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驾驶室视线的克令吊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9991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3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化驾驶室视线的克令吊结构,所述克令吊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底座和机械臂,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机械臂,所述第三机械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与第二机械臂之间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机械臂与第三机械臂之间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三机械臂与第四机械臂之间连接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四机械臂上设有挂钩,所述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第三机械臂和第四机械臂的两端均设有耐磨块,所述第一机械臂至第四机械臂分体安装有吊臂维护通道平台,第一机械臂与第二机械臂、第二机械臂与第三机械臂、第三机械臂与第四机械臂转动连接处的吊臂维护通道平台截面为半圆形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设备
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驾驶室视线的克令吊结构
技术介绍
世界80%以上的商品贸易是通过船舶运输的,船舶航行时,合理的驾驶室视线范围是航行安全的重要保障。SOLAS规范要求:在驾驶室外正横前方从驾驶位置所见的海面视域内任何由货物、起货装置或其他障碍物造成的盲视扇形区域的遮挡,应不超过10°,从驾驶位置上所见的海面视域,在所有吃水、纵倾和甲板货状态下,自船首前方至任何一舷10°范围内每一单独的盲视区均应不超过5°。目前船舶设计一般参照规范最低要求进行,但是盲区越小对船舶航行安全越有利。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逐步提高,对驾驶室视线的优化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驾驶室视线的克令吊结构,减小驾驶员视线盲区,提高船舶驾驶的安全性,保证船员的生命安全。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化驾驶室视线的克令吊结构,所述克令吊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底座和机械臂,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机械臂,所述第三机械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与第二机械臂之间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机械臂与第三机械臂之间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三机械臂与第四机械臂之间连接有第三液压缸,所述第四机械臂上设有挂钩,所述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第三机械臂和第四机械臂的两端均设有耐磨块,所述第一机械臂至第四机械臂分体安装有吊臂维护通道平台,第一机械臂与第二机械臂、第二机械臂与第三机械臂、第三机械臂与第四机械臂转动连接处的吊臂维护通道平台截面为半圆形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分体式克令吊布置,减少驾驶室前的遮挡物,且本专利技术在机械臂与机械臂之间设有耐磨块,能够减少克令吊检修次数,延长使用寿命,通过在机械臂与机械臂之间的转动连接处设有半圆形结构维护通道平台,可对转动连接处进行全方面的检修和维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底座通过旋转气缸与第一机械臂为水平360°旋转转动配合,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机械臂旋转角度的Y型固定架。当克令吊不工作时,第一机械臂在旋转气缸的驱动下进行水平面旋转,根据实际驾驶室视线情况,使克令吊对驾驶室视线降为最低,旋转一定角度的第一机械臂通过Y型固定架进行再次固定,以免船舶在行使过程中,第一机械臂在外界影响下发生位移等不良情况发生影响驾驶室视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机械臂为可伸缩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伸缩型第一机械臂降低克令吊的垂直高度,大大降低克令吊对驾驶室视线的影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机械臂上设有供挂钩固定的槽口。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挂钩固定在第一机械臂上,使得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第三机械臂和第四机械臂首尾相连形成一整体,在船舶行使过程中,克令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配合第一机械臂进行水平旋转和第一机械臂进行上下伸缩,有效减少驾驶室前的遮挡物,优化驾驶室视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机械臂通过电机以底座为圆心在竖直面上进行上下旋转。根据实际甲板上设备布置,将克令吊在竖直面上进行上下调整。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第三机械臂相连、第四机械臂形成三角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船舶行使中,克令吊能够保持稳定,不影响驾驶人员视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机械臂与竖直面夹角为10-40°,该夹角范围内克令吊即不影响驾驶视线,又不过多占用甲板空间,使得甲板上设备布置更为合理有效。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分体式的克令吊,不工作时的克令吊能够进行良好的收纳,通过旋转气缸和电机控制能够进行合理的水平旋转和竖直旋转,减少驾驶室前的遮挡物,有效将驾驶员视线盲区缩小至6°以内,极大提高船舶驾驶的安全性,提高船舶的市场竞争力。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同时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的具体范围,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化驾驶室视线的克令吊结构,克令吊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底座和机械臂,底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机械臂1,第一机械臂I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机械臂2,第二机械臂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机械臂3,第三机械臂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机械臂4,第一机械臂I与第二机械臂2之间连接有第一液压缸,第二机械臂2与第三机械臂4之间连接有第二液压缸,第三机械臂3与第四机械臂4之间连接有第三液压缸,第四机械臂4上设有挂钩,第一机械臂1、第二机械臂2、第三机械臂3和第四机械臂4的两端均设有耐磨块,第一机械臂I至第四机械臂4分体安装有吊臂维护通道平台5,第一机械臂I与第二机械臂2、第二机械臂2与第三机械臂3、第三机械臂3与第四机械臂4转动连接处的吊臂维护通道平台5截面为半圆形结构。本实施例的底座通过旋转气缸与第一机械臂I为水平360°旋转转动配合,底座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一机械臂I旋转角度的Y型固定架。当克令吊不工作时,第一机械臂I在旋转气缸的驱动下进行水平面旋转,根据实际驾驶室视线情况,使克令吊对驾驶室视线降为最低,旋转一定角度的第一机械臂I通过Y型固定架进行再次固定,以免船舶在行使过程中,第一机械臂I在外界影响下发生位移等不良情况发生影响驾驶室视线。第一机械臂I为可伸缩结构,通过伸缩型第一机械臂I降低克令吊的垂直高度,大大降低克令吊对驾驶室视线的影响。第一机械臂I上设有供挂钩固定的槽口。通过将挂钩固定在第一机械臂I上,使得第一机械臂1、第二机械臂2、第三机械臂3和第四机械臂4首尾相连形成一整体,在船舶行使过程中,克令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配合第一机械臂I进行水平旋转和第一机械臂I进行上下伸缩,有效减少驾驶室前的遮挡物,优化驾驶室视线。第一机械臂I通过电机以底座为圆心在竖直面上进行上下旋转。根据实际甲板上设备布置,将克令吊在竖直面上进行上下调整。第一机械臂1、第二机械臂2和第三机械臂3相连、第四机械臂4相接形成三角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船舶行使中,克令吊能够保持稳定,不影响驾驶人员视线。第一机械臂I与竖直面夹角为10-40°,该夹角范围内克令吊即不影响驾驶视线,又不过多占用甲板空间,使得甲板上设备布置更为合理有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优化驾驶室视线的克令吊结构,所述克令吊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底座和机械臂,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机械臂,所述第二机械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机械臂,所述第三机械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机械臂,所述第一机械臂与第二机械臂之间连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机械臂与第三机械臂之间连接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三机械臂与第四机械臂之间连接有第三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机械臂上设有挂钩,所述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第三机械臂和第四机械臂的两端均设有耐磨块,所述第一机械臂至第四机械臂分体安装有吊臂维护通道平台,第一机械臂与第二机械臂、第二机械臂与第三机械臂、第三机械臂与第四机械臂转动连接处的吊臂维护通道平台截面为半圆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勋孟成君何建军张华钱旗黄春艳吴婷婷许春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