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锻叶片校正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7807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5 0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锻叶片校正用夹持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精锻叶片弯曲、扭转超差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连接有动作元件,所述动作元件能够带动移动支架在固定座上移动,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叶背夹持头,所述移动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移动叶背夹持头,所述固定叶背夹持头和移动叶背夹持头相对设置,能够相配合夹持精锻叶片,所述固定叶背夹持头和移动叶背夹持头的夹持部位端面形状与合格的精锻叶片外形一致,所述移动叶背夹持头通过移动支架带动,并与固定叶背夹持头配合,利用夹持部位冲击精锻叶片进行校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精锻叶片校正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叶片的加工制造周期和原材料消耗,目前航空发动机叶片大多采用精密锻造方法成形,精密锻造使叶片的叶身的厚度较薄,在锻造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在锻造后的热处理过程中,由于精锻叶片在锻造后存在残余应力,在热处理过程中残余应力释放,导致叶片的弯曲、扭转超出设计要求,为了使超差精锻叶片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设计一种精锻叶片校正用夹持装置来解决精锻叶片弯曲、扭转超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够解决精锻叶片弯曲、扭转超差的问题的精锻叶片校正用夹持装置。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移动支架,移动支架连接有动作元件,所述动作元件能够带动移动支架在固定座上移动,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叶背夹持头,所述移动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移动叶背夹持头,所述固定叶背夹持头和移动叶背夹持头相对设置,能够相配合夹持精锻叶片,所述固定叶背夹持头和移动叶背夹持头的夹持部位端面形状与合格的精锻叶片外形一致,所述移动叶背夹持头通过移动支架带动,并与固定叶背夹持头配合,利用夹持部位冲击精锻叶片进行校正。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通槽,所述移动支架设置在通槽内,所述固定叶背夹持头设置在通槽的一端侧壁的顶端,所述动作元件设置在通槽的另一端侧壁上,所述移动叶背夹持头设置在移动支架的顶端。所述动作元件为油缸或气缸,优选气缸。所述油缸或气缸设置在固定座通槽的一端侧壁外,通槽的该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穿过该通孔与移动支架固连。所述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至移动支架的中心。所述固定叶背夹持头和移动叶背夹持头分别设置在固定座通槽侧壁和移动支架顶部的中间位置,且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固定座的通槽内设置有移动连杆,移动连杆的两端固定在通槽的两端侧壁上,所述移动支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连杆穿过该通孔能够使移动支架在移动连杆上移动。所述固定座的通槽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移动连杆的安装孔。所述移动支架的两端对称部位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两根移动连杆分别穿过所述通孔。所述两根移动连杆关于固定叶背夹持头和移动叶背夹持头的中心轴线对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相对设置的固定叶背夹持头和移动叶背夹持头夹持精锻叶片,固定叶背夹持头和移动叶背夹持头的夹持部位端面形状与合格的精锻叶片外形一致,利用动作元件驱动移动支架,从而带动移动叶背夹持头冲击精锻叶片进行校正,本专利技术根据精锻叶片叶身的结构特点,按照精锻叶片在校正过程中不会产生其他变形的原则,解决了精锻叶片在锻造并热处理后产生的弯曲、扭转满足不了设计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夹持头的夹持位置按叶片形设计,使精锻叶片在校正后,不会因为夹持而产生变形,从而提高了精锻叶片合格率,并可防止在校正过程中产生其他的变形,可降低精锻叶片的生产成本,经过一次校正可解决弯曲、扭转超差的问题,避免了来回返工导致的时间延误,可避免由于校正过程产生其他变形而导致叶片无法校正,最终导致叶片报废,致使精锻叶片的原材料消耗和加工费用增加的问题。进一步,动作元件为油缸或气缸,优选气缸,气缸的动力源为压缩空气,在使用过程中既节约了能源又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进一步,通过设置移动连杆,使移动支架能够沿移动连杆来回运动,保证了运动的平稳性,进一步提高了校正的效果。更进一步,通过设置两根移动连杆,两根移动连杆关于固定叶背夹持头和移动叶背夹持头的中心轴线对称,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至移动支架的中心,这样能够使移动支架运动平稳,移动叶背夹持头冲击精锻叶片时冲击力平稳,更好的保证了校正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固定叶背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移动叶背夹持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动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精锻叶片的结构不意图;其中,1-固定座、2-移动支架、3-移动连杆、4-固定叶背夹持头、5-精锻叶片、6-移动叶背夹持头、7-动作兀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参见图1-7,本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I上设置有移动支架2,移动支架2连接有动作元件7,所述动作元件7能够带动移动支架2在固定座I上移动,所述固定座I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叶背夹持头4,所述移动支架2上固定设置有移动叶背夹持头6,参见图4、图5和图7,所述固定叶背夹持头4和移动叶背夹持头6相对设置,能够相配合夹持精锻叶片5,所述固定叶背夹持头4和移动叶背夹持头6的夹持部位端面形状与合格的精锻叶片5外形一致,所述移动叶背夹持头6通过移动支架2带动,并与固定叶背夹持头4配合,利用夹持部位冲击精锻叶片5进行校正。参见图2,固定座I上开设有通槽,所述移动支架2设置在通槽内,所述固定叶背夹持头4设置在通槽的一端侧壁的顶端,所述动作元件7设置在通槽的另一端侧壁上,所述移动叶背夹持头6设置在移动支架2的顶端。参见图6,动作元件7为油缸或气缸,优选气缸。油缸或气缸设置在固定座I通槽的一端侧壁外,参见图2,通槽的该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穿过该通孔与移动支架2固连。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至移动支架2的中心。固定叶背夹持头4和移动叶背夹持头6分别设置在固定座I通槽侧壁和移动支架2顶部的中间位置,且中心处于同一轴线上。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精锻叶片校正用夹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精锻叶片校正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上设置有移动支架(2),移动支架(2)连接有动作元件(7),所述动作元件(7)能够带动移动支架(2)在固定座(1)上移动,所述固定座(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叶背夹持头(4),所述移动支架(2)上固定设置有移动叶背夹持头(6),所述固定叶背夹持头(4)和移动叶背夹持头(6)相对设置,能够相配合夹持精锻叶片(5),所述固定叶背夹持头(4)和移动叶背夹持头(6)的夹持部位端面形状与合格的精锻叶片(5)外形一致,所述移动叶背夹持头(6)通过移动支架(2)带动,并与固定叶背夹持头(4)配合,利用夹持部位冲击精锻叶片(5)进行校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昊王利歌王永杰姚文广向波王向志欧志国何先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