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介孔三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4141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1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合成领域,涉及一种介孔三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盐酸和乙酸加入乙醇溶液中,配制成溶解体系;(2)在上述溶解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并充分搅拌溶解;(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硝酸铜、硝酸锰溶液和钛酸正丁酯,搅拌均匀;(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转移到培养皿中,干燥后得到透明薄膜;(5)将所得透明薄膜焙烧,得到介孔三元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材料为有序介孔材料,比表面积高,组分分散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合成领域,涉及。
技术介绍
介孔材料的孔径分布为2~50nm,是介于微孔和大孔之间的一种孔材料。介孔材 料的孔径分布在保持了高比表面积的同时还能为大分子提供吸附和反应的空间,并且保持 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因此介孔材料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如:介孔硅、介孔碳以及介孔 金属氧化物材料。 金属氧化物常常作为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而负载在高比表面积的载体上而制备成 催化剂。最简单的制备方法是浸渍法,简单来说是将准备好的载体和金属的盐溶液混合,金 属元素附着在载体的表面或孔道中,经过过滤、干燥和焙烧等步骤后,得到最终的有催化活 性的材料。但是这种方式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活性组分,即金属氧化物在载体表面的分散 性不好,会有团聚的现象产生,从而降低了活性位点的数量;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载体表 面的金属氧化物可能会脱落,造成活性组分的流失。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溶胶凝 胶法、气相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等。这些方法因有些制备方法复杂,有些活性组 分负载量低而有可改进之处。因此,研究制备方法简单、比表面积高、活性组分分散性好和 负载量高、稳定性高的介孔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金属氧化物材料合成方法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介孔三 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介孔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盐酸和乙酸加入乙醇溶液中,配制成溶解体系; (2)在上述溶解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并充分搅拌溶解; (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硝酸铜、硝酸锰溶液和钛酸正丁酯,搅拌均 匀;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转移到培养皿中,干燥后得到透明薄膜; (5)将所得透明薄膜焙烧,得到介孔三元复合材料。 所述的步骤(1),溶解体系中盐酸和乙酸的浓度分别为30~50g/L和60~100g/ L0 所述的步骤(2)中的表面活性剂为F127或P123, F127是一种三嵌段共聚物聚氧 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分子式为EOici6PO7qEOici6 ;其中F127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10~ 1:20 ;P123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10~1:20。 所述的步骤(3)中,按Cu:Mn:Ti= (1~5) : (1~5) : (40~48)的元素摩尔比 加入硝酸铜、硝酸锰溶液和钛酸正丁酯,其中钛酸正丁酯与F127的质量比为1:1~3:1 ;然 后在40°C下剧烈搅拌1~3小时,转速为300~500转/分钟。钛酸正丁酯与P123的质量 比为1:1~3:1 所述的步骤(4)中,混合物放置在40°C和40~60%相对湿度的环境下,静置12~ 24小时,挥发。 所述的步骤(5)中,在350~550°C下焙烧5小时。 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介孔三元复合材料。 所述的介孔三元复合材料的物理参数为:颗粒粒径05~8 mm,比表面积大于 150m2/g,孔容积大于0· 3mL/g ;按摩尔比包括2~10%Cu0, 2~10%Mn0x和80~96%Ti02,其 中MnOx为MnO2和Mn2O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孔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出的介孔三元 复合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有序度高、活性组分含量高、各组分分散性好、热稳定性高等 特点。通过操作简单的一步法,将三种金属氧化物均匀的结合在一起,从而组成介孔的孔结 构。这样,活性组分Cu和Mn嵌入介孔的骨架之中,在应用时能稳定的存在,而不会迁移出 来或者发生团聚的情况。材料整体的介孔结构有利于反应物分子的自由扩散,从而提高了 该材料在化学反应应用中的催化活性。【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 1)取适量的盐酸和乙酸加入乙醇溶液中,配制成溶解体系,其中盐酸和乙酸的浓 度分别为50g/L和100g/L ; (2)在上述溶解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F127,并充分搅拌溶解,其中F127与乙醇的 质量比为1:20 ; (3)按Cu:Mn:Ti=l :1:48的元素摩尔比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硝酸铜、硝酸锰溶液 和钛酸正丁酯,其中钛酸正丁酯与F127的质量比为3:1,然后在40°C下剧烈搅拌1小时,转 速为500转/分钟; (4)将上述混合物转移到培养皿中,放置在40°C和40%相对湿度的环境下,挥发12 小时;然后再在65°C下干燥24小时; (5)将所得透明薄膜在350°C下焙烧5小时,得到所述材料。 所得材料颗粒粒径05~8 mm,比表面积=300m2/g,孔容积大于0. 3mL/g ;按摩尔比 包括 2%Cu0, 2%Mn0x 和 96%Ti02,其中 MnOx 为 MnO2 和 Μη203。 实施例2 ( 1)取适量的盐酸和乙酸加入乙醇溶液中,配制成溶解体系,其中盐酸和乙酸的浓 度分别为30g/L和60g/L; (2)在上述溶解液中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并充分搅拌溶解,其中F127与乙醇的 质量比为1:10 ; (3)按Cu:Mn:Ti=5:5:40的元素摩尔比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硝酸铜、硝酸猛溶液 和钛酸正丁酯,其中钛酸正丁酯与F127的质量比为1: 1,在40°C下剧烈搅拌3小时,转速为 300转/分钟; (4)将上述混合物转移到培养皿中,放置在40°C和60%相对湿度的环境下,挥发24 小时;然后再在65°C下干燥48小时; (5)将所得透明薄膜在450°C下焙烧5小时,得到所述材料。 所得材料颗粒粒径05~8 mm,比表面积=200m2/g,孔容积大于0. 3mL/g ;按摩尔比 包括 10%Cu0,10%Mn0x 和 80%Ti02,其中 MnOx 为 MnO2 和 Μη203。 实施例3 ( 1)取适量的盐酸和乙酸加入乙醇溶液中,配制成溶解体系,其中盐酸和乙酸的浓 度分别为40g/L和80g/L; (2)在上述溶解液中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并充分搅拌溶解,其中F127与乙醇的 质量比为1:15 ; (3)按Cu:Mn:Ti=5:5:90的元素摩尔比在上述混合液中加入硝酸铜、硝酸猛溶液 和钛酸正丁酯,其中钛酸正丁酯与F127的质量比为2:1,在40°C下剧烈搅拌2小时,转速为 400转/分钟; (4)将上述混合物转移到培养皿中,放置在40°C和50%相对湿度的环境下,挥发24 小时;然后再在65°C下干燥48小时; (5)将所得透明薄膜在550°C下焙烧5小时,得到所述材料。 所得材料颗粒粒径05~8 mm,比表面积=260m2/g,孔容积大于0. 3mL/g ;按摩尔比 包括 5%Cu0, 5%Mn0x 和 90%Ti02,其中 MnOx 为 MnO2 和 Μη203。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 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 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这里的实施 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 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 一种介孔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 将盐酸和乙酸加入乙醇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孔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1)将盐酸和乙酸加入乙醇溶液中,配制成溶解体系;(2)在上述溶解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并充分搅拌溶解;(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硝酸铜、硝酸锰溶液和钛酸正丁酯,搅拌均匀;(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转移到培养皿中,干燥后得到透明薄膜;(5)将所得透明薄膜焙烧,得到介孔三元复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伟闵弘扬姜序李丹丹陈旺源陈敏骏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