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获取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两自由度可变泄放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2474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09:46
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包括可变泄放阀门(50),可变泄放阀门(50)设置在过渡导管(29)中的泄放入口(47)中,能够围绕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枢转点(160)旋转,能够操作成开启和闭合从过渡导管(29)向外延伸的后泄放槽口(170),且能够操作成开启和闭合向内延伸到过渡导管(29)中的前泄放槽口(180)。门(50)能够操作成在后泄放槽口(170)开启且前泄放槽口(180)闭合的第一位置到后泄放槽口(170)闭合且前泄放槽口(180)开启的第二位置之间转移而不完全闭合门(50)。门(50)能够围绕轴线(160)旋转,轴线(160)能够在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枢转点之间平移。过渡导管(29)具有比过渡导管(29)上游的增压器外护罩(222)的增压器圆锥角(A2)大至少大约10度的过渡导管圆锥角(A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获取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两自由度可变泄放阀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请求享有2012年10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No.61/712,944和2013年1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3/750346,它们都题为“GASTURBINEENGINETWODEGREEOFFREEDOMVARIABLEBLEEDVALVEFORICEEXTRACTION”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阀,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防止喘振和从增压器与核心发动机压缩机之间的导管移除冰的此类阀。
技术介绍
燃气涡轮发动机领域中已知的是提供一种可变泄放阀(VBV),通常是门,其提供泄放通路来泄放增压器与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核心发动机压缩机之间的压缩空气。空气通常从增压器与核心发动机压缩机之间的称为鹅颈管流路的物件泄放。飞行器鼓风喷气燃气涡轮发动机和此类发动机的海洋和工业变型已使用了各种类型的弯曲流路和VBV泄放门,它们收缩到流路壳体中,以便形成去往泄放导管的入口,泄放导管泄放增压器或低压压缩机排出空气流,来以如下方式将颗粒吸出流路:如Monhardt等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获取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两自由度可变泄放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其包括:可变泄放阀(49),其包括设置在过渡导管(29)中的泄放入口(47)中的可变泄放阀门(50),所述门(50)能够围绕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枢转点(160)枢转或旋转,所述可变泄放阀(49)能够操作成开启和闭合后泄放槽口(170),所述后泄放槽口(170)从所述过渡导管(29)大体上沿径向向外延伸且在位于所述门(50)的下游端或后端(54)处的后唇部(52)与所述过渡导管(29)之间延伸,并且所述可变泄放阀(49)能够操作成开启和闭合前泄放槽口(180),所述前泄放槽口(180)大体上沿径向向内延伸到所述过渡导管(29)中且在位于所述门(50)的上游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0.12 US 61/712944;2013.01.25 US 13/7503461.一种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其包括:可变泄放阀(49),其包括设置在过渡导管(29)中的泄放入口(47)中的可变泄放阀门(50),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能够围绕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枢转点枢转或旋转,所述可变泄放阀(49)能够操作成开启和闭合后泄放槽口(170),所述后泄放槽口(170)从所述过渡导管(29)大体上沿径向向外延伸且在位于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的下游端或后端(54)处的后唇部(52)与所述过渡导管(29)之间延伸,并且所述可变泄放阀(49)能够操作成开启和闭合前泄放槽口(180),所述前泄放槽口(180)大体上沿径向向内延伸到所述过渡导管(29)中且在位于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的上游端或前端(53)处的前唇部(51)与所述过渡导管(29)之间延伸;其中,所述可变泄放阀(49)能够操作成使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在所述后泄放槽口(170)开启且所述前泄放槽口(180)闭合的第一位置到所述后泄放槽口(170)闭合且所述前泄放槽口(180)开启的第二位置之间转移,而不完全闭合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能够围绕轴线枢转或旋转,所述轴线能够在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枢转点之间平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过渡导管(29),其具有相对于发动机中心线(12)的过渡导管圆锥角(A1),所述过渡导管(29)上游和附近的增压器外护罩(222)的增压器圆锥角(A2),且所述过渡导管圆锥角(A1)比所述增压器圆锥角(A2)大至少大约10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202),其用于融化从所述过渡导管(29)获得的冰,所述加热器(202)在位于所述过渡导管(29)的径向外侧的风扇毂框架(129)的径向内和轴向后区段(208)中的冰收集隔间(204)中,开口,其从所述隔间(204)到所述后泄放槽口(170),并且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能够操作成当所述后泄放槽口(170)开启时将所述后泄放槽口(170)放置成与所述隔间(204)流体地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能够操作成通过使从所述后泄放槽口(170)到所述隔间(204)的开口露出,并且相对于所述隔间(204)的隔间壁(216)密封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的后唇部(52),来将所述后泄放槽口(170)放置成与所述隔间(204)流体地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放阀导管(60),其包括从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大体上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沿周向间隔开的导管侧壁(62),所述泄放阀导管(60)还包括与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沿径向间隔开的大体上沿轴向延伸的导管外壁(64),和柔性管(230),其将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的后端(54)处的所述泄放阀导管(60)的出口(232)连接到位于所述过渡导管(29)的径向外侧的风扇毂框架(129)上的毂框架出口(234)。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能够操作成通过使从所述后泄放槽口(170)到所述隔间(204)的开口露出,并且相对于所述隔间(204)的隔间壁(216)密封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的后唇部(52),来放置所述后泄放槽口(170)。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放阀导管(60),其包括从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大体上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沿周向间隔开的导管侧壁(62),所述泄放阀导管(60)还包括与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沿径向间隔开的大体上沿轴向延伸的导管外壁(64),泄放排出导管(58),其从位于所述过渡导管(29)的径向外侧的风扇毂框架(129)引出,所述泄放排出导管(58)的排出导管延伸部(240),其从所述泄放排出导管(58)向前延伸到所述毂框架(129)中,并且所述排出导管延伸部(240)相对于所述泄放阀导管(60)密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泄放阀导管(60)上的柔性阀导管密封件(244)密封地接合的所述排出导管延伸部(240)上的柔性排出导管密封件(242)。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的后端(54)附近的沿周向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门铰链(70,72),其将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可旋转地铰接到位于所述过渡导管(29)的径向外侧的风扇毂框架(129),穿过第一和第二铰链销(74,76)的轴线,且所述第一和第二铰链销(74,76)延伸穿过固定地附接到所述风扇毂框架(129)的沿周向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铰链凸耳(86,88)中的第一和第二铰链槽口(82,84),且分别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门铰链(70,72)的挂钩凸耳(98)中的铰链孔(100)。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可变泄放设备(4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铰链槽口(82,84)为线性的。12.一种飞行器燃气涡轮发动机(10),其包括:向下游串联地流动连通的风扇(14)、增压器(16)和围绕发动机中心线(12)限定的高压压缩机(18);旁通导管(36),其与所述增压器(16)沿径向向外间隔开;环形风扇框架(33),其支承风扇壳(30),所述风扇壳(30)包绕所述风扇(14)和所述旁通导管(36);所述风扇框架(33)包括环形外框架壳(123)、风扇毂框架(129)和在其间延伸的多个沿周向间隔开的导管柱(134);过渡导管(29),其位于所述风扇毂框架(129)的径向内端(136)处,且沿轴向设置在所述增压器(16)与所述高压压缩机(18)之间且与它们流体地连通;泄放排出导管(58),其从所述风扇毂框架(129)延伸至所述旁通导管(36);至少一个可变泄放阀(49),其包括设置在所述过渡导管(29)中的泄放入口(47)中的可变泄放阀门(50);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能够围绕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枢转点枢转或旋转;所述可变泄放阀(49)能够操作成开启和闭合后泄放槽口(170),所述后泄放槽口(170)从所述过渡导管(29)大体上沿径向向外延伸且在位于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的下游端或后端(54)处的后唇部(52)与所述过渡导管(29)之间延伸;并且所述可变泄放阀(49)能够操作成开启和闭合前泄放槽口(180),所述前泄放槽口(180)与所述泄放排出导管(58)中的至少一个流体地连通,且大体上沿径向向内延伸到所述过渡导管(29)中,且在位于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的上游端或前端(53)处的前唇部(51)与所述过渡导管(29)之间延伸;其中,所述可变泄放阀(49)能够操作成使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在所述后泄放槽口(170)开启且所述前泄放槽口(180)闭合的第一位置到所述后泄放槽口(170)闭合且所述前泄放槽口(180)开启的第二位置之间转移,而不完全闭合所述可变泄放阀门(50)。1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A佩兹TO莫尼斯SA罗斯BA小普里查德GG坎宁安三世RG霍尔姆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电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