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载主动平衡精冲模具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偏载主动平衡精冲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精冲属于无切削加工技术,是在普通冲压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密冲裁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使冲裁件的质量得到改善。相比普通冲裁,精冲在一次冲压行程中能获得尺寸精度高、冲裁面光洁度好、翘曲小且垂直度和互换性好的高质量精冲零件。当前,精冲技术综合了冲压技术的经济性和一般机械加工方法的高精度,精冲工艺加工精密轮廓可比切削加工提高效率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在很多场合可取代铸造加工、锻压加工、车加工、钻加工、磨加工等工艺。得益于其优质、高效和低耗的特点,精冲工艺在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和军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精冲模具的凸、凹模间隙非常小是精冲区别于普通冲裁的显著特点之一,且精冲过程中所需的压力通常也比普通冲压力大许多倍,因而精冲工艺对偏载十分敏感。在多工位冲压成形的初始阶段,以及模具导向精度发生变化时,模具的压力中心会偏离精冲机液压缸的中心线,使得滑块在冲压过程中承受一定的偏心载荷,产生偏载。在精冲过程中,一定程度的偏载会加剧模具的磨损钝化,精冲件的毛刺高度会不断增加,致使产品质量下降而无法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载主动平衡精冲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模板(1)、反顶杆(2)、凸模(4)、上模板(5)、压料杆(6)、限位螺钉(7)、压料板一(8)、压料板二(9)、压料板三(10)、凹模板(11);凹模板(11)设置在下模板(1)上,下模板(1)、凹模板(11)上均设有反顶杆孔,反顶杆(2)的上端穿过下模板(1)的反顶杆孔后再穿入凹模板(11)的反顶杆孔中;上模板(5)上设有多个压料杆孔,压料杆(6)的上端与压边缸相接触,压料杆(6)的下端穿过上模板(5)上的压料杆孔;压料板一(8)、压料板二(9)、压料板三(10)的上面分别设有压料杆(6),并且分别与对应的压料杆(6)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载主动平衡精冲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模板(1)、反顶杆(2)、凸模(4)、上模板(5)、压料杆(6)、限位螺钉(7)、压料板一(8)、压料板二(9)、压料板三(10)、凹模板(11);凹模板(11)设置在下模板(1)上,下模板(1)、凹模板(11)上均设有反顶杆孔,反顶杆(2)的上端穿过下模板(1)的反顶杆孔后再穿入凹模板(11)的反顶杆孔中;上模板(5)上设有多个压料杆孔,压料杆(6)的上端与压边缸相接触,压料杆(6)的下端穿过上模板(5)上的压料杆孔;压料板一(8)、压料板二(9)、压料板三(10)的上面分别设有压料杆(6),并且分别与对应的压料杆(6)的下端相接触;压料板一(8)、压料板二(9)和压料板三(10)均通过限位螺钉(7)安装在上模板的下方,在压料板一(8)、压料板二(9)和压料板三(10)上均设有凸模孔;凸模的个数与压料板的数目相同,共有3个,凸模(4)位于上模板(5)的下方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林,刘艳雄,王秋林,赵新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