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生物蛋白基掺氮多孔炭材料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容电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4403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生物蛋白基掺氮多孔炭材料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容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提供一种以可再生生物蛋白为原料,制备出具有高氮元素含量,高比表面积、分级孔结构的多孔炭材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并拓展活性炭的专业应用,例如,锂离子电容电池等新型绿色储能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生物蛋白基掺氮多孔炭材料组装成的锂离子电容电池具有高表现的电化学特性,即具有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在恒流充放电的电流密度为0.1A/g,1A/g下的比容量分别达到1865mAh/g,1005mAh/g),1C恒流充放电循环300次容量仍然高达1287mAh/g。是一种理想的实用性锂离子电容电池的负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属于电化学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增加也日益严重,人们迫切需要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此背景下,新型化学储能装置(如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放电容量、循环寿命长以及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空间技术和国防工业等领域,并成为近年来人们研宄的热点。目前市场上锂离子电池等其共同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能量密度,但功率密度很低,充电时间长。因而难以满足对功率密度要求很高的储能装置的应用领域。超级电容器又称电化学电容器,它具有充放电速度快、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循环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宽、安全性高等特点,但一般的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比较低,限制了其广泛使用。因此人们期待开发一种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寿命的新型绿色储能器件的出现。作为一种新的绿色储能器件,锂离子电容电池兼有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超级电容器的高功率。锂离子电容电池开发的关键技术在于电极材料,而生物蛋白基掺氮多孔炭材料既有可以作为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生物蛋白基掺氮多孔炭材料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容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依靠可再生生物蛋白为原料,制备出具有高氮元素含量,高比表面积、分级孔结构的多孔炭材料,作为锂离子电容电池的电极材料。组装成一种高功率、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容电池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传宝侯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