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玉娟专利>正文

油压管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6848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31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油压管组合装置,其装设于刹车装置的油管,并控制其刹车动作,其包括:一公接头组及一母接头组,在公、母接头组内各具有相对应的弹性件与油塞管,通过公、母接头组内的油塞管于组装时相互推抵,使公、母接头组内相互呈连通状态,如此一来油管内的油液即可顺畅的导流到自行车的刹车装置予以使用,而公、母接头组的卸除组装则使各弹性件带动各油塞管的复位而阻绝油液的流动,借此防止拆换的过程中空气进入油管内影响供油的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油压管组合装置,尤指应用于自行车的油压装置的一种管线的组合,主要时提供使用者简易且能快速组装,更可避免空气进入管线内影响油路的流通,即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市面上常见的碟式刹车装置可分为机械碟刹车以及油压刹车,一般碟式刹车装置中需适当的管路,并以油压的方式促动刹车作用;而前述的油压管路中所配设的油管,因需承受高压的油压作用力及提供稳定油压作用,因此油管的管径需为细小,而且管壁具有相当厚度,如此方可利于油管抗压及抗变形;但是为了因应油管的特性,导致油管与刹车系统之间的组接构件驱于复杂化,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446855「油压管结构改良」的描述,此案油压管路虽然可达到刹车时的弹性平衡与提高阻尼的效果,但是此种油压管路在组装上过于麻烦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混淆,请参阅此案图4、图6、图7截图所示,在油压管本体的设计上为双管并排连接设置,其中一管体提供第三管体的组件所穿组,另一管体则提供油压调整装置所装设,最后通过油压管本体中间位置所设的第一、第二通孔来达到油压流通的目的,因此使用者必须清楚的辨识出那个管体是装设何种对象,且油压管本体以双管并排连接的型态设置会占据自行车上过多的空间,以及增加一定的重量,造成自行车的负担;又使用者在替换维修时,因油压管本体为两端呈开放式的中空管,因此在替换维修的过程中容易有空气的进入,导致油压调整装置及第三管体的装入后,空气存在于油压管本体内而影响油压的顺畅等问题。有鉴于上述情形,本专利技术人投入许多时间研究相关知识,并加以比较各项优劣,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并历经的多次实验及测试,而终于推出一种『油压管组合装置』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众所需使用。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的说明,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使用者在自行更换、维修、组装油压管路时,能够以最简易、快速、易上手方式进行施作,且在施作的过程中不会让外界空气进入而影响油压刹车动作的顺畅度;其主要改善现有技术所列举的「油压管结构改良」所具有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油压管组合装置,供使用者在自行更换、维修、组装油压管路时,能够以最简易、快速、易上手方式进行施作,且在施作的过程中不会让外界空气进入而影响油压刹车动作的顺畅度。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压管组合装置,其装设于刹车装置的油管,并控制其刹车动作,其包括:一公接头组,其一端装设于刹车装置,该公接头组包括有一入油头件及一油套件,该入油头件一侧设有一入油孔予以贯穿,另一端则凹设有一接合槽,另外在该入油孔的孔壁设有一入油道连通接合槽,该油套件的一端插设于接合槽内,另一端则凹设有一锁接槽,又该油套件插组于接合槽的一端设有一管通道连通锁接槽,另设有一第一油塞管插组滑设于油套件插设于接合槽的一端,而该第一油塞管周侧设有一贯穿的第一油口,进一步设有一第一弹性件于接合槽内,且一端弹抵接合槽底,另一端则弹性带动第一油塞管相对油套件的位移;及一母接头组,其组接于油套件的锁接槽,其包括有一外壳管、一第二油塞管及一第三油塞管,该外壳管的一端组设于油套件,而第二油塞管装设于外壳管内,并位于外壳管组设于油套件的一端,且该第二油塞管周侧设有一贯穿的第二油口连通第一油口及外壳管内部,而该第三油塞管组设于油管并装设于外壳管内部,该第三油塞管设有一导油道连通油管及外壳管内部,另设有一第二弹性件于外壳管内部,且两端分别弹抵第二油塞管及第三油塞管,并弹性推抵第二油塞管相对外壳管位移。所述油压管组合装置,其中,该入油头件的接合槽进一步具有一第一槽段及一第二槽段,该第二槽段的宽度小于第一槽段,且该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嵌设于第二槽段内予以限位,又该入油道连通入油孔及第二槽段。所述油压管组合装置,其中,该第一油塞管进一步包括有一头部及一身部,该头部的宽度大于身部并位于第一槽段内,又该头部于连接身部的一侧进一步环绕凹设有一凹槽,而该第一油口则设置于身部并邻近于头部,另设有一第一止泄环嵌组于凹槽内,该第一油塞管于第一弹性件未受压缩时,该第一油口藏设于锁接槽的管通道内,且头部与第一止泄环则紧密贴抵于油套件的一端端面,而该第一油塞管受第二油塞管的推抵时,该第一油口则与接合槽相连通,且头部与第二槽段之间形成有间隙,使其油液能从油管内传导至第一油口后,再经由接合槽、入油道的连通设置导引至入油孔内。所述油压管组合装置,其中,该母接头组的第三油塞管内进一步包括有一第一管段、一第二管段及一第三管段,而该第二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三管段,且该第一管段的管径大于第二管段,而该第二弹性件嵌组于第一管段内予以限位。所述油压管组合装置,其中,该外壳管的内部进一步包括有一第四管段及一第五管段,而该第五管段的管径小于第四管段,而该第二油塞管的一端滑组插设于第五管段内予以限位,又该第四管段与第三油塞管相互连通。所述油压管组合装置,其中,该第二油塞管进一步包括有一头段及一身段,该头段与身段相连接,且头段的宽度大于身段,而该第二油口设置于身段并邻近头段,又该头段连接身段的一侧进一步环绕凹设有一嵌槽,另设有一第二止泄环装设于嵌槽内,该第二油塞管于第二弹性件未受到压缩时,该第二油口藏设于外壳管的第五管段内予以封闭,且头段连接身段的一侧及第二止泄环紧密贴抵于外壳管的第四管段的底面,又该公、母接头组相组接时,该第一油塞管推抵第二油塞管而压缩第二弹性件,且该第二油口于第二油塞管的位移而与第四管段相互连通,该第二油塞管的位移使头段与第三油塞管之间形成有间隙,油管的油液则由第三油塞管经由第四管段传导至公接头组的第一油塞管内而流至入油孔。所述油压管组合装置,其中,该公接头组的油套件外周侧进一步套设有一第三止泄环,该第三止泄环紧密封阻油套件与接合槽内槽壁,而该母接头组的第三油塞管外周侧进一步套设有一第四止泄环,该第四止泄环紧密封阻第三油塞管与外壳管内壁,该第三止泄环与第四止泄环的设置以完全阻绝油管内的油液的外泄。所述油压管组合装置,其中,该外壳管外周侧进一步环设有数个卡槽,各卡槽的设置方向以轴向环绕于外壳管外周侧,另设有一卸组件自由套设于外壳管外侧,且该卸组件设有一驱动孔,该驱动孔内壁对应各卡槽的设置凸设有数个卡凸块,该卸组件于外壳管与油管相组接时,各卡凸块嵌卡于各卡槽内,并旋转卸组件带动外壳管相对油管的锁装与拆卸。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供使用者在自行更换、维修、组装油压管路时,能够以最简易、快速、易上手方式进行施作,且在施作的过程中不会让外界空气进入而影响油压刹车动作的顺畅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公接头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公接头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公接头组的油套件朝入油头件方向组设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公接头组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母接头组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母接头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油管与第三油塞管的分解剖面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油管与第三油塞管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油塞管与外壳管的分解剖面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二油塞管与外壳管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12是油管、第三油塞管、第二弹性件、第二油塞管及外壳管的分解剖面示意图。图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压管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设于刹车装置的油管,并控制其刹车动作,包括:一公接头组,其一端装设于刹车装置,该公接头组包括有一入油头件及一油套件,该入油头件一侧设有一入油孔予以贯穿,另一端则凹设有一接合槽,另外在该入油孔的孔壁设有一入油道连通接合槽,该油套件的一端插设于接合槽内,另一端则凹设有一锁接槽,又该油套件插组于接合槽的一端设有一管通道连通锁接槽,另设有一第一油塞管插组滑设于油套件插设于接合槽的一端,而该第一油塞管周侧设有一贯穿的第一油口,进一步设有一第一弹性件于接合槽内,且一端弹抵接合槽底,另一端则弹性带动第一油塞管相对油套件的位移;及一母接头组,其组接于油套件设有第一油塞管的相反端的锁接槽,其包括有一外壳管、一第二油塞管及一第三油塞管,该外壳管的一端组设于油套件,而第二油塞管装设于外壳管内,并位于外壳管组设于油套件的一端,且该第二油塞管周侧设有一贯穿的第二油口连通第一油口及外壳管内部,而该第三油塞管组设于油管并装设于外壳管内部,该第三油塞管设有一导油道连通油管及外壳管内部,另设有一第二弹性件于外壳管内部,且两端分别弹抵第二油塞管及第三油塞管,并弹性推抵第二油塞管相对外壳管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韦恩
申请(专利权)人:曾玉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