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6765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按配方将隐丹参酮、卵磷脂、胆固醇溶解于有机相,将神经酰胺溶解于水相中,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预热,在磁力搅拌的同时,将所得有机相缓慢滴入溶解有神经酰胺的水相中,持续搅拌使有机相挥发,转移至棕色玻璃瓶中保存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显著提高隐丹参酮渗透皮肤的速率,在增加局部效应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药物进入体循环的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用有机溶剂注入法制备,显著改善了隐丹参酮水溶性差、不稳定等性能,能够提高隐丹参酮透过角质层的渗透速率,增加药物的皮肤滞留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制备成凝胶剂、软膏、贴剂等各种透皮给药剂型,能进一步扩大隐丹参酮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 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 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S)是唇形科植物丹参脂溶性成分中具有很强代 表性的组分。在外用治疗皮肤病方面,它在改善微循环、消退炎症、修复皮损等方面均体现 出较强的活性。目前,市面上含有隐丹参酮的外用成药主要以治疗痤疮为主,例如丹参酮软 膏、克痤隐酮软膏、克痤隐酮凝胶等。临床上使用以隐丹参酮为有效成分的丹参制剂治疗 炎症性和脓疱性痤疮效果显著,而且动物实验显示无毒无刺激。总丹参酮分离的化学成分 经体外抑菌试验证明,隐丹参酮的抑菌活性最强,且含量较高。然而在隐丹参酮的研宄历 程中,其逐渐显现的一些特性大大限制了其在产品剂型上的应用,例如水溶性差、见光易分 解、对肝药酶具有诱导作用等。因此,针对市场上隐丹参酮制剂剂型的传统化、单一化以及 药物本身的特性,利用现代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开发一种增强隐丹参酮稳定性的皮肤局部 给药新剂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皮肤角质类脂体又名神经酰胺脂质体(CeraS〇me S,CS),属于脂质体近年发展的新 型递药系统,主要由极性接近皮肤角质层的神经酰胺(Ceramide)、胆固醇等组成。饱和脂质 如神经酰胺、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等一起构成了角质层的渗透屏障,能有效阻隔物质的交 换。皮肤角质类脂体的磷脂双分子层由类角质层脂质组成,其中神经酰胺作为皮肤角质层 的重要组分之一,具有保湿、维持皮肤屏障、抗过敏、抗衰老、诱导细胞凋亡等生理功能,具 有潜在的医疗应用价值。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有使药物浓集于靶部位,提高疗效和降低不 良反应的作用。神经酰胺与脂质体的结合,一方面提高了脂质体溶解角质层并穿透细胞的 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包封其他药物或活性成分,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使药物能够 更稳定地释放到相应的组织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制剂,其为混悬液状态,药 物作用持续时间长,透皮速率快,生物利用度得到有效提高。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制剂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制剂, 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配方包括以下组分:隐丹参酮0. 5~7份、神经酰胺30~100 份、卵磷脂20~125份、胆固醇10~200份、有机相800~5000份、水相2000~12500份。 所述的神经酰胺为水溶性神经酰胺。 所述的卵磷脂选自大豆卵磷脂、氢化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所述的有机相选自无水乙醇或乙醚。 所述的水相选自蒸馏水,或者是pH7. 4或pH5. 8的磷酸缓冲盐溶液。 上述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将隐丹参酮、卵磷脂、胆固醇溶解于有机相;(2)将神经酰胺溶解于水相中,并置于磁力搅 拌器上预热;(3)在磁力搅拌的同时,将步骤(1)所得有机相缓慢滴入溶解有神经酰胺的水 相中,持续搅拌使有机相挥发,转移至棕色玻璃瓶中保存即得。 所述步骤(2)中预热至温度为30-70°C。 所述步骤(3)中的磁力搅拌速度为200-600rpm,搅拌时间为2-4h。 所述步骤(3)中,有机相用注射器缓慢滴入水相中。 所述步骤(3)中,持续搅拌过程中温度保持在30_70°C范围内。 将隐丹参酮制备成皮肤角质类脂体制剂用于治疗痤疮,克服了传统激素类药物副 作用大的缺点、以及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的弊端,更重要的是,由于皮肤角质类脂体的组 成成分与角质层相近而更易与角质层相互融合,从而能显著提高隐丹参酮渗透皮肤的速 率。且皮肤角质类脂体作为脂溶性药物载体时,在增加局部效应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药物进 入体循环的量。由此一来,神经酰胺的存在使得制剂更好地与患处皮肤角质层结合,提高了 隐丹参酮在局部皮肤的生物利用度。另一方面,与其他局部给药新剂型相比,隐丹参酮皮肤 角质类脂体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其中不添加微乳制备过程中需要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 面活性剂,减少了制剂对皮肤的刺激性等。 本专利技术用有机溶剂注入法制备的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制剂,显著改善了隐丹 参酮水溶性差、不稳定等性能,能够提高隐丹参酮透过角质层的渗透速率,增加药物的皮肤 滞留量。且在体药动学研宄表明,与隐丹参酮普通凝胶相比,在给予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 体凝胶能显著提高皮肤的局部生物利用度,减少副作用,且12h的持续释放时间使药物能 够在皮肤长时间保持有效浓度。本专利技术的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可制备成凝胶剂、软膏、 贴剂等各种透皮给药剂型,能进一步扩大隐丹参酮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的应用。【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的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在透射电镜下的形态;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的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制剂与隐丹参酮普通制 剂的体外透皮试验结果,其中:CTS-CS gel-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凝胶;CTS gel-隐 丹参酮普通凝胶; 图3是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制剂与隐丹参酮普通制剂的皮肤滞留量试验结 果,其中:CTS-CS gel-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凝胶;CTS gel-隐丹参酮普通凝胶; 图4是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制剂与隐丹参酮普通制剂应用于大鼠皮肤后微 透析采样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皮下组织液和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变化结果,其中:CTS_CS gel-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凝胶;CTS gel-隐丹参酮普通凝胶。【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算,配方包括以 下组分:隐丹参酮0. 5~7份、神经酰胺30~100份、卵磷脂20~125份、胆固醇10~200 份、有机相800~5000份、水相2000~12500份。配方中隐丹参酮为主药;卵磷脂、神经酰 胺作为成膜材料,其中卵磷脂优选自大豆卵磷脂、氢化卵磷脂、蛋黄卵磷脂中的一种或两种 混合;胆固醇为膜稳定剂,调节膜的流动性;有机相选自无水乙醇或乙醚;神经酰胺为水溶 性神经酰胺;水相可根据药物性质,选择不同pH值的磷酸缓冲盐溶液或蒸馏水。 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注入法制备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具体制备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1)将隐丹参酮、卵磷脂、胆固醇溶解于少量有机相:(2)将神经酰胺溶解于水 相中,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预热至处方温度,优选的温度为30-70°C ;(3)在磁力搅拌的同 时,将上述有机相用注射器缓慢滴入水相中,维持步骤(2)的温度持续搅拌使有机相挥发, 转移至棕色玻璃瓶中保存即得。步骤(3)中优选的磁力搅拌速度为200-600rpm,搅拌时间 为 2-4h。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特定例子。 实施例1 将隐丹参酮1. 5mg、大豆卵磷脂0.lg、胆固醇0. 025g溶解于3mL无水乙醇中得到 有机相;将神经酰胺〇. 〇3g溶解于10mLpH7. 4的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得到水相,并置于磁力搅 拌器上预热至50°C;保持温度,保持磁力搅拌速度为600rpm,将有机相用注射器缓慢滴入水 相中,持续搅拌3h使乙醇挥发,转移至棕色玻璃瓶中保存即得。 实施例2 将隐丹参酮1. 5mg、大豆卵磷脂0.lg、胆固醇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丹参酮皮肤角质类脂体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算,配方包括以下组分:隐丹参酮0.5~7份、神经酰胺30~100份、卵磷脂20~125份、胆固醇10~200份、有机相800~5000份、水相2000~125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左婷朱红霞陈活计翁立冬乡世健洪军辉曹思玮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