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成专利>正文

带挡风罩的仿扑翼效果的转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994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带挡风罩的仿扑翼效果的转翼装置,涉及航空及其模型技术领域,它主要由转翼、挡风罩和轴承等组成,转翼靠其转翼轴通过轴承与挡风罩的两端相连,转翼在动力的驱动下作圆周运动,当转翼的翼片转到挡风罩外侧时产生仿扑翼效果的力作为飞行器的升力和推力,通过改变转翼迎风角度和转翼的转速而改变飞行器受力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可以控制飞行器的飞行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转翼装置结构简单、效率高、操控方便,使用此装置可制造出具有实用性的、仿扑翼飞行效果的飞行器及其模型,它将为航空业的发展增砖添瓦,将会给航空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及其模型
,特别是一种用于飞行器的用来 产生升力和推力的仿扑翼效果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世上现有的飞行器产生升力和推力的装置有较多不足如直升 机的旋翼机构复杂,旋翼工作效率较低;固定翼飞机的机翼只能产生升 力,不能产生推力;普通扑翼机的翅膀上、下往复扑动,结构复杂,对 材料的要求很高,可操作性差;如2005年6月22日公告的申请号为 200410067039.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所提出的那样,"扑翼"虽 然是转动工作的,但其结构较复杂,操作也相对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利用目前发动机、 电动机输出轴多作圆周运动而圆周运动比上下扑动的往复运动要容易实 现得多的优势,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即带挡风罩的仿扑翼效果的转翼 装置,发扬了扑翼下扑时产生升力和推力的优点,而同时克服了扑翼上 扑时的负面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带挡风罩的仿扑翼效果 的转翼装置,应用于飞行器及其模型上,用来产生升力和推力,主要由转翼1或1A或1B、挡风罩2或2A或2B和两端轴承3、 4等组成,其 特征在于转翼1或1A或1B靠其转翼轴13通过轴承3、 4与挡风罩2或2A或2B的两端相连,转翼1或1A或1B在动力的驱动下作圆周运 动,当转翼1或1A或1B的翼片转到挡风罩2或2A或2B外侧时产生 仿扑翼效果的力作为飞行器的升力和推力,通过改变转翼1或1A或1B 的转速和迎风角度来改变飞行器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控制飞行器的 飞行状态。进一步地,转翼1或1A或1B由转翼轴13和安装在其上的 翼片ll、 11' 、 12、 12'或11A、 12A或11B、 12B组成,翼片的平面 形状分为矩形、梯形或半圆弧形;且所有转翼的翼片径向从根部至尖部 由厚逐渐变薄。进一步地,当翼片的平面形状为矩形或梯形时,罩在转 翼1或1A外的挡风罩2或2A由挡风板21和其两端面组成,挡风板21 的内壁是一个光滑的半圆弧形曲面,该曲面的弧度为180°或大于180 ° ,曲面半径大于转翼1或1A的翼尖的旋转半径,挡风罩2或2A的 两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转翼1或1A的翼片根部的轴向长度。进一步地, 当翼片的平面形状为半圆弧形时,罩在转翼1B外的挡风罩2B是一个 内壁光滑的半球形曲面,该曲面的弧度为180°或大于180° ,曲面半 径大于转翼1B的翼片半径。进一步地,当翼片的平面形状为矩形或梯 形时,挡风罩2或2A的两个端面有两种形式a、端面不是封闭的,即 可以通风;b、端面是封闭的,即不可以通风。进一步地,数片翼片均 匀分布在转翼轴13上,且翼片平面与转翼轴13的轴线的夹角在0°至 15°之间。进一步地,该转翼装置安装在飞行器上有三种方式a、转 翼装置中的转翼轴13的轴线与飞行器的前后方向一致;b、转翼装置中 的转翼轴13的轴线与飞行器的左右方向一致;c、转翼装置中的转翼轴 13的轴线与飞行器的上下方向一致。进一步地,当转翼装置用于需要将转翼轴13的轴线与飞行器的前后方向一致或上下方向一致的飞行器时, 翼片的轴向厚度自前至后或自上至下由厚逐渐变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效果象鸟或昆虫扑翼一样, 装在飞行器上能使飞行器结构简单、效率高、飞行稳定、安全可靠、操 控方便的产生升力和推力的带挡风罩的转翼装置。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转翼装置示意图2.1是图1中翼片为矩形时的转翼主视图2.2是图2.1的侧视图2.3是图2.1的俯视图3是第一种转翼装置的挡风罩的示意图4.1是图1中翼片为梯形时的转翼主视图4.2是图4.1的侧视图4.3是图4.1的俯视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转翼装置示意图6.1是图5中转翼主视图6.2是图6.1的侧视图6.3是图6.1的俯视图7是第二种转翼装置的挡风罩的示意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转翼装置示意图9.1是图8中转翼主视图9.2是图9.1的侧视图;图9.3是图9.1的俯视图IO是第三种转翼装置的挡风罩的示意图; 图11.1是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11.2是图11.1的侧视图; 图11.3是图11.1的俯视图; 图12.1是实施例2的主视图12.2是图12.1的侧视图; 图12.3是图12.1的俯视图13.1是实施例3的主视图13.2是图13.1的侧视图; 图13.3是图13.1的俯视图14.1是实施例4的主视图14.2是图14.1的侧视图; 图14.3是图14.1的俯视图; 图15.1是实施例5的主视图; 图15.2是图15.1的侧视图; 图15.3是图15.1的俯视图。图^图4.3是翼片为矩形或梯形,挡风罩2的两端面不封闭,且翼 片平面与转翼轴的轴线的夹角大于O。、小于或等于15。的转翼装置的示意图。为便于区分,以下将这种转翼装置称为第一种转翼装置。图5 图7是翼片为矩形,挡风罩2A端面封闭,翼片平面与转翼轴 13的轴线夹角为0。的转翼装置的示意图。为便于区分,以下将这种转翼装置称为第二种转翼装置。图8 图IO是翼片为半圆形,挡风罩2B为半球形曲面,且翼片平 面与转翼轴13的轴线夹角为0°时的转翼装置的示意图。为便于区分, 以下将这种转翼装置称为第三种转翼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转翼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种转翼装置如图1 图3所示由动力装置提供能量给转翼1, 转翼1作圆周运动,当转翼1的翼片11或12转动到挡风罩2的外边--即如图1的右边时,此时翼片自上而下转动,象飞鸟翅膀向下扑动一样, 将空气往下压,在空气的反作用力作用下,转翼产生向上的升力,同时, 由于此时转翼1的翼片平面与转翼轴13的轴线存在一定的夹角--相对前 方空气为负迎角,在翼片往下压空气的过程中,也会将一部分空气往后 送,在空气的反作用力下,转翼l会产生向前的推力;当转翼l,的翼片 11或12转动到挡风罩2内--即如图1的左边时,此时翼片虽然自下而 上转动,但由于安装了挡风罩2,且转翼1的翼片平面与转翼轴13的轴 线存在一定的夹角--此时相对前方空气为正迎角,空气在转翼的作用下 往后排出,在空气的反作用力作用下,转翼1产生向前的推力--这里所 说的前方即看图时的迎面方向;另外,转翼转动时也会产生向左的力, 为解决力的平衡问题,本装置在飞行器上使用时至少安装两个。当转翼 的翼片为梯形时,如图4.1~图4.3所示,转翼的翼片IT和12'的功 能同图2.1~图2.3的翼片11和12相同。第二种转翼装置如图5 图7所示由动力装置提供能量给转翼1A,转翼1A作圆周运动,当转翼1A的翼片11A或12A转动到挡风罩 2A的外边-即如图5的右边时,此时翼片自上而下转动,象昆虫翅膀向 下扑动一样,将空气往下压,在空气的反作用力作用下,转翼产生向上 的升力;当转翼1A的翼片11A或12A转动到挡风罩2A内—即如图5 的左边时,此时翼片虽然自下而上转动,但由于安装了挡风罩2A,空 气只能往外流-即往如图5的右边流动,在空气的反作用力作用下,转 翼1A产生向左的推力,固也可以将该转翼装置安装在飞行器的尾部, 作推力装置和用来改变飞行器的爬升和俯冲飞行状态用。第三种转翼装置如图8 图10所示由动力装置提供能量给转翼 1B,转翼1B作圆周运动,当转翼1B的翼片11B或12B转动到挡风罩 2B的外边--即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挡风罩的仿扑翼效果的转翼装置,应用于飞行器及其模型上,用来产生升力和推力,主要由转翼、挡风罩和两端轴承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转翼靠其转翼轴通过轴承与挡风罩的两端相连,转翼在动力的驱动下作圆周运动,当转翼的翼片转到挡风罩外侧时产生仿扑翼效果的力作为飞行器的升力和推力,通过改变转翼的转速和迎风角度来改变飞行器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控制飞行器的飞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