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375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具有主体顶面和主体底面,主体底面上具有用于容纳被包装件的凹槽,还包括:第一筋条部,突起地设置在主体顶面上;凹入部,位于主体顶面上,并朝向主体底面的方向向下凹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装缓冲结构,包装缓冲结构的主体顶面具有突起的第一筋条部,能够在被包装件跌落受冲击时的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证被包装件的安全。凹入部向底面方向凹入,从而能够进一步地增强包装缓冲结构的缓冲作用。对比相同厚度的泡沫塑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装缓冲结构能够减轻泡沫重量,节省包装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设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装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器包装在泡沫设计时通常采用底部为平板式的包装方式设计,此类设计虽方便开模,但对机器的缓冲保护不够,售后反馈容易造成机器外观破损。以如图I所示的现有的挂壁式室内机空调内部包装缓冲结构为例,电器包装包括位于被包装件2左右两侧的包装缓冲结构1,包装缓冲结构I的底部为平板,包装缓冲结构I包住被包装件2之后,将被包装件2和包装缓冲结构I一起放入包装箱3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同时又能保证产品安全的包装缓冲结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包括主体部,主体部具有主体顶面和主体底面,主体底面上具有用于容纳被包装件的凹槽,还包括第一筋条部,突起地设置在主体顶面上;凹入部,位于主体顶面上,并朝向主体底面的方向向下凹入。进一步地,凹入部位于主体顶面的中部,多个第一筋条部位于凹入部的一侧或者多侧。进一步地,第一筋条部包括“L”形筋条,“L”形筋条设置在主体顶面的角部。进一步地,“L”形筋条为多个,多个“L”形筋条分别设置在主体顶面的各个角部。进一步地,“L”形筋条为多个,“L”形筋条之间设置有第一矩形筋条。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缓冲结构,包括主体部(30),所述主体部(30)具有主体顶面和主体底面,所述主体底面上具有用于容纳被包装件的凹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筋条部(10),突起地设置在所述主体顶面上;凹入部(20),位于所述主体顶面上,并朝向所述主体底面的方向向下凹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燕李敏郑立周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