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流管组件和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602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5:35
一种集流管组件,包括集流管、分配管以及支撑元件,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端盖以及第一管体,所述分配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腔,所述分配管的一端通过所述支撑元件固定,所述支撑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盖上,所述支撑元件的支撑部上方为敞开的空间或者比所述分配管第二末端的截面积大的空间,方便所述分配管末端的放置;这样设置支撑元件,分配管末端不需要轴向对齐,方便集流管的组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上述集流管组件,能够使换热器的组装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以及集流管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换热器,包括进口集流管、出口集流管、扁管以及翅片;其中,进口集流管用于分配制冷剂到扁管内,出口集流管用于收集扁管内的制冷剂,翅片设置于相邻的扁管之间用于增加换热面积,提闻换热效率。现有技术中,进口集流管如图1所示,包括管体11、分配管12、第一端盖13、第二端盖14 ;分配管12上沿管体11长度方向设置有分配孔,这样进口集流管内制冷剂可以沿集流管长度方向均匀分配,从而提高换热效率。但是这样结构在集流管装配时,分配管12需要与隔板15的孔在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对齐,增加了装配难度,同时隔板需要焊接到集流管上,为了保证集流管的密封性,焊接工艺要求较闻,从而使得集流管的成本提闻。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便于装配的集流管组件以及换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流管组件,其包括集流管和分配管;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管体包括内腔和第一末端,所述第一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末端,所述分配管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分配管包括第二管体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分配孔,所述分配管和所述内腔通过所述分配孔连通;所述集流管组件还包括一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上;沿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末端未贯穿所述第一端盖;所述支撑元件设有支撑所述第二末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上支撑所述第二末端;所述支撑部上方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为一敞开空间以便于收容所述第二末端。所述第一端盖包括一内表面和一外表面,所述内表面朝向所述内腔,所述外表面远离所述内腔,所述支撑元件设置于所述内表面,并形成一伸向所述内腔的凸台,所述第二末端在竖直方向支撑于所述凸台上。所述凸台是单一的一个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成形有大致呈U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的开口大于底部的开口,所述开口上方无隔档,所述第二末端在竖直方向上容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凸台为离散分布的两个凸起块,所述第二末端在竖直方向容纳于两个凸起块之间,并由两个凸起块支撑。 所述支撑元件包括自所述第一端盖的外表面向所述内腔冲压形成凸台,所述支撑部包括所述凸台在竖直方向的表面。所述支撑元件包括自所述第一端盖的内表面向与所述内腔相反方向冲压并在所述第一端盖上形成的凹陷部,所述第二末端在竖直方向容纳于所述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底部和侧壁,所述第二末端容纳于所述底部和所述管体限定的空间,所述第二末端由所述侧壁进行支撑限位。所述分配管的第三末端与一环状凸起连接,所述环状凸起的外表面与所述管体内壁接触,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分配管一体成形或螺纹连接。一种集流管组件,其包括集流管和分配管,所述分配管设置于所述集流管内部;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管体包括内腔和第一末端,所述第一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末端,所述分配管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分配管包括第二管体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分配孔,所述分配管和所述内腔通过所述分配孔连通;所述集流管组件还包括一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盖上;沿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末端未贯穿所述第一端盖;所述支撑元件设有支撑所述第二末端的支撑部;在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上,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第二末端,所述支撑部上方与所述管体之间设置有一隔挡,所述支撑部到所述隔挡的竖直距离大于所述分配管的所述第二末端的直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扁管以及翅片,所述管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所述翅片设置于相邻扁管之间的,所述第一集流管为以上所述的集流管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集流管的一端端盖上设置分配管的支撑元件,使得分配管一端可以相对于集流管管体支撑,同时支撑元件的支撑部上方为敞开的空间或者相对于分配管直径较大的空间,只要第二末端进入所述敞开空间或者较大的空间即可在重力的作用下支撑于支撑部,不需要分配管和支撑元件支撑部在轴向精确对齐,降低分配管在集流管管体内的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集流管截面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集流管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端盖的第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5为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端盖的第一集流管的截面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端盖的第二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端盖的第三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8为包括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端盖的第一集流管的截面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端盖的第四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换热器,如图2所示,换热器100包括第一集流管组件1、第二集流管组件2、与第一集流管组件I和第二集流管组件2连接的扁管3、相邻扁管之间设置的翅片4 ;其中,第一集流管组件I包括一进流管5,第二集流管组件2包括一出流管6 ;第一集流管组件I和第二集流管组件2并排平行设置,扁管3经过弯折后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流管组件I和第二集流管组件2连通,进流管5与第一集流管组件I连通,出流管6与第二集流管组件2连通;换热器100的工作过程为:制冷剂通过进流管5进入第一集流管组件1,第一集流管组件I内的制冷剂进入沿第一集流管5长度方向布置的扁管3中,扁管3中的制冷剂流入第二集流管组件2,然后经出流管6离开换热器100,扁管3所在的区域为换热区,通过翅片4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如图3为第一集流管组件I的结构分解示意图,第一集流管组件I包括第一管体11、第一端盖12、第二端盖13、分配管14、进流管5以及支撑元件15;分配管14设置于第一管体11的内腔;第一端盖12和第二端盖13分别设置于第一管体11的两个末端,第一端盖12、第二端盖13以及第一管体11内腔形成一个容纳制冷剂的密封的空间;支撑元件15用于支撑分配管14的一个末端;进流管5用于连通第一集流管组件I和外部制冷剂源。第一管体11上沿第一管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扁管孔112 (如图5所示),扁管孔112用于扁管3的插入第一管体11,使得扁管3与第一管体11的内腔连通;第一管体11包括第一末端113和第三末端114 ;第一端部末端113与第一端盖12连接,第三末端114与第二端盖13连接,这样就形成一个密封的制冷剂容纳内腔;第一管体11上设置有第一进流孔111,第一进流孔111与进流管5连通;当然第一进流孔111也可以设置于第一端盖12或第二端盖13上,可以根据换热器100的安装要求调整第一进流孔111和进流管5的位置;当然,第一集流管组件I可以只包括一个端盖,第一管体11的一端与第一端盖12连接,第一管体11的另一端可以一体成形一个密封部;本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末端”既包括端部又包括端部附近的管体。分配管14设置于第一管体11的内腔;分配管14上沿第一管体11长度方向(如图所示空心箭头方向)设置有多个分配孔142,分配管14的内腔通过分配孔142与第一管体11的内腔连通;分配管14包括第二末端143 (如图5所示)和第四末端144 (如图5所示),在第一管体11的长度方向,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8/CN104880115.html" title="集流管组件和换热器原文来自X技术">集流管组件和换热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流管组件,其包括集流管和分配管;所述集流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管体包括内腔和第一末端,所述第一端盖设置于所述第一末端,所述分配管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分配管包括第二管体和第二末端,所述第二管体上设置有分配孔,所述分配管和所述内腔通过所述分配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组件还包括一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上;沿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末端未贯穿所述第一端盖;所述支撑元件设有支撑所述第二末端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在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上支撑所述第二末端;所述支撑部上方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为一敞开空间以便于收容所述第二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