲结构的组成元件较轻薄,因此占据的空间较小。附图说明图1a为现有的包装结构示意图;图1b为现有包装结构的受力情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缓冲结构的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缓冲结构的组装方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缓冲结构的组合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2,其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缓冲结构100的分解图,其包括一第一固定件110、一第二固定件120、一第一侧缓冲元件130以及一第二侧缓冲元件140。第一固定件110包括一第一板111以及第一固定件缓冲部113。第一板111大致上呈矩形,其具有一上表面(第一板面)以及多个第一开口112,该各第一开口112沿一第一方向x排列并分别靠近于该第一板111的两个侧边。第一固定件缓冲部113,呈长条状,沿一第二方向y延伸,设于第一板111的侧边,并具有一宽度d2,用于吸收冲击力。第一方向x垂直于第二方向y。第二固定件120包括一第二板121以及第二固定件缓冲部123。第二板121大致上呈矩形,其具有一下表面(第二板面)以及多个第二开口122,该各第二开口122沿第一方向x排列并分别靠近于该第二板121的两个侧边。第二固定件缓冲部123,呈长条状,沿第二方向y延伸,设于第二板121的侧边,并具有宽度d2,用于吸收冲击力。第一侧缓冲元件130具有第一分隔片131以及第一肋片132、133。每一第一分隔片131的两端形成有第一凸状部135,通过将第一分隔片131两端的第一凸状部135插入第一开口112以及第二开口122之中,可使第一侧缓冲元件130卡合固定于第一固定件110以及第二固定件120的侧边。该各第一分隔片131彼此平行,并朝一第三方向z延伸。同时,该各第一分隔片131彼此间隔排列,因此,第一分隔片131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一沟槽134,第一沟槽134也沿第三方向z延伸。第三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第一肋片132以及133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与第一分隔片131相嵌合。第一肋片132呈平板状,第一肋片133的截面呈ㄈ字形。第一肋片132以及133的两端分别突出于两侧的第一分隔片131,其突出一突出距离d3,突出距离d3约略等于第一固定件缓冲部113以及第二固定件缓冲部123的宽度d2,此突出设计可以缓冲包装缓冲结构100的侧面所承受的外力。第二侧缓冲元件140具有第二分隔片141以及第二肋片142、143。每一第二分隔片141的两端形成有第二凸状部145,通过将第二分隔片141两端的第二凸状部145插入第一开口112以及第二开口122之中,可使第二侧缓冲元件140卡合固定于第一固定件110以及第二固定件120的侧边。该各第二分隔片141彼此平行,并朝第三方向z延伸。同时,该各第二分隔片141彼此间隔排列,因此,第二分隔片141之间形成有多个第二沟槽144,第二沟槽144也沿第三方向z延伸。第二肋片142以及143沿第一方向x延伸,并与第二分隔片141相嵌合。第二肋片142呈平板状,第二肋片143的截面呈ㄈ字形。第二肋片142以及143的两端分别突出于两侧的第二分隔片141,其突出一突出距离d3,突出距离d3约略等于第一固定件缓冲部113以及第二固定件缓冲部123的宽度d2,此突出设计可以缓冲包装缓冲结构100的侧面所承受的外力。参照图3,当组装时,先将第一侧缓冲元件130以及第二侧缓冲元件140固定于第一固定件110之上,并置入箱体7之中,接着,将面板6沿一插入方向(-z方向)插入该第一沟槽134以及第二沟槽144之间。该插入方向垂直于该第一板110的该第一板面。最后,组装第二固定件120,将第二固定件120连接于第一侧缓冲元件130以及第二侧缓冲元件140之上,如此即可完成组装。参照图4,其显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缓冲结构100组装之后的情形,在此为方便说明,未显示第3图中的箱体7以及面板6。由于第一侧缓冲元件130以及第二侧缓冲元件140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件110以及第二固定件120之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缓冲结构100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当此包装缓冲结构100的上部边缘承受一外力F1时,此外力F1会直接由第二固定件缓冲部123、第一凸状部135、第二凸状部145以及第一开口112周围的材料所吸收。因此对于外力F1,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缓冲结构100提供了较良好的缓冲/抵抗能力。同时,缓冲的效果由第一固定件缓冲部、第二固定件缓冲部、第一肋片以及第二肋片等元件共同提供,因此可减小缓冲材料的尺寸(例如,宽度d2或是突出距离d3),而缩小包装缓冲结构的整体体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缓冲结构,可吸收并缓冲施加于箱体(包装)的各侧面以及各侧边的外力,为收纳于其中的面板或是其它易碎品提供良好的缓冲保护。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包装缓冲结构的组成元件较轻薄,因此占据的空间较小。参照图5,其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在制作方式上,第一侧缓冲元件130以及第二侧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包括:一第一侧缓冲元件,具有多个第一分隔片以及多个第一肋片,该各第一肋片横向嵌合该多个第一分隔片,每一第一分隔片的两端各具有一第一凸状部;一第二侧缓冲元件,具有多个第二分隔片以及多个第二肋片,该各第二肋片横 向嵌合该多个第二分隔片,每一第二分隔片的两端各具有一第二凸状部;一第一固定元件,具有一第一板;以及一第二固定元件,具有一第二板;其中,该第一板具有多个第一开口,该第二板具有多个第二开口,该各第一开口以及该各第二开口与 该各第一凸状部以及该各第二凸状部相对应,用以与该第一凸状部以及第二凸状部相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崇宽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