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春霞专利>正文

制取大豆生豆浆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939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取生豆浆的工艺方法,其中包括原料干选、浸泡、水选、磨制粉碎、磨糊稀释、过滤分离、灌装成品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批量生产。因过滤时生浆用水温差小,浆水浓度容易控制。浆水易于过滤,不易糊锣,生浆过滤后,粗蛋白含水量在2.5%以下,低于国家标准。没有煮浆后过滤散热的问题,避免了二次加温,节省能源。因蛋白质不和碳水化合物共煮,蛋白质不会产生性变,产品色泽好,且有弹性的韧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取大豆生豆浆的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豆生豆浆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提取大豆中的蛋白质及其它营养成分制作豆腐、豆制品及其食品、饮料等,基中重要的工艺手段就是要首先将大豆制成生豆浆,然后再使用形成进一步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工艺手段。目前市场常规制取豆浆的方法是:先将原料在水中浸泡,然后加水碾碎,加热分离豆渣。在上述过程中,需要在大约80-100℃的温度下把浆煮沸约30秒钟至10分钟。加热的目的是大豆蛋白温和的变性作用,可以使最终的产品如豆腐多保留水分,使豆腐变得口感更好。但因大豆中含有胶质,经煮沸后粘度增加,增加了过滤的难度。通常过滤采用0.5\\kw,23转/分的分离机,过滤效果较差。过滤不净,豆渣中的湿基粗蛋白含量较高,一般在3%以上,最高达5.5%,造成较大浪费。另外煮浆后,过滤过程中有散热问题,温度不够,还要二次加温。再者,高温煮沸后,豆子表皮的色素溶解在豆浆中,使制出的豆腐颜色发黄,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取大豆生豆浆的工艺方法,以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豆生豆浆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干选、浸泡、水选、磨制粉碎、磨糊稀释、稀释后生磨糊的过滤、出渣,灌装成品。上述工艺中各步骤的作用及工艺要求为:一、原料的干选干选的目的是为去除混杂在大豆原料中的尘土、草棍、石子等杂质。通过筛选机可除掉比大豆体积大或小的杂质,同时通过磁选去除铁性杂质,通过去石机除去原料中的石子等。二、浸泡浸泡是使豆粒吸水膨胀,有利于大豆磨制粉碎后充分提取大豆中的蛋白质。大豆的蛋白质在细胞中呈胶体状态,要想提取大豆中的蛋白质,首先要破环大豆组织结构,加水浸泡后使大豆组织结构逐渐趋于松软,细胞膜吸水膨胀后易在研磨时组织破裂,使蛋白质易于浸出。但要经过适度的浸泡,浸泡时间过长,大豆生理活性增强,呼吸作用旺盛,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其本身的生命活动会消耗大豆中的营养。因此,浸泡过度或过短对产品质量,产出率会有影响。浸泡的时间控制在4-20小时,在冬季气温较低时,时间可稍长些,夏季气温较高时,时间可缩短。浸泡后原料的吸水率为1∶2.1-2.2倍。浸泡过程中PH应按中性。三、水选根据大豆与其它杂质各不相同的比重,将浸泡后的原料通过水选,使原来和大豆颗粒相似体积的杂物或泡松散的泥土块及其它金属物进一步清除掉。-->四、磨制粉碎磨制的目的是破坏大豆的细胞组织结构,使大豆蛋白质溶于随磨制时冷淋水中,成为生大豆磨糊为提取生豆浆奠定基础。磨制粉碎过程中需加冷淋水,浸泡后的大豆与加冷淋水比例为1∶1-4,冷淋水的温度约为0-20℃,磨糊的细度为1微米至2毫米。五、磨糊稀释磨糊经稀释后便于浆的提取和、渣浆的分离。稀释时加水量为1∶1-5;过滤水温最高不超过70℃。六、生磨糊的过滤分离将稀释后的生磨糊通过过滤设备,如60-100目的甩干机或挤浆机等,把生豆浆和豆渣分开,即去除大豆纤维,最大限度获取生豆浆(大豆糊中的蛋白质)。七、灌装成品本专利技术制取大豆生豆浆的工艺方法的优点是: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批量生产。因过滤时生浆用水温差小,浆水浓度容易控制。浆水易于过滤,不易糊锣,生浆过滤后,粗蛋白含量在2.5%以下,低于国家标准。没有煮浆后过滤散热的问题,避免了二次加温,节省能源。因蛋白质不和碳水化合物共煮,蛋白质不会产生性变,产品色泽好,且有弹性和韧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制取大豆生豆浆的工艺方法经过以下步骤:-->1、原料的干选通过筛选机除掉比大豆体积大或小的杂质,通过磁选去除铁性杂质,通过去石机除去原料中的石子等。2、浸泡在室温25℃下,浸泡6小时,浸泡后原料的吸水率为1∶2倍,浸泡过程中PH值控制在6.5-7.5。3、水选,进一步除去杂质。4、磨制粉碎加入冷淋水,浸泡后的大豆与加冷淋水比便为1∶2,冷淋水的温度约为10-15℃,大豆粉碎后与水均匀混合成粥糊状,磨糊的细度为5微米至10毫米。5、磨糊稀释磨糊稀释时加入水量为1∶5;过滤水温为25-30℃。6、生磨糊的过滤分离将稀释后的生磨糊通过60目,7.5kw,1390转/分的甩干机,把生豆浆和豆渣分开,即去除大豆纤维。过滤分离3次,豆渣水分含量在85%;分离后的豆将浓度为8度(乳汁计),经检测豆渣中粗蛋白含量1.8%。7、灌装成品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制取大豆生豆浆的工艺方法经过以下步骤:1、原料的干选步骤同实施例一。2、浸泡-->在5℃下,浸泡12小时。浸泡后原料的吸水率为1∶2.8倍,浸泡过程中PH值控制在7左右。3、水选同实施例一。4、磨制粉碎加入冷淋水,浸泡后的大豆与加冷淋水比例为1∶4,冷淋水的温度约为5-8℃,大豆粉碎后与水均匀混合成粥糊状,磨糊的细度为1毫米左右。5、磨糊稀释磨糊稀释时加入水量为1∶2.5;过滤水温为45-50℃。6、生磨糊的过滤分离将稀释后的生磨糊通过80目,7.5kw,1390转/分的甩干机,把生豆浆和豆渣分开,即去除大豆纤维。过滤分离4次,豆渣水分含量在88%;分离后的豆将浓度为10度(乳汁计),经检测豆渣中粗蛋白含量1.6%。7、灌装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取生豆浆的工艺方法,经过原料预处理、浸泡、水选、粉碎、过滤成品等步骤,其特征在于:一、原料的干选经筛选机除掉比在豆体积大或小的杂质及铁性杂质、除去原料中的石子等;二、浸泡浸泡时间为4-20小时,将原料的 吸水率控制在为1∶1.5-2.8倍,浸泡过程中PH值控制在中性;三、水选:利用各不相同的比重进一步除去杂质; 四、磨制粉碎加入泠淋水,浸泡后的大豆与加泠淋水比例为1∶1-4,冷淋水的温度约为0-20℃,在大豆粉碎后与 水均匀混合成粥糊状,磨糊的细度为1微米至2毫米;五、磨糊稀释磨糊稀释时加入水量为1∶1-5;过滤水温最高不超过70℃;六、生磨糊的过滤分离将稀释后的生磨糊通过60-100目的过滤设备,经三次过滤分离,豆渣水分 含量控制在90%经以下;七、灌装或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取生豆浆的工艺方法,经过原料预处理、浸泡、水选、粉碎、过滤成品等步骤,其特征在于:一、原料的干选经筛选机除掉比在豆体积大或小的杂质及铁性杂质、除去原料中的石子等;二、浸泡浸泡时间为4-20小时,将原料的吸水率控制在为1∶1.5-2.8倍,浸泡过程中PH值控制在中性;三、水选:利用各不相同的比重进一步除去杂质;四、磨制粉碎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焦春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