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世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86429 阅读:4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0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包括车轮轴、后车轮、车轮平衡结构,车轮轴两端固定连接有后车轮,车轮轴中部设有减速电机,车轮平衡结构包括第一平衡板、第二平衡板和连接板,两平衡板平行相对而设并通过中间设有的连接板成H型连接,后车轮通过车轮轴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平衡板和第二平衡板,第一平衡板和第二平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通过设有的车轮平衡结构、减震装置,可以实现电动三轮车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身要向转弯方向一侧倾斜,电动车的重心向一侧转移到转弯的后车轮上,当车速过快或者转弯太急时容易造成翻车的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平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车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其绿色环保作用已经成为广泛的共识,其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绿色中国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电动车产业是绿色,环保产业,对降低石油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交通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且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然而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电动车在安全保护方面上还相当的欠缺,比如当电动车载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身要向转弯方向一侧倾斜,电动车的重心向一侧转移到转弯的车轮上,当车速过快或者转弯太急时容易造成翻车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包括车轮轴、后车轮、车轮平衡结构,所述车轮轴两端固定连接有后车轮,所述车轮轴中部设有减速电机,所述车轮平衡结构包括第一平衡板、第二平衡板和连接板,第一平衡板、第二平衡板平行相对而设并通过中间设有的连接板成H型连接,所述后车轮通过车轮轴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平衡板和第二平衡板,所述第一平衡板和第二平衡板的一端分别设在减速电机两侧,第一平衡板和第二平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衡板、第二平衡板左右对称在减速电机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车轮轴与车体之间连接有一减震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与车轮平衡结构成30度角设置在车轮轴上,所述后车轮是具有防滑纹路的防滑车轮。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平衡板、第二平衡板的中间。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占.V.1、本技术提供的电动三轮车通过在车轮轴与车身上连接有一车轮平衡结构,使得电动三轮车在急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不会发生倾斜翻车的事故。2、本技术提供的电动三轮车通过在车轮轴上安装有一减震弹簧,使得电动三轮车能在转弯和颠簸时重心能够自动偏移校正,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的整车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轮轴2.后车轮3.车轮平衡结构31.第一平衡板32.第二平衡板33.连接轴4.减速电机5.减震装置6.车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参考图1、图2,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包括车轮轴1、后车轮2、车轮平衡结构3,车轮轴I两端固定连接有后车轮2,车轮轴I中部设有减速电机4,车轮平衡结构3包括第一平衡板31、第二平衡板32和连接板33,第一平衡板31、第二平衡板32平行相对而设并通过中间设有的连接板33成H型连接,后车轮2通过车轮轴I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平衡板31和第二平衡板32,第一平衡板31和第二平衡板32的一端分别设在减速电机4两侧,第一平衡板31和第二平衡板32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平衡板31、第二平衡板32左右对称在减速电机的两侧,车轮轴I与车体6之间连接有一减震装置5,减震装置5与车轮平衡结构3成30度角设置在车轮轴I上,后车轮2是具有防滑纹路的防滑车轮,连接板3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平衡板31、第二平衡板32的中间。当使用该电动三轮车转弯时,两根平衡板31、32平行相对而设并通过中间设有的连接板33成H型连接,当两根平衡板31、32中的任一根倾斜一定角度时另一个会因为中间设有的起固定作用用的连接板成H型的特性同样往相同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后车轮2通过车轮轴I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平衡板31和第二平衡板32,因此当两根平衡板31、32倾斜一定角度时带动所固定的后车轮2同样往相应的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避免了电动三轮车在转弯时车速太快或者转弯太急而造成的翻车事故,且在车轮轴I与车体6之间连接有一减震装置5,减震装置5与车轮平衡结构3成30度角设置在车轮轴I上,通过这样可以减少电动三轮车所受到的颠簸以保护电动三轮车,后车轮2是具有防滑纹路的防滑车轮,避免了电动三轮车在转弯时打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包括车轮轴(I)、后车轮(2)、车轮平衡结构(3),所述车轮轴(I)两端固定连接有后车轮(2),所述车轮轴(I)中部设有减速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平衡结构(3)包括第一平衡板(31)、第二平衡板(32)和连接板(33),第一平衡板(31)、第二平衡板(32)平行相对而设并通过中间设有的连接板(33)成H型连接,所述后车轮(2)通过车轮轴(I)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平衡板(31)和第二平衡板(32),所述第一平衡板(31)和第二平衡板(32)的一端分别设在减速电机(4)两侧,第一平衡板(31)和第二平衡板(32)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板(31)、第二平衡板(32)左右对称在减速电机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轴(1)与车体之间连接有一减震装置(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5)与车轮平衡结构(3)成30度角设置在车轮轴(I)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轮(2)是具有防滑纹路的防滑车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平衡板(31)、第二平衡板(32)的中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包括车轮轴、后车轮、车轮平衡结构,车轮轴两端固定连接有后车轮,车轮轴中部设有减速电机,车轮平衡结构包括第一平衡板、第二平衡板和连接板,两平衡板平行相对而设并通过中间设有的连接板成H型连接,后车轮通过车轮轴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平衡板和第二平衡板,第一平衡板和第二平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通过设有的车轮平衡结构、减震装置,可以实现电动三轮车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车身要向转弯方向一侧倾斜,电动车的重心向一侧转移到转弯的后车轮上,当车速过快或者转弯太急时容易造成翻车的事故。【IPC分类】B62K5/027【公开号】CN204641996【申请号】CN201520109450【专利技术人】曾世标 【申请人】曾世标【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2月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动三轮车的平衡装置,包括车轮轴(1)、后车轮(2)、车轮平衡结构(3),所述车轮轴(1)两端固定连接有后车轮(2),所述车轮轴(1)中部设有减速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平衡结构(3)包括第一平衡板(31)、第二平衡板(32)和连接板(33),第一平衡板(31)、第二平衡板(32)平行相对而设并通过中间设有的连接板(33)成H型连接,所述后车轮(2)通过车轮轴(1)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平衡板(31)和第二平衡板(32),所述第一平衡板(31)和第二平衡板(32)的一端分别设在减速电机(4)两侧,第一平衡板(31)和第二平衡板(32)的另一端与所述车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世标
申请(专利权)人:曾世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