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东专利>正文

自行车皮带摩擦助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9970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助动自行车,具体涉及自行车皮带摩擦助动装置。适用于目前大部分自行车,对原车结构没有变动,可采用不同的动力源,如采用电机为动力。该装置位于自行车后轮前,包括电机、主动压带轮带动传动皮带和从动张紧压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外侧的磨擦块将动力直接传到后轮。该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性能可靠、维护方便、成本低、使用安全。解决了摩擦传动效率低和不稳定的问题,使得自行车改装成助力车容易实现。(*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附加助力驱动机构,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皮带摩擦助动装置,属于国际专利分类B62M23/00“轮式车辆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应用于个人交通已经十分普遍,以其方便快捷,不受路况约束,节约能源,环保而得到广泛的提倡,并受到人们的青睐。各种各样的助动自行车也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助动装置成本低,安装于自行车上,在人体劳累需要时使用电力驱动。但现有的助动装置,设计复杂,配件较多,有些在原有自行车的结构上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传动平稳可靠,提高自行车行驶稳定性的自行车皮带摩擦助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行车皮带摩擦助动装置,由电机、主动压带轮、传动皮带、从动压带轮组成,两个电机之间设有主动压带轮。主动压带轮和从动压带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并由固定件固定于自行车的车架上。在传动皮带上设有凹型与自行车轮吻合的摩擦块。所述的传动皮带为连续皮带,皮带的内侧设有网状摩擦花纹,以增加主动压带轮与皮带内侧之间的摩擦力。本技术的装置由主动压带轮驱动传动皮带,通过皮带上的磨擦块,直接磨擦自行车外带以实现传动,加大了磨擦附,传动平稳,可靠。由于不使用特种轮胎,从而提高了自行车行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图1的B-B视图。图中1、电机,2、主动压带轮,3、传动皮带,4、从动压带轮,5、摩擦块,6、电机,7、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自行车皮带摩擦助动装置包括电机1、主动压带轮2、传动皮带3、从动压带轮4组成,两个电机1之间设有主动压带轮2。主动压带轮2和从动压带轮4通过传动皮带3连接,并由固定件7固定于自行车的车架上。在传动皮带3上设有摩擦块5。使用时,主动压带轮2与从动压带轮4将传动皮带3张紧,皮带3设有摩擦块5的外侧贴压在自行车的外胎上。直流电机1驱动主动压带轮2,将动力通过摩擦的方式传递到皮带3上,再由皮带3外侧的摩擦块5摩擦车轮外带,以提供助力。该摩擦装置可固定于自行车后轮前或其它合适的部位。本技术设计时速为17公里/小时,采用动力为二个直流永磁盘式电机,电压24V,2×80W。控制系统为电压分挡调速。动力源还可采用小型汽油机。根据理论分析,该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价格便宜,对自行车结构基本无改动,用于两轮自行车可不用平项轮胎,直接使用原车轮胎,行驶平稳,减少发生侧滑的可能性。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皮带摩擦助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电机(1)、主动压带轮(2)、传动皮带(3)、从动压带轮(4)组成,主动压带轮(2)设于两个电机(1)之间,主动压带轮(2)和从动压带轮(4)通过传动皮带(3)连接,并由固定件(7)固定于自行车的车架上;在传动皮带(3)上设有凹型的与自行车轮胎吻合的摩擦块(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皮带摩擦助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皮带(3)为连续皮带,该皮带的内侧设有网状摩擦花纹。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助动自行车,具体涉及自行车皮带摩擦助动装置。适用于目前大部分自行车,对原车结构没有变动,可采用不同的动力源,如采用电机为动力。该装置位于自行车后轮前,包括电机、主动压带轮带动传动皮带和从动张紧压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外侧的磨擦块将动力直接传到后轮。该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性能可靠、维护方便、成本低、使用安全。解决了摩擦传动效率低和不稳定的问题,使得自行车改装成助力车容易实现。文档编号B62M23/00GK2818327SQ20052010862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日专利技术者杨东 申请人:杨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皮带摩擦助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电机(1)、主动压带轮(2)、传动皮带(3)、从动压带轮(4)组成,主动压带轮(2)设于两个电机(1)之间,主动压带轮(2)和从动压带轮(4)通过传动皮带(3)连接,并由固定件(7)固定于自行车的车架上;在传动皮带(3)上设有凹型的与自行车轮胎吻合的摩擦块(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
申请(专利权)人:杨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