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胶膜引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82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胶膜引导器,是用于自动包装机上,可引导包装胶膜包覆于产品上。其包括二个上引导片和二个下引导片,下引导片外侧螺固一调整座,调整座内设有一贯穿的方形斜孔,在二下引导片外侧分别斜向设有宽度调整杆,该宽度调整杆穿过所述调整座的方形斜孔,在下引导片上固定设有高度调整杆,上引导片籍一调整座套设于高度调整杆上。利用高度调整杆和宽度调整杆的配合,使该引导器可适合各种尺寸的产品。(*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包装胶膜引导器,是用于自动包装机上,尤指一种利用上、下引导片,配合高度、宽度调整杆,可适应不同宽度、高度的产品的包装胶膜引导器。自动包装机的使用,因塑料材料的包装袋的风行而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而包装胶膜引导器则是整个自动包装机中相当重要的一环,请参看图9,是现有的包装胶膜引导器的实施例图,现有引导器4是整个螺固于包装机底板上,引导器4间的距离是固定而无法调整的,产品经由输送带5进入引导器4间,而引导器4前端为一圆弧状,包装胶膜6靠于引导器4前端处形成一平面以便将产品平整包覆,一旦产品宽度大于引导器4间的距离则产品无法进入引导器4之间或产品高度大于引导器4高度时,则包装胶膜43无法将产品平整包覆,致使现有的引导器皆无法使用,而须重装另种尺寸的引导器,但重新制作一个模具需一、二天的工夫,同时须要制模工厂的师傅到包装厂试车调整,需耗费相当的代价,且颇为麻烦不经济,现时一般的工厂生产的产品达数种至数十种,则须制作数种至数十种的包装胶膜引导器,在讲究效率和经济成本的今天,那将是既无效率又不经济的。但若欲更换其他适用的引导器时,则必须将原来固定于机板上的引导器拆卸下,再将适当的固定式引导器,不但极为费时且成本亦较高。又现有的引导器因为四边皆为密闭式,仅留进出两通口,而包装产品会因为机器运转速度而有轻微的位移,造成包装不确实,但此引导器为密闭式操作人员无法查看是否有位移产生,而加以校正。且引导器在装配时各部分的角度须测量准确,现有固定式的引导器很难校对角度,故其常有胶膜脱离引导器而引起故障停机。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胶膜引导器,藉下导片配合宽度调整杆可调整下导片间距离,上导片配合高度调整杆可调整上导片的高度,因此本技术可适应不同宽度、高度的产品。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胶膜引导器,包括前端呈圆弧状的二个上引导片和二个下引导片,其特征在于下引导片外侧螺固一调整座,调整座内设有一贯穿的方形斜孔,在二下引导片外侧分别斜向设有宽度调整杆,该宽度调整杆与下引导片成一交角,该宽度调整杆穿过所述调整座的方形斜孔,该宽度调整杆固定于一座板上;在下引导片上固定设有高度调整杆,上引导片末端连结一调整座,藉调整座套设于高度调整杆上。前述的包装胶膜引导器,其特征在于高度、宽度调整杆上可以刻划有刻度以利上、下引导片精确调整。本技术的效果主要在于下引导片藉调整座于宽度调整杆上移动可调整下引导片间距离,高度调整杆是固定于下引导片上,上引导片藉调整座套设于高度调整杆上可调整上引导片的高度,配合高度、宽度调整杆,可适应不同宽度、高度的产品的包装胶膜引导器。请参阅图7、图8,本技术是应用于自动包装机7上,包装胶膜6是靠于上引导片1、下引导片2的前端弧缘,然后再进入两下引导片2间,最后包装胶膜6的两边进入两梯形板23间后有一热封模会将其封合,而包装胶膜6靠于上引导片1、下引导片2间形成一平面,其作用为平整包覆产品,且上引导片1与输送带5距离与产品高度相等方能产生平整包覆效果,上引导片1可依高度调整杆21上的刻度轻易调出所需要的高度,而本技术是利用高度、宽度调整杆调整,所以输送台和主机间的衔接间隙不会因大小尺寸的调整而造成陷阱,任何尺寸或形状的产品均可顺利的通过,不会造成机器故障而停机。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 为本技术的外观图。图2 为本技术的立体系统分解图。图3 为本技术的俯视图一。图4 为本技术的俯视图二。图5 为本技术的侧视图一。图6 为本技术的侧视图二。图7 为本技术的实施侧图。图8 为本技术引导生产包装过程图。图9 为现有品的引导生产包装过程图。请参阅图1、图2,下引导片2前端成一半圆弧状,中央处有一凸起块24,其外侧锁固有调整座22,调整座22设有一方形斜孔221,下引导片2上调整座22旁锁固一具刻度的高度调整杆21,其下引导片2边缘成一倾斜角度,上引导片1前端成一圆弧状,末端设有一调整座11,其内有一方孔12,方孔12的内径与高度调整杆21外径相等,二下引导片2相对内侧边底部份设有梯形板23;底板3上对角设有两凸柱32,一具刻度的宽度调整杆31,其外径与调整座12内的方形斜孔221内径相同,且其二端与二凸柱32间距离相等处设有二圆孔311,可将其插入方形斜孔221内以螺丝锁固,而方形斜孔221所倾斜的角度与两凸柱32间的直线与底座3所夹的角度是相同的,再将插入调整座22内的宽度调整杆31上的二圆孔311对准二凸柱32,然后将宽度调整杆31上的圆孔311套入底板3的凸柱32后,以具凸缘的插梢33插入圆孔311及凸柱32内,而将宽度调整杆31固定于底板3上,将上引导片1末端的调整座11插入高度调整杆2内然后以螺丝将二者螺固,至此本技术已完全组合完成。请参阅图3、图4,欲调整两下引导片2间的距离,先将用于螺固宽度调整杆31和下引导片2上的调整座22的螺丝予以松动,然后使下引导片2藉调整座22沿着具刻度的宽度调整杆31移动,此时二下引导片2间距离可逐渐加大或缩小,于移动至操作人员所需的刻度再加以螺固。请参阅图5、图6,欲适应产品的高度而需将上引导片1移至较高位置时,只须将螺固上引导片1上的调整座11与具刻度的高度调整杆21的螺丝松掉,再使上引导片1藉其上的调整座11沿着具刻度的高度调整杆21移至我们需要高度再加以螺固。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胶膜引导器,包括前端呈圆弧状的二个上引导片和二个下引导片,其特征在于下引导片外侧螺固一调整座,调整座内设有一贯穿的方形斜孔,在二下引导片外侧分别斜向设有宽度调整杆,该宽度调整杆与下引导片成一交角,该宽度调整杆穿过所述调整座的方形斜孔,该宽度调整杆固定于一座板上;在下引导片上固定设有高度调整杆,上引导片末端连结一调整座,藉调整座套设于高度调整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胶膜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杆、宽度调整杆上分别刻划有刻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包装胶膜引导器,是用于自动包装机上,可引导包装胶膜包覆于产品上。其包括二个上引导片和二个下引导片,下引导片外侧螺固一调整座,调整座内设有一贯穿的方形斜孔,在二下引导片外侧分别斜向设有宽度调整杆,该宽度调整杆穿过所述调整座的方形斜孔,在下引导片上固定设有高度调整杆,上引导片籍一调整座套设于高度调整杆上。利用高度调整杆和宽度调整杆的配合,使该引导器可适合各种尺寸的产品。文档编号B65B43/00GK2211957SQ9421680公开日1995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杨昌煌 申请人:馨隆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胶膜引导器,包括前端呈圆弧状的二个上引导片和二个下引导片,其特征在于:下引导片外侧螺固一调整座,调整座内设有一贯穿的方形斜孔,在二下引导片外侧分别斜向设有宽度调整杆,该宽度调整杆与下引导片成一交角,该宽度调整杆穿过所述调整座的方形斜孔,该宽度调整杆固定于一座板上;在下引导片上固定设有高度调整杆,上引导片末端连结一调整座,藉调整座套设于高度调整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昌煌
申请(专利权)人:馨隆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