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医学领域,涉及,还涉及由所述超顺磁性纳米颗粒制备得到的超顺磁性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通过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发生进动产生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的一种技术。相对于其他成像手段,MRI具有以下三点优势:一、对软组织有极好的分辨力;二、各种参数都可以用来成像,多个成像参数能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三、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损伤。在逐步的研宄过程中人们发现某些不同组织的弛豫时间相互重叠严重限制了 MRI的成像能力,因此人们开始认识到使用磁共振成像造影剂来提高MR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MRI造影剂通过改变局部组织中水质子的弛豫速率,提高正常与患病部位的成像对比度从而显示体内器官的功能与状态。MRI造影剂主要有顺磁性造影剂和超顺磁性造影剂两大类。目前常用的顺磁性造影剂是二乙二胺醋酸钆(Gd-DTPA),但这种造影剂体内分布无特异性,入血后迅速进入细胞间隙,要在成像时间内保持足够的浓度,需注射较大剂量,而且只能改变组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将二价铁和三价铁化合物与碱溶液反应,而后以水溶性柠檬酸化合物为修饰剂,以共沉淀方法得到表面包覆有水溶性柠檬酸化合物的四氧化三铁超顺磁性纳米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代凤英,胡冰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