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机的操作画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4129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1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误动作的注射成型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注射成型机具备:触控面板,包括接收输入操作的操作部及显示操作画面的显示部;以及控制部,将与所述操作部的输入操作相应的操作画面显示在所述显示部,所述操作画面将多个输入部显示在同一个画面上,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多个输入部被操作时,输出执行注射成型机的规定动作的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4年3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4-067215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机的操作画面
技术介绍
注射成型机具备:触控面板,包括接收输入操作的操作部及显示操作画面的显示部;以及控制部,将与操作部的输入操作相应的操作画面显示在显示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99593号公报存在因操作画面的误操作而导致注射成型机误动作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误动作的注射成型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备:触控面板,包括接收输入操作的操作部及显示操作画面的显示部;以及控制部,将与所述操作部的输入操作相应的操作画面显示在所述显示部,所述操作画面将多个输入部显示在同一个画面上,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多个输入部被操作时,输出执行注射成型机的规定动作的执行信号。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误动作的注射成型机。【附图说明】图1是表不剖切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一部分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操作画面的图。图中:10-合模装置,12-固定压板,13-可动压板,26-合模马达,30-模具装置,32-定模,33-动模,50-注射装置,70-控制器,71-操作部,72-显示部,73-触控面板,75-控制部,76-存储部,77-CPU,80-操作画面,81A?81D-动作开关按钮,83-动作许可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各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应的结构标注相同或相应的符号并省略说明。图1是表示剖切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一部分的图。如图1所示,注射成型机具有框架Fr、合模装置10、注射装置50及控制器70。合模装置10进行模具装置30的闭模、合模及开模。合模装置10,例如具有固定压板12、可动压板13、后压板15、连接杆16、肘节机构20及合模马达26。在合模装置10的说明中,将闭模时的可动压板13的移动方向(图1中右方向)设为前方,开模时的可动压板13的移动方向(图1中左方向)设为后方来进行说明。固定压板12固定于框架Fr。在固定压板12的与可动压板13对置的面上安装有定模32。可动压板13沿着铺设于框架Fr上的引导件(例如导轨)17移动自如,且相对于固定压板12进退自如。在可动压板13的与固定压板12对置的面上安装有动模33。由定模32及动模33构成模具装置30。通过使可动压板13相对于固定压板12进退,进行模具装置30的闭模、合模及开模。后压板15通过多根(例如4根)连接杆16与固定压板12连结,且沿着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地载置于框架Fr上。另外,后压板15也可以沿着铺设于框架Fr上的引导件移动自如。后压板15的引导件也可以与可动压板13的引导件17共用。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压板12固定于框架Fr,后压板15相对于框架Fr沿着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但也可以是后压板15固定于框架Fr,固定压板12相对于框架Fr沿着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连接杆16平行于模开闭方向,且根据合模力而延伸。在至少I根连接杆16上安装有合模力检测器18。合模力检测器18可以是应变仪式,通过检测连接杆的应变来检测合模力。另外,合模力检测器18并不限定于应变仪式,可以是压电式、容量式、液压式及电磁式等,且其安装位置也并不限定于连接杆16。肘节机构20配设于可动压板13与后压板15之间,且分别安装于可动压板13及后压板15。通过肘节机构20沿着模开闭方向伸缩,由此可动压板13相对于后压板15进退。合模马达26经由肘节机构20使可动压板13移动。在合模马达26与肘节机构20之间,设置有作为将合模马达26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肘节机构20的运动转换部27的滚珠丝杠机构。合模马达26通过使可动压板13前进,从而进行闭模。闭模结束后,产生合模马达26的推动力乘以肘节倍率的合模力,通过合模力进行合模。合模时在动模33与定模32之间形成型腔空间34,在型腔空间34内填充有液态的成型材料。型腔空间34内的成型材料被固化而成为成型品。之后,合模马达26通过使可动压板13后退,从而进行开模。注射装置50向模具装置30内填充成型材料。注射装置50具有缸体51、螺杆52、计量马达53及注射马达54。注射装置50的说明中,与合模装置10的说明不同,将填充时的螺杆52的移动方向(图1中左方向)设为前方,计量时的螺杆52的移动方向(图1中右方向)设为后方来进行说明。缸体51对从供给口 51a供给的成型材料进行加热。供给口 51a形成于缸体51的后部。在缸体51的外周设置有加热器等加热源。在缸体51的前端设置有喷嘴56。螺杆52在缸体51内配设为旋转自如且进退自如。计量马达53通过使螺杆52旋转,沿着螺杆52的螺旋状的槽向前方输送成型材料。成型材料被送至前方的同时,通过来自缸体51的热而逐渐熔化。随着液态的成型材料被送至螺杆52的前方并积蓄于缸体51的前部,螺杆52后退。注射马达54通过使螺杆52前进,将积蓄于螺杆52前方的液态的成型材料填充于模具装置30的型腔空间34内。之后,注射马达54向前推压螺杆52,并向型腔空间34内的成型材料施加压力。能够补充因欠注或缩痕等导致的不足的成型材料。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注射装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备: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包括接收输入操作的操作部及显示操作画面的显示部;以及控制部,将与所述操作部的输入操作相应的操作画面显示在所述显示部,所述操作画面将多个输入部显示在同一个画面上,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多个输入部被操作时,输出执行注射成型机的规定动作的执行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羽野胜之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