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639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包括一热成型装置、一冲孔装置、一夹带装置,还包括:一检知装置及一控制装置;检知装置,包括检测成型温度的温度检测器、检测成型进气压力的压力检测器及检测所冲出的定位孔是否准确的光检测器,温度检测器设在热成型装置中,压力检测器设在热成型装置的气嘴的空气通道中,光检测器设在冲孔装置后,以及一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讯号并产生警示讯号,并控制各装置的驱动器及水循环通道的启闭。(*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特别是一种具有检测能力,在连续制造胶壳的过程中,随时发现不良状况,以便立即处理,以维持产品质量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胶壳12是一种用于包装集成电路(IC)的胶壳12,在扁平的胶质料带11一侧设有连续凹壳,另一侧有连续的定位孔13。一般此种包装集成电路的胶壳是由料带10经过一连续制程,包括预热软化料带10、热气成型、冲制定位孔13及拖动料带11等制程。用于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如图2所示,依序包括有一供料装置10、一预热装置20、一成型装置30、一冲孔装置30、一夹带装置50及一卷收装置60。现今包装集成电路的胶壳12随着集成电路的小型化、多样化及接脚高密度化而日趋精密,尤其因为表面粘着技术(SMT)的自动化及零件准确定位的要求,零件在上架时就要很精确,从集成电路包装时就不容许有任何误差,所以要求包装集成电路的胶壳12在制造时就很精准。然而以往的人工抽检方法,通常是当机器制造胶壳12达到一定数量后停产,再检查制造上的误差,如果有较大的误差,则以前成品或逐批成品会因抽检不良而逐批报废,如此会耗费人力、时间及物料而且效率不高。所以面对胶壳12高质量的要求,现在采用的自动化检测机构对每一胶壳12都会严格检测,如果有不良状况产生,必须立即停产,并排除不良状况,以避免造成质量低落及后续物料、人力的浪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检测装置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藉由检测装置可随时发现制造过程中的不良状况,并立即排除不良状况,以维持产品质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检测装置监控制造过程及检验成品,产生检测信号,并输出至控制装置,经由控制装置对制程进行控制动作,以达到立即控制以维护产品质量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包括一热成型装置,包括有一上模及一与上模对合的下模,其中上模与下模对合的一面设有一加热件及一气嘴,下模与上模对合的一面设有成型槽,下模下部设有一第一驱动器;一冲孔装置,包括一对料带冲制定位孔的冲孔模,冲孔模的上部设有驱动冲孔模的第二驱动器;以及一夹带装置,包括一本体,在本体一侧设有用来调整料带位置的一调位部,其一侧设有用来拖动料带的一移位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成型温度的温度检测器、检测成型进气压力的压力检测器及光检测器,温度检测器设在热成型装置中,压力检测器设在热成型装置的气嘴的空气通道中,检测所冲出的定位孔是否准确的光检测器设在冲孔装置后,以及一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装置所得的检测信号并产生警示信号,控制热成型装置、冲孔装置及夹带装置的驱动器产生往复动作,并控制热成型装置的水循环通道开启或关闭。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预热装置,其包括有一上模、一下模及一驱动上模及下模靠近料带的上缘的驱动器,上模及下模分别设有一对模具加热的加热器用。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部包括一夹板及一调节座,夹板一侧设有一夹沟,夹沟沿料带输送方向夹持料带的外侧,夹板的一面锁接于所述调节座,调节座的前部设有一调整料带位置的调整杆锁接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上。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部平行于料带输送位置的上方,设有滑杆及推杆,滑杆上穿设有可滑动的移位座,移位座固设于推杆的一端,推杆另一端设驱动器,移位座的下方设有一沟槽,沟槽可夹持所述料带的内侧,移位座于正对于沟槽的外缘设有一顶针,顶针上端设有一驱动器,驱动器推动顶针突出料带的所述定位孔。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部的驱动器为一汽缸,汽缸设有第一气嘴及第二气嘴,压缩空气经由气嘴推动所述推杆推出或回缩移位座。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部的顶针上端的驱动器为一汽缸,汽缸上设有一气嘴,压缩空气经由气嘴充气进入汽缸使顶针向下突出于料带输送位置,气嘴于停止进气状态,顶针缩回移位座。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器设在预热装置和热成型装置内。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器设于所述热成型装置的上模侧壁的气嘴上。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检测器设于所述冲孔装置和夹带装置之间。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提示制程异常状况的一警示装置。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包括用以提示制程异常状况的一闪光信号灯。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装置包括用以提示制程异常状况的一蜂呜器。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是一可编程的逻辑控制器。所述的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是一微处理器。 附图说明图1是以往胶壳的成品图。图2是以往制程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控制制程的方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预热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热成型装置上模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热成型装置下模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夹带装置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控制装置的时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控制流程示意图。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参考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是用以输入连续的料带11,经由一连串的制程后,输出连续的胶壳,在其机台上依序设有一预热装置20、一热成型装置30、一冲孔装置40、一夹带装置50、一检测装置、一控制装置80及一警示装置90。请配合图4与5所示,预热装置20将料带11预热,在本实施例中是将料带11加热至60℃~80℃。预热装置20包括有一上模21、一下模22,在上模21及下模22间有一夹槽14,夹槽14是经过预热装置和热成型装置,用以固定料带11。在上模21的上部设有一上加热模23,下模22的下部各设有一下加热模24,在上、下加热模内各设有一加热器(图中未示)。该等加热器是受控制装置所控制开启及关闭,并且在上、下加热模21和22内各设有一温度检测器71,而上加模的上部设有一第一驱动器25,第一驱动器25是一汽缸251,汽缸251设有第一气嘴252及第二气嘴253,压缩空气经由第一气嘴252及第二气嘴253分别形成推出及回缩上加热模23的动作。并且下热模24的下部设有一第二驱动器26,第二驱动器26是一汽缸261,汽缸261设有第一气嘴262及第二气嘴263,压缩空气经由第一气嘴262及第二气嘴263分别形成推出及回缩下模22的动作。请配合图4、6及7,热成型装置30使料带11经由热成型过程形成胶壳12,成型装置设有一上模31及一下模32,上模31设有一瞬间加热源33、气嘴34以及水循环通道35。上模31及下模32分别相对位于夹槽14的上方及下方,上模31对合于下模32的一面上设有一凹槽36。瞬间加热源33在本实施例中为一石英灯管;上模31自一端沿纵向于同一平面上开设有两平行通道,并自一侧壁于同一平面,垂直于纵向通道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的通道,而形成一水循环通道37。于水循环通道37的下方,上模31的一侧壁上设有一气嘴34,可平行于加热方向输入空气。热成型装置30的下模32则在对合于上模31的一面上设有欲成型的连续凹槽38,并自下模的一侧壁设有一水循环通道37。下模32的下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制造胶壳的设备,包括:一热成型装置,包括有一上模及一与上模对合的下模,其中上模与下模对合的一面设有一加热件及一气嘴,下模与上模对合的一面设有成型槽,下模下部设有一第一驱动器;一冲孔装置,包括对料带冲制定位孔的一冲孔模,冲孔模 的上部设有驱动冲孔模的第二驱动器;以及一夹带装置,包括一本体,在本体一侧设有用来调整料带位置的一调位部,其一侧设有用来拖动料带的一移位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成型温度的温度检测器、检测成型进气压力的压力检测器及光 检测器,温度检测器设在热成型装置中,压力检测器设在热成型装置的气嘴的空气通道中,检测所冲出的定位孔是否准确的光检测器设在冲孔装置后,以及一控制装置,接收所述检测装置所得的检测信号并产生警示信号,控制热成型装置、冲孔装置及夹带装置的驱动器 产生往复动作,并控制热成型装置的水循环通道开启或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洋亨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