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输散装材料的铁路货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644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铁路货车(10)形式的散装材料运输集装箱。货车(10)包括两个侧壁(24),两个端壁(25)和底部(29)。一个或每个侧壁(24)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两个板(26、28)形式的侧壁部分,每个板(26、28)具有各自恒定的壁厚,并连接在一起。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板(26、28)可以一体形成。每个侧壁板(26、28)还具有不同材料厚度。成角度的托架(36)形式的桥接部件被布置成通过分别连接每个侧壁板(26、28)而将各个侧壁板(26、28)相互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的来说涉及一种散装材料运输集装箱。一种形式的集装箱可用作一部分铁路货车,在此主要以这种情况进行说明。然而,应该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在需要移动散装材料的所有输送方式应用中具有广泛用途。
技术介绍
利用承载散装材料(例如矿石、谷物等)的集装箱的铰接式铁路货车和卡车已经是公知的技术。在铁路应用中,散装材料集装箱可以安放在加长的货车底盘中,底盘本身连接到位于货车底盘两端附近的两个转向架上。转向架包括轮副和承梁,货车底盘通过铰接或中心板装置安装到该承梁上。通过底架的凸部件与转向架承梁上的凹部件配合提供铰接。铁路货车设计的目的在于使货车承载材料的重量最大化,并使总重与皮重的比率(即载重货车总重与货车空载时重量之比)最大化。对于铁路线结构的给定总载重限制,如果使铁路货车本身的重量最小化,则可增加货车所运输散装材料的重量。这种考虑可以确定铁路货车的设计对于某种目的是否是经济的。因此,轻型货车组件的发展得到了关注。为减小散装材料集装箱的重量,已知的一个方法是减小集装箱侧壁的厚度。然而,如果将铁路货车的散装材料集装箱部的侧壁制得太薄,则货车在装载某些散装材料时会导致壁向外变形。在此情况下超载时,可能会使货车卡在装载设施或隧道等中。而且,如果以此方式变形,货车在运行时侧壁还会严重受压,甚至变弯或断裂,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散装材料运输集装箱,包括两个侧壁、两个端壁和底部,一个或每个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两个侧壁部分,每个部分具有各自恒定壁厚,并连接在一起或一体成形,其中每个侧壁部分具有不同的材料厚度。通过设置具有不同厚度的侧壁部分的壁,可以在不减小载重集装箱强度的情况下减小集装箱本身的皮重。侧壁在预期发生较高应力或流体静力载荷的位置处具有较大的材料厚度,而在这种载荷和应力较小的位置具有较小的材料厚度。这样,可以减小集装箱的皮重,从而提高集装箱装载的散装材料的重量以及集装箱装载时的总重与皮重的比率。在整个说明书中使用术语“恒定壁厚”时,不应将其狭义地理解为排除了在对选定材料以标准生产工艺成形时可能发生的由于局部腐蚀、表面平滑度、翘曲或其它变形而使厚度发生某些微小变化的侧壁部分。因为侧壁部分具有恒定壁厚,所以可以使用标准形状的市售材料,例如壁板等。两个侧壁部分可以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布置以形成集装箱侧壁。在一种配置中,两个侧壁部分可以部分交叠并在交叠部处连接。而在另一种配置中,侧壁部分可以是一体形成的,例如可以通过加热并拉伸成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材料厚度。当连接时,可以通过焊接实现交叠部的连接。一种焊接形式为自动点焊。在这种配置中,可设置桥接部件以将各侧壁部分相互连接,以提供附加的侧壁刚度和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散装材料运输集装箱,包括两个侧壁、两个端壁和底部,一个或每个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两个分开的侧壁部分,其中设置有桥接部件,通过分别连接到每个侧壁部分上而将各侧壁部分相互连接。可以使用桥接部件来连接两个具有不同材料厚度或形状、甚至是不适于连接的具有不同材料成分或强度的侧壁部分。使用桥接部件将各侧壁部分相互连接可以在集装箱载有散装材料时提供附加的侧壁刚度和强度。将桥接部件分别连接到每个侧壁部分上可以加固侧壁,如果跨过连接在一起的两个侧壁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布置时尤其如此。第一或第二方面的桥接部件可以是加长的,并设置成沿各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一种形式的桥接部件可以从侧壁与集装箱端壁接合的侧壁一端大致沿着侧壁延伸到侧壁的相反一端。然而,这种加长的桥接部件在非优选实施方式中可以由一排分开的(甚至是相邻的)较短的同样类型的桥接部件代替。因而在此使用的术语“桥接部件”应解释为不仅可以是单个的加长部件,也可以是具有相同功能的一排分开的(或相邻的)这种部件的较短部分。桥接部件的末端区域可以焊接到各个侧壁部分上。作为一种形式,每个桥接部件末端与侧壁部分之间的焊接为连续焊。在另一种形式中,可通过粘合剂、焊接、螺纹连接、螺栓连接、锻接或铆接等将这些桥接部件连接到货车壁上。在一种特定形式中,桥接部件可以包含第一和第二相互倾斜的部分,例如桥接部件可以具有L形轮廓的横截面。其它角度和形状也是可行的,包括具有凸起或凹进形状的弯曲部件。桥接部件可整体平滑弯曲,也可以包括彼此以锐角接合的直部,也可以是这些可能的组合。桥接部件可以被布置成面向集装箱的内部,所述内部是由侧壁、端壁和底部界定的区域。出于空气动力效率的原因,集装箱的外侧壁不具有面向外侧的突起。在侧壁部分分开的实施方式中,集装箱还可包括将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部分相互连接的第三侧壁部分。在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由于空气动力效率的原因,侧壁部分可以都是对齐成大致共面的板,以使货车侧壁大致是垂直且平滑的。在一个配置中,上述板可以以一个在另一个之上的方式布置,所述桥接部件沿着所述侧壁在所述内壁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延伸。还可以将顶盖连接到所述壁部之一上以形成所述侧壁上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并布置第二桥接部件以将所述顶盖和所述壁部相互连接。在另一种形式中,第一或第二方面的集装箱可以具有作为板的一个侧壁部分和构成所述侧壁上边缘至少一部分的顶盖的另一个侧壁部分。在一种形式中,顶盖具有连接到板上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成角度布置的第二部分。桥接部件可以从第二部分延伸到板以便在侧壁上边缘形成封闭的横截面。顶盖可以具有L形轮廓的横截面并置于侧壁板顶部,集装箱内部开口的边缘处。顶盖还可以具有其它形状。顶盖本身,以及顶盖与桥接部件的结合,可以为集装箱侧壁的最上部分提供侧壁刚度和强度,这在集装箱翻倒或颠倒以卸载散装材料时抵抗壁变形时尤其有用。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装材料运输集装箱,包括两个侧壁、两个端壁和底部,底部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两个连接在一起或一体形成的底板部分,其中底板部分各自具有不同材料厚度。通过设置具有不同厚度侧壁部分的底部,可以在不减少载重集装箱强度的情况下减小集装箱本身的皮重。底部在预期发生较高应力或流体静力载荷的位置具有较大的材料厚度,而在这种载荷和应力较小的位置或底部被其它装置支撑的位置具有较小的材料厚度。例如,在底板部分可以由铁路货车底盘的中梁支撑的中央区域,集装箱底板部分具有较薄材料厚度,而在离开中梁和最靠近集装箱侧壁的最外侧区域,底板部分需要支撑货车散装材料内容整个流体静力重量,具有较厚材料厚度。这样,可以减小集装箱的皮重,从而提高集装箱装载的散装材料的重量以及装载时集装箱的总重与皮重的比率。两个底板部分可以并排布置。在一种底部的一部分的配置中,两个底板部分可以部分交叠并在交叠部连接,而在另一种配置中,可以一体形成侧壁部分,例如可以通过加热并拉伸成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材料厚度。如果具有交叠部,则可将其设置在集装箱底部的中心线与一个侧壁之间。该底部可以包括多个车轮拱罩,每个交叠部可以沿着相应的一个车轮拱罩延伸。车轮拱罩不需要沿着集装箱底部的整个长度延伸,而可以是只沿着集装箱底部长度上的某些部分凹进。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底部包括三个所述底板部分,第一底板部分布置在第二和第三底板部分之间,第一底板部分的材料厚度比第二或第三底板部分薄。在上述任一种形式的底板中,通过至少一种焊接方法在每个交叠部实现连接。底部可以具有相对的内、外表面,其中内表面面向集装箱的内部,所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装材料运输集装箱,包括两个侧壁、两个端壁和底部,一个或每个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包括两个侧壁部分,每个所述部分分别具有恒定的壁厚,并连接在一起或一体形成,其中每个所述侧壁部分具有不同的材料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G卡明斯
申请(专利权)人:布拉德肯资源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U[澳大利亚]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