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7585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该柔性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一个集成电路,及与所述集成电路相连的源极走线;至少一个扫描驱动电路,以及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所述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与所述集成电路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相连;至少一根栅极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显示区的边角处走线为非直线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通过将所述显示区的边角处走线设置为非直线状,进而为扫描驱动电路的边角处走线留出空隙,避免出现扫描驱动电路上的某点折叠两次的情况,保证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装置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柔性显示装置是指显示面板可弯曲变形的显示装置,其包括柔性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OLED)、柔性电泳显示装置(EPD)、柔性液晶显示装置(LCD)等多种类型。与常规的显示装置不同,柔性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是柔性显示基板(阵列基板、彩膜基板等),柔性显示基板的基底由塑料等可弯曲的柔性材料制成,从而使显示装置可弯曲,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柔性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折叠到柔性显示基板的背面,进一步缩小台阶和非显示区,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柔性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折叠前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柔性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折叠后的示意图,通常会将柔性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101(即图1中虚线框之外的区域)折叠到柔性显示基板的背面,进而缩小柔性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但是,由于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105必须从非显示区101的边角区域(即A点和B点)走过,因此当非显示区101折叠到柔性显示基板的背面时,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105上在点A和点B处则需折叠两次,容易造成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105的断裂,进而导致信号的中断,影响柔性显示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一个集成电路,及与所述集成电路相连的源极走线;至少一个扫描驱动电路,以及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所述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与所述集成电路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相连;至少一根栅极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显示区的边角处走线为非直线状。可选地,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一个开槽,所述开槽位于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扫描驱动电路之间的柔性基板上。可选地,所述开槽贯穿所述柔性基板。可选地,所述显示区的边角处走线的形状为L形、弧形、U形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显示区的边角处走线具有半径为r的弧形部,且半径r与所述显示区的宽度E包含以下关系:50μm<r<0.5E。可选地,所述柔性基板还包括至少两个引脚、像素电源高电位和像素电源低电位,所述像素电源高电位连接所述显示区和所述引脚,所述像素电源低电位连接所述显示区和另一个所述引脚。可选地,所述柔性基板为有机发光显示柔性基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如上任意一种所述的柔性基板。可选地,所述集成电路、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和所述栅极走线均位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边角区之外的位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意一种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通过将显示区的边角处走线设置为非直线状,进而为扫描驱动电路的边角处走线留出空隙,避免出现扫描驱动电路上的某点折叠两次的情况,提高柔性基板的稳定性,保证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柔性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折叠前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柔性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折叠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折叠前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折叠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基板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又一种柔性显示基板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带有引脚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带有开槽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指导,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一个集成电路,及与所述集成电路相连的源极走线;至少一个扫描驱动电路,以及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所述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与所述集成电路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相连;至少一根栅极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显示区边角处走线为非直线状。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通过将显示区的边角处走线设置为非直线状,进而为扫描驱动电路的边角处走线留出空隙,避免出现扫描驱动电路上的某点折叠两次的情况,提高柔性基板的稳定性,保证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做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折叠前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折叠后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柔性基板包括显示区202和非显示区201,非显示区201位于显示区202的外围。显示区202可显示图像,非显示区201可设置用于传输信号的走线。非显示区201还包括至少一个集成电路204,及与该集成电路204相连的多条源极走线207,且集成电路204通过该多条源极走线207可为显示区202提供数据信号,进而显示区202可以显示图像。至少一个扫描驱动电路203,以及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205,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205与集成电路204、扫描驱动电路203相连,所述扫描驱动电路203设置在非显示区201中。多条栅极走线206,连接所述显示区202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203,扫描驱动电路203通过该多条栅极走线206向显示区202逐行输入扫描信号,进而显示区202开始工作。其中,显示区202边角处的走线210为非直线状。非直线状的边角处走线210可以为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205和源极走线207预留空间,因此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205可以设置在显示区202的外围,而不必贴着非显示区201的边角区域(图3中的C、D两点)设置,如图4所示,当柔性显示基板的非显示区201向后折叠时(即沿着图3中的虚线向后折叠),不会出现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205上同一个点被折叠两次的情况,避免了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205的断裂和显示不良的发生,提高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一个集成电路,及与所述集成电路相连的源极走线;至少一个扫描驱动电路,以及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所述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与所述集成电路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相连;至少一根栅极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显示区的边角处走线为非直线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位于
所述显示区的外围;
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一个集成电路,及与所述集成电路相连的源极走
线;
至少一个扫描驱动电路,以及扫描驱动电路输入走线,所述扫描驱动电路
输入走线与所述集成电路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相连;
至少一根栅极走线,连接所述显示区和所述扫描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显示区的边角处走线为非直线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至少
一个开槽,所述开槽位于所述集成电路与所述扫描驱动电路之间的柔性基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贯穿所述柔性基
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边角处走线
的形状为L形、弧形、U形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应腾钱旭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