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厚根专利>正文

组合式自行车链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82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经实际使用证明其结构合理、性能可靠的组合式自行车链轮。它由链轮齿圈〔1〕、支承圈〔2〕、右曲柄〔3〕及连接螺钉〔4〕、垫圈〔5〕组成。结构简单、制造及装配工艺性好,当链轮齿圈磨损后,用户能迅速更换。用户还可以换上低速齿圈(如36牙)〔6〕即可将28英寸自行车改装成低速、省力的轻便自行车(省力、减速均达25%),最适合于妇女、老人和少年及初学自行车者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规格的自行车等人力运输工具。(*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传动机构。目前的自行车链轮与右曲柄铆接成一整体,故当链轮磨损时,用户更换链轮困难,特别是广泛用于农村的敞链壳载重自行车,由于其链轮负荷大,工作环境灰尘多,用户则将磨损的链轮与曲柄一起更换。造成了不必要的钢材浪费和经济损失,另外,据许多象妇女、老人及身体较弱的自行车用户反映,他们仅把自行车作为一种代步的工具,并不需要较高的车速,而是希望有一种车速慢,骑起来轻松、省力的自行车。本技术主要就是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而设计的。组合式链轮由链轮齿圈〔1〕、支承圈〔2〕、右曲柄〔3〕、螺钉〔4〕、垫圈〔5〕组成,支承圈与右曲柄〔3〕铆成一整体,支承圈〔2〕上攻有螺丝孔,链轮齿圈〔1〕在相同半径处钻有通孔,采用螺钉〔4〕及垫圈〔5〕将链轮齿圈〔1〕与支承圈〔2〕连结。为了在更换链轮齿圈〔1〕时,不需要将右曲柄〔3〕从中轴卸下,链轮齿圈〔1〕的内孔必须大于踏脚的最大外形尺寸,并将其安装在支承圈〔1〕的外侧,结构见附附图说明图1。组合式链轮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及装配工艺性好,链轮齿圈〔1〕与支承圈〔2〕均采用冲压工艺制造,由于采用组合式结构。可以减少制造厂家冲床吨位,并还改善链轮的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自行车链轮,包括链轮齿圈[1]、支承圈[2]、右曲柄[3]、连接用螺钉[4]、垫圈[5]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承圈铆结在曲柄上,链轮齿圈与支承圈采用螺钉连结组合而成,所述链轮齿圈[1]内径大于踏脚最大外形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厚根
申请(专利权)人:刘厚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