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缝钢管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顶杆小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顶杆小车其内水管通过法兰与连接套连接,连接套通过两套滚动的轴承固定和定位。连接套的两端采用骨架式密封,实际的使用程中发现,这种结构的顶杆小车使用寿命很短,而且难以维护,修复成本高,同时,由于水压较大,骨架式油封的密封效果差,水容易流进轴承中,将轴承的润滑油带走,从而使轴承得不到有效的润滑,加速了轴承的磨损;此外,内水管与连接套由4颗螺栓安装在一起,时间一长螺栓就会生锈,无法拆卸,只能破坏性拆除,大大的增加了成本,而且更换水管的时候还要将顶杆小车的尾座整体拆除,非常麻烦。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宄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顶杆小车,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便于维护和制造并且生产和使用成本较低的防水顶杆小车。本技术的防水顶杆小车,包括车体和尾座,所述车体内设有内水管,所述尾座固定设置在车体的右端,尾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从尾座的左侧面延伸至尾座的右侧面,并且第一通孔与车体的内腔相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顶杆小车,包括车体和尾座,所述车体内设有内水管,所述尾座固定设置在车体的右端,尾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从尾座的左侧面延伸至尾座的右侧面,并且第一通孔与车体的内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顶杆小车还包括连接件、压盖和和对丝,所述连接件固定设置在尾座的右侧面上,并且连接件位于尾座的第一通孔处,所述连接件的右表面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内水管的右端分别穿过尾座的第一通孔和连接件并伸入至容置槽内,内水管的位于容置槽内的一端还设有挡圈,所述挡圈固定设置在内水管的外侧面上,挡圈的左侧面与容置槽的底面接触,挡圈的外侧面与容置槽的内侧面接触,所述压盖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件上,压盖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龙,史善利,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鑫鹏源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