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粘贴双胶膜滚筒的包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82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自动粘贴双胶膜滚筒的包装机,其在包装机的背板上形成一组可置放双胶膜滚筒的滚轴,于背板延伸一具有长孔的固定板,于长孔内部设有一组相对滚轮组,其中一滚轮为偏心滚轮,介于胶膜滚筒与固定板间设有一摇臂组,胶膜经由摇臂组再分别拉至滚轮组表面,其中一卷胶膜是拉至包装机使用,另卷胶膜的前端则缠绕至偏心滚轮,当一卷胶膜用完后,可使另卷胶膜因偏心滚轮偏心转动后自动粘贴至原胶膜的尾端,以自动粘贴及切换胶膜滚筒。(*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粘贴(旒贴)双胶膜滚筒的包装机,主要是利用本技术以达到使双胶膜滚筒可自动粘贴及切换胶膜以供包装机使用的优点。现有的包装机已广泛地为包装业所使用,而以该类包装机可适用包装饼干、月饼、西点、米果、花生糖、面包或是其他日用品等应用,故包装机极受包装业者的欢迎并进而购买使用。但是以一般传统式现有的包装机而言,其主要是在包装机上设置单卷的胶膜滚筒,以便于以该单卷的胶膜滚筒提供包装机于包装食品或是其他的日用品之用,但是,以一般包装机于包装时的包装速度而论,约每分钟可包装一百五十包至二百包,故以胶膜包装被包装物时,即有着相当快的包装速度,然而对于单卷胶膜则约在一小时即取用完毕,即需以人为操作的方式换装胶膜,以继续启用,是以上述构造即需每小时人为操作换装胶膜,当有严重浪费了人工的工时及成本的缺陷,因此,现有包装机上单卷胶膜滚筒的实用性并不足够,而有加以改良的必要。随后即有一种具有双滚筒胶膜的包装机(如附图说明图10中所示),其主要的设计重点即在于于包装机90的机架91上方由后向前以间隔距离设置两胶膜滚轴92、93,各于胶膜滚轴92、93的外部各别套入一卷胶膜滚筒94、95,当其中一卷胶膜滚筒94使用完后,则可置换另一卷备用的胶膜滚筒95以供包装机90于包装时使用,以除去人工换装的不便,然而,上述具有双滚筒胶膜的包装机,当其中一卷胶膜滚筒94使用完后,亦需以人为的方式拉动另卷胶膜滚筒95的胶膜头端,使卷绕至机架91上横设的多个滚轮组96上始能达成,因此,上述结构虽然于一包装机上具有双滚筒胶膜的构造,但是,于换装胶膜滚筒94、95时,仍需要使包装机停车,即更无法免除人为换装胶膜滚筒的不便性,且于换装时,胶膜滚筒94、95易偏离中心,而造成包装不准确的不良情况,故其实用性仍不尽理想,亦有改善的必要。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粘贴双胶膜滚筒的包装机,主要是在包装机的背板上,由后向前延伸形成一组可置放双胶膜滚筒的滚轴,另于背板的近底部处向前水平延伸的一具有长孔的固定板,而于长孔内部以适当的间隔距离设有一组相对滚轮组,其中一滚轮乃为偏心轴的设计,介于胶膜滚筒与固定板间设有一摇臂组,该摇臂组是由一前后贯穿的轴杆及一具有压板的压杆及一摇臂等所组成,而于固定板上相对于摇臂的底部形成一贯孔,而胶膜是可经由摇臂及压板的底部通过,再分别拉至固定板的长孔内所设置的一组相对滚轮组表面,其中一卷胶膜是拉至包装机包装时使用,另卷胶膜的前端则缠绕至偏心滚轮的表面处等待,当其中一卷胶膜用完后,可使另卷胶膜因偏心滚轮偏心转动后,可使另卷胶膜自动粘贴至原胶膜的尾端,具有可自动粘贴及切换胶膜滚筒以供包装机使用的优点,堪称是一进步、实用的新颖设计。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粘贴双胶膜滚筒的包装机,其中,主要是在包装机的背板上,由后向前延伸形成一组可置放双胶膜滚筒的滚轴,另于背板的近底部处向前水平延伸的一中央具有长孔的固定板,而于长孔的内部以适当的间隔距离设有一组相对滚轮组,其中左侧为一偏心滚轮,右侧滚轮则为一未偏心滚轮,常态下,偏心滚轮与未偏心滚轮间是具有可供胶膜滚动的间隙,介于各个胶膜滚筒与固定板间各设有一摇臂组,该摇臂组是由一前后贯穿背板的轴杆及一底部具有压板的压杆及一V型摇臂等所组成,且V型摇臂的外侧上方设有一配重块,以使该V型摇臂加上配重块的重量可略大于压杆加上压板的重量,而于固定板上相对于V型摇臂的底部各形成一通孔,而胶膜滚筒的胶膜是可经由多个滚轮组的穿设拉动,而另一胶膜滚筒是可经由另一滚轮的穿绕后,使胶膜则可经由固定板的上方及V型摇臂及压板的底部通过,再使胶膜分别拉至固定板的长孔内所设置的一组相对滚轮组的表面,其中胶膜滚筒的胶膜是被拉至包装机包装时之用,而另卷胶膜滚筒的胶膜前端则缠绕至偏心滚轮的表面处静待,且于胶膜滚筒的胶膜前端上粘贴一双面胶,该双面胶的作用为当胶膜滚筒上的胶膜用完后,即可以该双面胶粘贴至胶膜滚筒的尾端,以便于可自动切换胶膜滚筒以供包装机包装时使用。前述的可自动粘贴双胶膜滚筒的包装机,其中,V型摇臂亦可为一单柱型摇臂。前述的可自动粘贴双胶膜滚筒的包装机,其中,于背板的背面分别对应于轴杆处分别具有一凸轮,而于各个凸轮的外侧以间隔距离设有一微动开关,相对于偏心滚轮与未偏心滚轮的背面各设一链轮,介于两链轮间穿设一链条。前述的可自动粘贴双胶膜滚筒的包装机,其中,一电磁阀设置于背板的背面左下角处,而电磁阀的前端具有一吸放杆,吸放杆的右侧设置一链条,而链条的中段是回转绕过链轮后,再于电磁阀的略上方位置设有一弹簧。本技术至少具有如后的优点1.本技术可使双胶膜滚筒可自动粘贴衔接,以供应包装机于包装时的所需,而不需要以人工的方式置换胶膜滚筒,可大幅节省工时、成本,本技术可将习用包装机胶膜滚筒的缺点完全解决,本技术实具有明显提高包装机的功效。2.本技术的双胶膜滚筒可便于相互对正中心线,可使胶膜于包装时具有特殊的准确性与美观性。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组摇臂的正视平面动作图。图6为本技术的背视平面动作图。图7为本技术的二组摇臂的正视平面动作图。图8为本技术的背视平面动作图。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正视平面图。图10为现有的具有双胶膜滚筒的包装机的立体外观图。本技术为一种可自动粘贴双胶膜滚筒的包装机(如图1、图2所示),此图中可看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该包装机的主要目的,是可将被包装物品经由包装机的有效输送后,再输送至包装机的内部以供包装使用的需要;于包装机10的背板11上,由后向前延伸形成一组可置放双胶膜滚筒14、15的滚轴12、13,另于背板11的近底部处向前水平延伸的一中央具有长孔21的固定板20,而于长孔21的内部以适当的间隔距离设有一组相对滚轮组30,其中左侧的偏心滚轮31为一偏心轴的设计结构(如图3中所示),右侧滚轮32则为一中心轴设计结构,常态下,偏心滚轮31与未偏心滚轮32间是具有可供胶膜滚动的间隙;介于各个胶膜滚筒14、15与固定板20间各设有一摇臂组40、50,该摇臂组40是由一前后贯穿背板11的轴杆41、51及一底部具有压板43、53的压杆42、52及一V型摇臂44、54等所组成,且V型摇臂44、54的外侧上方设有一配重块45、55,以使该V型摇臂44、54加上配重块45、55的重量可略大于压杆42、52加上压板43、53的重量;而于固定板20上相对于V型摇臂44、54的底部各形成一通孔22、23(如图3中所示),而胶膜滚筒15的胶膜是可经由右侧多个滚轮组46的穿设拉动,而另一胶膜滚筒14的胶膜是可穿绕另一滚轮47后,使胶膜经由固定板20上方及V型摇臂44及压板43的底部通过,再将胶膜分别拉至固定板20的长孔21内所设置的相对滚轮组30处,其中胶膜滚筒15的胶膜是被拉至包装机10包装时使用,而另卷胶膜滚筒14的胶膜前端则缠绕至偏心滚轮31的表面处静待,且于胶膜滚筒14的胶膜前端上粘贴一双面胶50,该双面胶60的主要作用为当胶膜滚筒15上的胶膜用完后,即可以该双面胶60粘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粘贴双胶膜滚筒的包装机,主要特征在于:是在包装机的背板上,由后向前延伸形成一组可置放双胶膜滚筒的滚轴,另于背板的近底部处向前水平延伸的一中央具有长孔的固定板,而于长孔的内部以适当的间隔距离设有一组相对滚轮组,其中左侧为一偏心滚轮,右侧滚轮则为一未偏心滚轮,常态下,偏心滚轮与未偏心滚轮间是具有可供胶膜滚动的间隙,介于各个胶膜滚筒与固定板间各设有一摇臂组,该摇臂组是由一前后贯穿背板的轴杆及一底部具有压板的压杆及一V型摇臂等所组成,且V型摇臂的外侧上方设有一配重块,以 使该V型摇臂加上配重块的重量可略大于压杆加上压板的重量,而于固定板上相对于V型摇臂的底部各形成一通孔,而胶膜滚筒的胶膜是可经由多个滚轮组的穿设拉动,而另一胶膜滚筒是可经由另一滚轮的穿绕后,使胶膜则可经由固定板的上方及V型摇臂及压板的底部 通过,再使胶膜分别拉至固定板的长孔内所设置的一组相对滚轮组的表面,其中胶膜滚筒的胶膜是被拉至包装机包装时使用,而另卷胶膜滚筒的胶膜前端则缠绕至偏心滚轮的表面处静待,且于胶膜滚筒的胶膜前端上粘贴一双面胶,该双面胶的作用为当胶膜滚筒上的胶膜用完后,即可以该双面胶粘贴至胶膜滚筒的尾端,以便于可自动切换胶膜滚筒以供包装机包装时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昌煌
申请(专利权)人:馨隆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