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自动变速装置,其利用一单晶片微处理器接收由速度感应器送回的行车速度、马达转速及马达负载电流等资料,经由微电脑计算及判断后送出信号驱动变速伺服机构,并经由软轴线带动一变速装置来改变后轮花鼓内装变速器的挡位,使马达扭矩与后轮负载的扭矩达到最佳配合状态;具有提高马达的动转效率、节省能源并保护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且可提高爬坡力及延长续航力的功效。(*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的变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改善起动加速、爬坡、载重及续航力,并提高骑乘顺畅感的电动自行车的自动变速装置。电动自行车具有脚踏车的运动、休闲等功能,又可在必要时取代机动车成为便捷的交通工具,且其没有机动车造成废气及噪音污染等问题,另外,随着电池技术的突破,而可供应更持久的电力,使得电动自行车的重要性更与目剧增。目前已有多种电动自行车问市,其主要是在脚踏曲轴外,增设一组动力装置,借由动力装置的输出轴来带动齿盘旋转,再借由齿盘来带动链条,进而带动位于后轮花鼓侧边的飞轮(Free-Wheel),使花鼓以轮轴(Axle)为中心旋转,亦即使钢圈(Steelrim)转动。为了使电动自行车能达到变速的目的,又使用一种花鼓内装变速器,借由一设于把手的手动调整器,经由软轴线的拉引来改变花鼓内装变速器的挡位,可达到变换车速的目的。上述利用手动调整花鼓内装变速器,以变换挡位的结构方式,而需视路况及爬坡等情形,不断调整变速,非常不便;且人为操作不易使马达扭矩与后轮的负载扭矩达到最佳的配合状态,换句话说,即无法使花鼓内装变速器依路况而调整在最适当的挡位,以致存在有影响马达运转的效率及乘骑时的顺畅感,且易浪费电力,使电池寿命降低等缺陷。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自动变速装置,具有提高马达的运转效率,节省能源并保护电池组使用寿命,且可提高爬坡力及延长续航力的功效。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使其在加装自动变速装置后,原先的手动变速仍可使用,以便当电力耗尽,或乘骑者想改用手动来操作变速时使用,而达到一车两用的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自动变速装置,包括有在自行车的车体前叉架适当位置装设有电池组,其后轮花鼓采用一种习用的内部设有变速器的花鼓内装变速器构造;而花毂的一侧边为刹车器,其二者皆装置在后叉架上;一动力装置,装设在脚踏曲轴处,其包括一直流马达,及一装设在曲轴的轴心上的减速齿轮箱,该减速齿轮箱与位于侧边的齿盘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还设有一变速装置,设于花鼓及刹车器的侧边,该变速装置包括一固定架,其借由螺帽锁定在花鼓凸伸在后叉架的固定螺杆上,其前端面上下位置分别与二软轴线的微调接头锁定连接;一驱动体,概呈匚形体,借由一轴杆枢设在固定架内,其前缘上、下位置设有二个卡制槽,供二软轴线芯线端头卡固,且该驱动体的底面延伸一致动片,该驱动片位于花鼓凸伸在固定螺杆的轴向变速杆的外侧;一单晶片微处理器,其设于车体适当位置,安装在壳体内;一变速伺服机构,设于变速装置前,而与其相连,该变速伺服机构包括有一固定架,其横向连接一软轴线至变速装置;一带减速机的小马达,其是锁定在固定架上,其转轴与固定架内线轮传动连接,该线轮是供软轴线伸入固定架的芯线卷绕,且该转轴的外侧端,设有一位置解码器,而该小马达与单晶片微处理器的驱动电路连接;一速度感应器,设于车体适当处;一手动调整器,设于把手上,并借助一软轴线与变速装置连接。借由单晶片微处理器接收由速度感应器送回的行车速度、马达转速以及马达负载电流等资料,经由单晶片微处理器计算及判断后,送出信号驱动变速伺服机构的小马达,并经由软轴线带动变速装置的驱动片,以改变花鼓的变速杆的轴向位置,进而改变装设于花鼓内的变速器挡位,使马达的扭矩与后轮负载扭矩达到最佳的配合状态。本技术可提高马达的运转效率,节省能源,保护电池组使用寿命,并具有提高爬坡力及延长续航力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装于自行车的整体侧视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主要构造的安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变速机构的俯视剖面图。图4是图3中A-A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变速机构另一可行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图6是图5中B-B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6中C-C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首先,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包括一自行车(1),其车体的前叉架适当位置装设有电池组(11),其后轮花鼓(12)是采用用一种习用内部装有变速器的花鼓内装变速器构造(图未示);而花鼓(12)的一侧边为刹车器(13),其二者皆装置在后叉架(14)上;一动力装置(2),是装设在脚踏曲轴(15)处;其包括有一直流马达(21)、及一装设在曲轴(15)的轴心(151)上的减速齿轮箱(22),该减速齿轮箱(22)可单向驱动一位于侧边的齿盘(18);一单晶片微处理器(3),是设于车体适当位置,并利用壳体保护;一变速装置(4),是设于花鼓(12)及刹车器(13)的侧边;一变速伺服机构(5),是设于变速装置(4)前,用以控制变速装置(4)动作;一速度感应器(6),设于车体适当处,用以感测行车速度;以及一手动调整器(7),是设于把手(16)上,并将一软轴线(42)连接至变速装置(4);前述变速装置(4),如图3、4所示,包括有一固定架(41),其是借由螺帽(411)锁定在花鼓(12)并凸伸在后叉架(14)的固定螺杆(121)上,其前端面上下位置分别供二软轴线(42)、(43)的微调接头(421)、(431)锁定连接;一驱动体(44),是概呈匚形体,借由一轴杆(45)枢设在固定架(41)内,其前缘上、下位置设有二个卡制槽(441)、(442),供二软轴线(42)、(43)芯线端头(422)、(432)卡固,且该驱动体(44)的底面延伸一驱动片(443),且该驱动片(443)位于花鼓(12)凸伸在固定螺杆(121)的轴向变速杆(122)的外侧,用以控制变速杆(122)的轴向位移;以及变速伺服机构(5),包括有一固定架(51),其将一软轴线(43)横向连接至变速装置(4);一具有减速机(521)的小马达(52),其锁定在固定架(51)上,其转轴(522)于固定架(51)内带动一线轮(53),该线轮(53)是供软轴线(43)伸入固定架的芯线(433)卷绕,且该转轴(522)的外侧端,设有一位置解码器(54),而该小马达(52)是受单晶片微处理器(3)的驱动电路(31)所制动,且借由位置解码器(54)将信号反馈到单晶片微处理器。借由单晶片微处理器(3)接收由速度感应器(6)送回的行车速度、马达转速以及马达(21)负载电流等资料,经由单晶片微处理器计算及判断后,送出信号以驱动变速伺服机构(5)的小马达(52),并经由软轴线(43)带动变速装置(4)的驱动片(443),以改变花鼓(12)的变速杆(122)的轴向位置,进而改变装设于花鼓(12)内的变速器挡位,使马达(21)的扭矩与后轮负载扭矩达到最佳的配合状态;具有提高马达的运转效率,节省能源并保护电池组使用寿命,且可提高爬坡力及延长续航力的功效。前述变速装置(4)及变速伺服机构(5)的各组合构件,可用一适当壳体(46)及(55)予以包覆,使其完整及美观。再如图2所示,前述单晶片微处理器(3)连接有一直流马达驱动电路(32),并由电池组(11)供给电源,用以推动一继电器RLY(33),使动力装置(2)的直流马达(21)运转,且该直流马达驱动电路(32)接受加速旋转把手(16)所给予的信号,用以调整直流马达(21)的转速;此外,单晶片微处理器(3)接收由刹车器(13)的信号后,可用以改变直流马达的转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自动变速装置,包括有:在自行车的车体前叉架适当位置装设有电池组,其后轮花鼓采用一种习用的内部设有变速器的花鼓内装变速器构造;而花毂的一侧边为刹车器,其二者皆装置在后叉架上;一动力装置,装设在脚踏曲轴处,其包括一直流马 达,及一装设在曲轴的轴心上的减速齿轮箱,该减速齿轮箱与位于侧边的齿盘连接;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变速装置,设于花鼓及刹车器的侧边,该变速装置包括:一固定架,其借由螺帽锁定在花鼓凸伸在后叉架的固定螺杆上,其前端面上下位置分别与二软 轴线的微调接头锁定连接;一驱动体,概呈匚形体,借由一轴杆枢设在固定架内,其前缘上、下位置设有二个卡制槽,供二软轴线芯线端头卡固,且该驱动体的底面延伸一致动片,该驱动片位于花鼓凸伸在固定螺杆的轴向变速杆的外侧;一单晶片微处理器,其设于 车体适当位置,安装在壳体内;一变速伺服机构,设于变速装置前,而与其相连,该变速伺服机构包括有一固定架,其横向连接一软轴线至变速装置;一带减速机的小马达,其是锁定在固定架上,其转轴与固定架内线轮传动连接,该线轮是供软轴线伸入固定架 的芯线卷绕,且该转轴的外侧端,设有一位置解码器,而该小马达与单晶片微处理器的驱动电路连接;一速度感应器,设于车体适当处;一手动调整器,设于把手上,并借助一软轴线与变速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金叶,
申请(专利权)人:洪金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