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小利专利>正文

用多种粉状调料制成的系列辣酱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483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系列调味食品及其加工方法。具体为用多种粉状调料制成的多种风味的系列辣酱粉及其制作方法。辣酱粉可由干辣椒粉5~70%、番茄粉1~50%、白砂糖5~20%、味精3~8%、食盐5~12%、pH调节剂(如柠檬酸)0.1~0.5%、稳定增稠剂(如CMC)0.1~2%经调配、搅拌、混合、杀菌而成。据不同的口味,可以在辣酱粉的基础上进行配方调整。通过添加不同风味的天然果蔬粉和调料粉,如番茄粉、洋葱粉、甜椒粉、香菇粉、蒜粉、花椒粉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多种不同口味的系列辣酱粉,具体为甜辣酱粉、蒜蓉辣酱粉、蒜蓉甜辣酱粉、麻辣酱粉和香菇甜辣酱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通过添加脱水牛肉粉配制而成的牛肉辣酱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辣酱粉只需添加适量水份和适量植物油调和均匀即可食用。也可在做菜时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辣酱粉作为调料直接添加进去,起到辣酱的效果。辣酱粉可望克服辣酱水份含量高、易发酵变质、不利于运输存放等方面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食用方便、营养丰富、酱香味鲜的佐餐佳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多种粉状调料制成的系列辣酱粉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系列调味食品及其加工方法。具体为用多种粉状调料制成的多种风味的系列辣酱粉及其制作方法。辣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佐餐食品。但是,辣酱中含有较高的水份,在炎热的夏天,若储存不当很容易发酵、变质。较高的水份还会增加辣酱制品的重量和体积,不利于运输、存放。此外,辣酱属粘稠流体,对包装有着一定的要求,成本较高。而呈粉状的辣酱粉,含水量很低(不超过13%),不易发酵变质,可以随时享受新鲜味道;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存放。而且,粉体易于包装,能降低生产成本。此外,辣酱粉只要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稍加搅拌就可食用,做菜时将辣酱粉作为调料直接添加进去,也能起到辣酱的效果,使用非常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辣酱生产的不足,提供一种配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酱香味鲜的辣酱粉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克服辣酱的不足,提供一种食用方便、营养丰富、酱香味鲜的辣酱粉。根据不同的口味,还可在辣酱粉的基础上进行配方调整。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就在于提供多种不同口味的系列辣酱粉,具体为甜辣酱粉、蒜蓉辣酱粉、蒜蓉甜辣酱粉、麻辣酱粉、香菇甜辣酱粉和牛肉辣酱粉。本专利技术采用下列成分经适当的混合加工可制成辣酱粉:干辣椒粉;各种风味的果蔬粉;白砂糖、味精、食盐等粉状调味品以及粉状食品添加剂等。添加剂主要是pH调节剂和乳化剂、稳定增稠剂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干辣椒粉以辣椒素含量为0.01~0.65%(UV法)的干辣椒为原料,经粉碎至约10~120目左右。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果蔬粉应选用优质的果蔬干粉,优选通过喷雾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获得的果蔬干粉。粒度约10~120目左右。本专利技术使用的pH调节剂可选用柠檬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以及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等。这些pH调节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结合使用,发挥其协同作用。pH调节剂添加量优选0.05~3%,更优选0.1~0.5%的范围。乳化剂可选用单甘酯、蔗糖酯、大豆卵磷脂等。乳化剂添加量优选0.005~3%,更优选0.01~0.5%的范围。稳定增稠剂可选用黄原胶、魔芋胶、瓜尔豆胶、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等。稳定增稠剂添加量优选0.01~5%,更优选0.1~2%的范围。本专利技术还可添加0.05~5%的苏打或小苏打。如果这样,当加入热水冲调辣酱粉时,苏打或小苏打会放出CO2气体而起泡,可提高搅拌混合的速度。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说明。1、一种辣酱粉,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干辣椒粉                5~70-->      番茄粉                1~50      白砂糖                5~20      味精                  3~8      食盐                  5~12      pH调节剂(如柠檬酸)    0.1~0.5      稳定增稠剂(如CMC)     0.1~2将上述原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放入搅拌器内搅拌均匀,进行杀菌,即制得辣酱粉。食用时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即成辣酱。2、一种甜辣酱粉,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干辣椒粉              5~60       甜椒粉                1~40       番茄粉                1~50       洋葱粉                1~30       白砂糖                5~20       味精                  3~8       食盐                  5~12       pH调节剂(如柠檬酸)    0.1~0.5       稳定增稠剂(如CMC)     0.1~2将上述原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放入搅拌器内搅拌均匀,进行杀菌,即制得辣酱粉。食用时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即成辣酱。3、一种蒜蓉辣酱粉,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干辣椒粉             5~60       蒜粉                 5~50       白砂糖               5~20       味精                 3~8       食盐                 5~12       pH调节剂(如柠檬酸)   0.1~0.5       稳定增稠剂(如CMC)    0.1~2将上述原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放入搅拌器内搅拌均匀,进行杀菌,即制得蒜蓉辣酱粉。食用时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即成辣酱。4、一种蒜蓉甜辣酱粉,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干辣椒粉              5~60       甜椒粉                1~30       番茄粉                1~50       蒜粉                  5~30       白砂糖                5~20       味精                  3~8       食盐                  5~12       pH调节剂(如柠檬酸)    0.1~0.5       稳定增稠剂(如CMC)     0.1~2将上述原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放入搅拌器内搅拌均匀,进行杀菌,即-->制得蒜蓉辣酱粉。食用时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即成辣酱。5、一种麻辣酱粉,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干辣椒粉             5~60       花椒粉               1~40       蒜粉                 5~30       白砂糖               5~20       味精                 3~8       食盐                 5~12       pH调节剂(如柠檬酸)   0.1~0.5       稳定增稠剂(如CMC)    0.1~2将上述原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放入搅拌器内搅拌均匀,进行杀菌,即制得蒜蓉辣酱粉。食用时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即成辣酱。6、一种香菇甜辣酱粉,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       干辣椒粉             5~50       番茄粉               5~50       香菇粉               1~40       洋葱粉               1~30       白砂糖               5~20       味精                 3~8       食盐                 5~12       pH调节剂(如柠檬酸)   0.1~0.5       稳定增稠剂(如CMC)    0.1~2将上述原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放入搅拌器内搅拌均匀,进行杀菌,即制得蒜蓉辣酱粉。食用时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即成辣酱。7、一种牛肉辣酱粉,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系列辣酱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干辣椒粉、白砂糖、味精、食盐以及多种粉状调味料和风味果蔬粉经调配、搅拌、混合、杀菌而制成的。食用时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即成辣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系列辣酱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干辣椒粉、白砂糖、味精、食盐以及多种粉状调味料和风味果蔬粉经调配、搅拌、混合、杀菌而制成的。食用时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即成辣酱。2、一种辣酱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干辣椒粉、番茄粉、白砂糖、味精、食盐、pH调节剂、稳定增稠剂等多种粉状调味料调配而成的。食用时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即成辣酱。3、一种甜辣酱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干辣椒粉、甜椒粉、番茄粉、洋葱粉、白砂糖、味精、食盐、pH调节剂、稳定增稠剂等多种粉状调味料调配而成的。食用时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即成辣酱。4、一种蒜蓉辣酱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干辣椒粉、蒜粉、白砂糖、味精、食盐、pH调节剂、稳定增稠剂等多种粉状调味料调配而成的。食用时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即成辣酱。5、一种蒜蓉甜辣酱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干辣椒粉、甜椒粉、番茄粉、蒜粉、白砂糖、味精、食盐、pH调节剂、稳定增稠剂等多种粉状调味料调配而成的。食用时添加适量水和适量植物油即成辣酱。6、一种麻辣酱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干辣椒粉、花椒粉、蒜粉、白砂糖、味精、食盐、pH调节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小利裴静
申请(专利权)人:戴小利裴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